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旭光
昨夜的風很輕,還是聽到了時間之聲,此時的雨下得扭扭捏捏,撩得茶花一腔怒放,季節(jié)的變化,是從樹梢開始的。順風尋蹤,看到一棵殘留著無數小燈籠般花朵的樹,俗稱搖錢樹。
無意間風翻轉了一片落葉,看到葉莖背面,竟然對稱地各長著一粒紫色的種子,精致得像江南的繡娘,在自己的嫁衣旗袍上,綴上的一對紐襻。原來自然界充滿了設計感。東風一吹,這些小燈籠像降落傘般飄下,安全地搖落一地。三棱形果葉裂開,那些種子,悄悄讓葉蓋著,躲過鳥嘴和霜凍,兩粒寶寶安然入土。原來樹將生命的野心設計得如此巧妙。
也曾看到妻子戴著有銼皮的塑膠手套,搓洗白果的外皮,我也去幫忙。赤手空拳弄了十分鐘,發(fā)覺手掌都變得光滑發(fā)白,手背發(fā)癢泛紅,明顯是過敏的癥狀。馬上上網查原因。原來銀杏樹是經過地球漫長冰期后,少數存活下來的樹種,是堪比恐龍級的活化石。能熬過這么惡劣環(huán)境的樹絕對是百毒不侵、渾身是命的英雄。銀杏果的外皮有強大的毒性,讓鳥獸卻步,保護種子安然入土。誰動了樹的命根子,它是絕對要拼命的,狠在無聲無息!
一位主婦,拿出雙立人大菜刀,去砍斫一堆椰子,結果雙立人大菜刀斫毀了,椰子沒幾個砍出洞孔。我將一個椰子的軟體部分全部切剝干凈,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在底部偏離中心點的附近有個“小甜點”,一戳就破!爽如打通了“任督二脈”。椰子靠堅硬的內殼來自我保護,再生新的椰子樹,當然不想讓人獸吃掉啰。那它為什么會留個孔?道理很簡單,它也要有抽芽長根的地方,只是深藏不露而已。椰子是聰明的,也是有野心的。反而是人類掏了人家古墓,偷了人家秘藏的甜水,那是它留著給自己的種子發(fā)芽用的。
木心說:“人類藝術的描述對象,不外乎動物性和植物性特征兩端。”對動物性描述有外形、動作和心理描寫;特別是哺乳動物(包括人類),我們有共同特性,容易聯(lián)想和共鳴。關于植物的描寫我們僅限外觀,它們的或稱為內在的精神我們知之甚少。今以樹觀之,傳遞后代的欲望,是動植物共有的特性,萬物的智慧無不例外地表現(xiàn)并結晶于此。
樹有野心。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