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叢老貓
我叫“小黃菇娘”,是菇娘果大家族中的一員,雖然外皮顏色不如家里的“姐妹”紅菇娘、紫菇娘漂亮,但卻是最討人喜歡的一個,因為大家都說我的口感酸酸甜甜、清爽多汁,同時還特別有營養(yǎng),是夏秋時節(jié)廣受大家歡迎的水果呢!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的優(yōu)點就只是味美有營養(yǎng),沒想到最近一位小朋友居然發(fā)現(xiàn)了我的另一個優(yōu)點,這回“唱主角”的是我原本不起眼、草紙一樣的外皮呢。看看她都把我變成什么樣了!
小黃菇娘好吃,可是把“她”的外皮直接扔了實在是有點可惜,這個外皮能做什么呢?
給小娃娃當(dāng)頭發(fā) 給鳥兒一家做巢 給小狐貍當(dāng)尾巴 給狗狗一家做溫暖的稻草窩 給小狗狗們做“嬰兒窩”
單獨的外皮頗有創(chuàng)造力,那么整個小黃菇娘呢?我把這些外皮捋起來,用手把它們或揪或擰,或編或掰,或者就干脆拔掉,然后用鋼筆在菇娘果上面輕輕點畫出眼睛和嘴巴,放到紙上,再配以簡單的服飾和動作,你看——好玩的故事就開始了!
讓我們來細(xì)細(xì)地欣賞下“他們”:
是不是很有趣呀!有時我還會一邊揪著整個外皮輕輕地往上拉,一邊嘟囔著給“他”配個音:“哎,哎,我的脖子!你快把我的脖子揪斷了!”哈哈,是不是轉(zhuǎn)眼就有立體小動畫看啦!
當(dāng)然了,我還可以把這些小黃菇娘的外皮全掀起來,讓她做樹上成熟的果實、路邊等著人拔的大蘿卜,或者是剛被咬了幾口的塊根也很好哦!
第一次見到小黃菇娘時,我就覺得這種水果很奇特:里面的果實往往一開始是看不到的,而是被一層草紙樣的外皮包裹著,呈一個鼓鼓的多角燈籠形。只有把這層外皮剝開,才能看到里面圓圓的、如櫻桃般大小的黃色果球,這時候心里往往有一種驚喜。驚喜過后,看到不斷被揪掉或剝落下來越積越多的外皮,似乎又有一種傷心。怎么讓這些具有獨特質(zhì)感、色調(diào),又有一定韌性,易于造型和定型的外皮“活”起來呢?
在一番思考后,我找到了外皮蓬松、卷曲、有皺褶等特征與現(xiàn)實之物間的聯(lián)結(jié)點,于是用聚落的外皮塑造了娃娃蓬松卷曲的頭發(fā)、鳥兒松軟舒服的巢穴、小狐貍蓬松漂亮的大尾巴和狗狗一家溫馨暖和的小窩。
后來,我想先不把外皮揪下來,而是稍微把外皮分開,讓里面黃色的果球露出來一部分,這樣就可以把這些或垂落、或披拂、或完全向上攏起的外皮和黃色的果球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思了。于是,很快就誕生了一大批有著各種各樣發(fā)型的立體頭像,然后再用畫筆簡單地配上表情和場景,這些人物就如活了一般開始各自的生活啦!
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差一點扔掉的菇娘果外皮竟然這么有創(chuàng)造力。小黃菇娘,你再也不用因為自己顏色不如姐妹們鮮艷而不開心了,你“低調(diào)”的顏色就是很好的藝術(sh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