陸敏
【摘 要】 幼兒園學科教學是促進幼兒心智成長的基本教學資源,幼兒美術教學采取以游戲為主的“玩美”教學模式能夠讓幼兒在充滿樂趣的環(huán)境中開展美術學習,并受到身心方面的熏陶和教育,獲得心智的成長。發(fā)揮幼兒園美術課程對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和促進作用,使幼兒在美術游戲活動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幼兒;美術;心智成長
以玩為手段、以美為指向,以樂為追求的“玩美”活動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是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幼兒心智成長,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的有利條件。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充分利用美術游戲活動開展教學,讓幼兒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美術學習,以“玩美”的形式學習美術知識、感受藝術魅力、獲得心智的成長,是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突破教學瓶頸的有效途徑。
一、以“玩美”理念關照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美術對孩子的熏陶不僅在于學習一般的美術知識,還在于以美術教學為依托培養(yǎng)幼兒相應的藝術情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幼兒美術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則最好是在幼兒充滿興趣的愉快環(huán)境中,通過動手實踐活動來完成。
例如,我們可以在美術教學中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以讓他們自由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和對美術藝術的感知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在進行《樹的世界》教育主題時,我們帶孩子來到美工室進行裝飾樹的美術游戲活動,教師在活動開始之前給孩子們介紹刷樹枝的注意事項和要求,同時提供各種裝飾材料供孩子選擇?;顒又?,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自由與同伴交流學習,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打扮出一棵又一棵別具特色的大樹。又如,我們將孩子們帶到大自然這一戶外花園之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對大自然中的景物開展寫生活動,同時對于孩子們的寫生并不要求其與自然景物完全一致,只要能夠抓住其根本特征,對其形加以創(chuàng)新,如孩子們對春天的樹木進行繪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想象,描畫出樹木在秋天樹葉落盡的樣子,以及在冬天白雪覆蓋下樹木的樣子。
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是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目標之一。由于幼兒對充滿快樂的學習方式和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具有特別的興趣,因此,對幼兒美術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也應該采取為其創(chuàng)造自由、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為基本手段?!巴婷馈本袼瞥绲淖層變涸谟淇斓膶W習環(huán)境和心態(tài)中開展美術學習的理念,正好符合幼兒美術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的需求。
二、以“玩美”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社會性是幼兒心智成長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幼兒心智成長的重要內容。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滲透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是有效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促進其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幼兒美術游戲蘊含豐富的社會性因素,對于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游戲的趣味性與幼兒的天性完美契合,可以讓幼兒在“玩美”游戲中有效發(fā)展其社會性。
例如,我們可以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開展“我知道的美術大師”智力搶答游戲,看哪個幼兒對美術大師了解得多。事前教師列出幾個著名的藝術家,讓幼兒回去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藝術家各種資料,然后在班級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智力搶答游戲,看哪個小組知識掌握得更多,而且表達得更好。通過這種比賽活動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信心和勇氣。又如,我們可以舉辦一個美術作品展覽會,讓孩子們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拿出來,掛在班級的墻上,供大家欣賞,在欣賞之余孩子們就作品進行相互交流與談論,就作品的突出地方和不足進行相互評價,在這個相互交流和評價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可以加深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能鍛煉交流能力,為參與社會交往活動奠定基礎,尤其是對性格內向和不善交際的幼兒來說,這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鍛煉作用。
我們認為,“玩美”游戲活動對幼兒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各種形式的“玩美”游戲活動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的培養(yǎng),具有其它教學形式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讓幼兒在“玩美”游戲中獲得社會性發(fā)展,是美術教育促進幼兒心智成長所應該加以開發(fā)和利用的教學模式。
三、以“玩美”課程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與美感
美感與審美情趣是人們情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內容,美感與審美情趣的健康與否和水平高低也是心智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我們以“玩美”課程為依托,讓孩子盡情投入、瘋狂玩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美的感知、體驗、欣賞和領悟能力從無到有逐漸提升。
例如,我們在進行以《魚》為主題的玩美課程時,豐富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線條分割,織網捕魚”。通過記號筆隨意在紙上畫點,將點用直線或弧線連起來,織出漁網,并在漁網中隨意添畫魚眼、魚嘴、魚鱗和魚尾;“曬魚干”用黑色記號筆在色卡紙上線描魚,用白色的修正液灑“鹽巴”,讓畫面更具色彩對比。“水墨畫魚”“紙盤魚”“書簽魚”“沙畫魚”等豐富的創(chuàng)作活動帶給孩子無比的愉悅,作品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快樂,孩子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通過“玩美”課程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與美感,不僅是美術藝術教學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通過美術學科教學促進幼兒心智成長的應有之意。
愉快、自由的美術教學氛圍是促進幼兒心智自然成長、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和教學方法。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玩美”這一教學理念,充分將其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設計和實施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活動,提高美術教學對幼兒心智成長的促進和影響,讓幼兒心智在美術活動中得到自然而然的生長。
【參考文獻】
[1]趙珂真.“玩美”是一種力量的體驗與認識[J]讀與寫,2016(3)
[2]董偉.兒童美術活動 [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
[3]貝蒂.艾德華.像藝術家一樣思考[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