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媛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癌癥是屬于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一般人們常說的“癌癥”即包括了全部惡性腫瘤,癌癥的生物學特征為細胞分化、增殖異常,生長極為迅速,具有浸潤性和高轉移性。惡性腫瘤腫瘤早期多無明顯癥狀,患者出現(xiàn)特異性癥狀時,腫瘤常已經屬于晚期,因此強調早期診斷與治療[1]。臨床一般采用手術以及放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癌癥患者,臨床分別選擇常規(guī)護理和中醫(yī)護理模式,最終得出中醫(yī)護理對患者疼痛和心理狀況的改善效果顯著,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癥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在我院被診斷為癌癥者;②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③本人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②免疫功能不全者;③惡性腫瘤已轉移至全身各處器官者。按照計算機表法將其分為探究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其中,探究組男29例,女10例,年齡38~76歲,平均(53.58±1.68)歲,體重49~83 kg,平均(54.92±2.94)kg;對照組男28例,女11例,年齡39~75歲,平均(53.62±1.63)歲,體重49~82 kg,平均(56.31±3.01)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探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護理。內容如下:①情志護理:癌癥患者的內心狀態(tài)一般較為復雜,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急躁易怒等情緒均會對患者臟腑、血、精等造成一定影響,自然會對患者治療效果產生影響,護理人員應細心觀察患者病情,結合經驗及其他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勸患者保持積極心態(tài),改善患者情緒,提高其治療的信心,從而消除患者痛苦、減輕患者壓力;②飲食護理:患者極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等情況,護理人員應針對此現(xiàn)象,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制定符合其恢復的飲食計劃、培養(yǎng)適合患者的飲食習慣,根據(jù)患者出現(xiàn)的具體癥狀輔助不同的食物進行調節(jié);如:舌質絳紅、少苔黃苔、口干舌燥者,應輔以滋陰降火、生津止渴之物,如酸梅湯等;舌苔較厚、濕困中焦者,應輔以祛濕開胃、健脾潤肺之物,如蓮子、大棗等;氣血兩虛、脾胃虛寒者,應輔以補脾健胃之物,如雞牛羊肉、蓮子、紅棗等;囑咐患者盡量少食多餐,補充足夠營養(yǎng),多食水果、香菇、木耳等抗癌食物;③家庭護理:癌癥患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護理不僅僅局限于患者在醫(yī)院治療期間,更包括患者回家后的家庭環(huán)境;應囑咐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寧靜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huán)境,使房間內保持清潔、朝陽、空氣清新;可在家里養(yǎng)一些花草、魚,增加環(huán)境的美觀、保持患者心情的舒暢;對于中藥劑的煎煮,應先用涼水浸泡30 min后再進行煎煮,保證藥材有效成分的析出。兩組患者均持續(xù)護理3個月。
護理1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狀況和焦慮、抑郁程度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狀況進行評價,評分0~10分,患者評分越高,疼痛狀況越嚴重,疼痛越劇烈。
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對患者患者焦慮、抑郁狀況進行評價,包括焦慮、抑郁各7項,總分均為0~21分,評分越高,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
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tǒng)計,設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選項,滿意和一般均視為滿意。總滿意率=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VAS評分和HADS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兩組VAS評分和HADS評分的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VAS評分 HADS(焦慮)評分 HADS(抑郁)評分探究組(n=39) 護理前 7.64±1.08 16.58±3.47 15.37±2.64護理后 3.34±0.67*# 7.94±0.25*# 8.12±0.64*#對照組(n=39) 護理前 7.67±1.07 16.54±3.49 15.34±2.68護理后 5.34±0.71* 9.34±0.84* 11.24±1.06*
護理前,兩組VAS評分和HA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個月后,兩組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探究組在統(tǒng)計學上分析,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探究組滿意率為94.87%(37/39),與對照組的79.49%(31/39)比較,探究組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1294,P=0.0421)。
癌癥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仍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其發(fā)生與外源性的環(huán)境污染、職業(yè)生活習慣以及內源性的遺傳、免疫、內分泌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關系[2]。惡性腫瘤作為消耗性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會引起代謝障礙、胃腸反應等多方面異常,從而引起患者心理狀況的異常,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治療效果受到嚴重影響[3]。從中醫(yī)角度來看,七情無制、喜怒悲恐之情志異常,會導致人體精、氣、血、神、臟腑等多方面的異常。
現(xiàn)代中醫(yī)理論認為,轉移情志、維持良好心態(tài),對患者的康復和治療有較好的效果,且應用安全方便、優(yōu)勢明顯,既無西醫(yī)中的耐藥性,也無戒斷性。王瑾等人的研究認為,中醫(yī)情志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4],與本研究互相印證。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1個月后,在統(tǒng)計學上分析兩組VAS評分和HADS評分,探究組遠低于對照組,說明中醫(yī)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狀況、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在統(tǒng)計學上分析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探究組遠高于對照組,說明中醫(yī)護理對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中醫(yī)護理干預對于癌癥患者疼痛狀況和心理狀況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可明顯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慮、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維持。
[1]熊沙沙,彭 歷,彭麗娟.癌癥患者發(fā)生癌性爆發(fā)痛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8):26-29.
[2]羅湘玉,張 軍,郭家龍.食管癌術后實施同理心護理干預對患者心理及疲勞綜合征的影響[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5):988-991.
[3]李 艷,林美珍,張馥麗,等.肺癌中醫(yī)護理方案的臨床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8-10.
[4]王 瑾,王淑娟,王軍霞.中醫(yī)情志護理提高癌痛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9):129-13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