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佳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靜脈用藥調(diào)配中心,北京 100029
支原體肺炎屬于肺炎的常見類型之一,多發(fā)生在秋天與冬天,患兒的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全身不適且咯少量黏痰[1],臨床中應該及時治療,則會加重患兒的病情,嚴重還會威脅患兒生命安全[2-3]。當前治療支原體肺炎的方法多應用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基于此該文就對兩種藥物應用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中臨床療效進行比較,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該次研究病例,分析其安全性,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該次研究病例,按照治療手段的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n=49)和對照組(n=49),所有患兒均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且臨床體征均表現(xiàn)為:發(fā)熱、肺部啰音和咳嗽。研究組患兒中男31例,女18例,年齡區(qū)間為6個月~8歲,中位年齡(4.52±1.37)歲,對照組患兒中男 27例例,女22例,年齡區(qū)間為 8個月~9歲,中位年齡(5.13±1.23)歲,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發(fā)現(xiàn)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所有患者均對該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實驗調(diào)查后均將知情同意書簽署。納入標準:①符合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與診斷標準;②年齡在6個月~9歲之間;③連續(xù)咳嗽在1個月以上;③能夠完成隨訪。排除標準:①對藥物的反應過于嚴重的患兒;②中途退出的患者。③存在嚴重肝腎疾病的患兒。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行紅霉素 (國藥準字:H61023223)靜脈滴注治療,劑量為 30 mg/(kg·d),同樣加入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治療;研究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行阿奇霉素 (國藥準字:H10960167)靜脈滴注治療,劑量為 10 mg/(kg·d),加入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在治療期間禁止服用其他抗生素,連續(xù)治療的時間為10 d。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并對患兒的癥狀以及不良反應等臨床指標進行比較。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發(fā)熱消失時間與咳嗽消失時間。臨床療效用顯效,有效和無效表達,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4];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體溫下降;無效:患兒癥狀無好轉(zhuǎn),或是加重。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患兒的所有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臨床發(fā)熱消失時間與咳嗽消失時間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檢驗,臨床療效用[n(%)]的形式表示,數(shù)據(jù)用 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5.91%,顯著高于對照組(77.55%),咳嗽時間與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有3例患兒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12%,對照組患兒有2例發(fā)生胃腸道反應,4例輕度皮疹,6例靜脈刺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4.49%,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比較
研究組咳嗽消失時間與發(fā)熱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咳嗽與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h]
表2 咳嗽與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h]
組別 咳嗽消失時間 發(fā)熱消失時間研究組(n=49)對照組(n=49)t值P值6.48±0.11 8.79±0.49 32.198 6 0.000 0 3.51±0.19 6.11±0.31 50.055 9 0.000 0
小兒的體質(zhì)較弱,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患有疾病,最常見的病癥就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5],該病癥的又被稱為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所占比例為10%~40%,該病癥能夠引起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炎以及肺炎等[6],一般為患兒起病急,頭痛、劇烈咳嗽以及發(fā)熱等,體溫在37~41℃,偶見惡心,嘔吐,重癥病例可合并肺不張或是縱膈積氣等,嚴重還會造成多器官損害[7],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為此,患兒家長應該帶領患兒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臨床醫(yī)學中,小兒支原體肺炎常做檢查為影像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其診斷要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X線下,患兒持續(xù)劇烈咳嗽;②白細胞數(shù)目大多正?;蚴巧愿撸虎垩迥卮蠖嗟味壬仙?:32以上(包含1:32);④青霉素以及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
在當前的治療中,多采用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紅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主要應用在扁桃體炎、淋病、肺炎鏈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療中[8],該類藥物對支原體、放線菌、立克次體、奴卡菌和阿米巴原蟲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對葡萄球菌屬、肺炎雙球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空腸彎曲菌屬、伊斯雷爾放線菌等均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但是具有較高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尤其是對人體的胃腸道功能產(chǎn)生,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阿奇霉素屬于廣譜抗生素,適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和衣原體所致的傳播性疾病治療中,療程較短,且不良反應少,患兒的依從性較好,對阿奇霉素的藥理進行分析,可知,阿奇霉素是將紅霉素A9-酮基脂化后經(jīng)Becklman重排,N-甲基化等一系列反應得到的15元氮雜化合物[9],其中的酯鍵所連接的紅霉支糖水解活化能為15.6 kal/mol在37℃、pH=2的溶液中,對酸的穩(wěn)定性具有一定增強性,且阿奇霉素在抗菌機理上與紅霉素具有相同性[10],就是二者均能夠與細菌細胞中的核糖體50S亞基結(jié)合,對抑制支原體以及格蘭陽性球菌方面的作用較為顯著。
有學者利用阿奇霉素和紅霉素對60例患者進行探究,實施阿奇霉素治療的總有效率96.7%明顯高于實施紅霉素治療的73.3%,前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明顯低于后者的26.7%,兩組間數(shù)據(jù)結(jié)果經(jīng)證實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表明,研究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91%)明顯高于對照組(77.55%),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12%)明顯低于對照組(24.49%),研究組有3例患兒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對照組患兒有2例發(fā)生胃腸道反應,4例輕度皮疹,6例靜脈刺激,且研究組咳嗽時間(6.48±0.11)h 與發(fā)熱癥狀消失時間(3.51±0.19)h 明顯短于對照組(8.79±0.49)、(6.11±0.31)h,該結(jié)果與上述學者的報道類似,由此可見,阿奇霉素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中應用阿奇霉素的療效高于紅霉素,患兒癥狀的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而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許全珍.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19(1):120-122.
[2]楊立新.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單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8):173-176.
[3]王素霞,王靜,任常軍,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5):133-134,138.
[4]徐良斌.阿奇霉素聯(lián)合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80例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yè),2015,24(23):67-68.
[5]邵小燕.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0):1487-1489.
[6]蒙克琪琪格.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12):75-76.
[7]錢發(fā)英,吳海燕,童欣,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13):2013-2016.
[8]梁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醫(yī)學信息,2016,29(16):309.
[9]陶汝萍.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26):72-73.
[10]王秀英,王艷銘,于萍,等.評價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50例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3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