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文
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閱讀不僅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授課的重要方式,大部分的學生同時通過閱讀來獲得英語知識。但是長期以來相當多數(shù)的高中英語教師對于閱讀理論與閱讀技巧的認識不夠深入,從而導致高中英語教學存在較大的問題?;诖朔N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對閱讀理論與閱讀技巧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1. 閱讀理論與閱讀技巧
1.1閱讀理論
現(xiàn)階段關于閱讀理論的研究已經(jīng)逐漸趨于完善,目前較為流行的主要有以下幾種:(1)心理語言學閱讀理論。根據(jù)心理語言學的相關內容,閱讀的過程雖然是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閱讀者需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問題的解決以及知識體系的建構。(2)互動閱讀理論。互動理論屬于認知論的一個分支,互動閱讀理論認為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只有實現(xiàn)與文本信息之間的有效互動才能實現(xiàn)信息的有效輸出,最終實現(xiàn)文本意義的有效解碼。(3)圖式理論。圖式理論是當前階段影響力最大的閱讀理論,圖式理論認為任何文本信息都是采用對應的架構方式所組成的,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關注文本的內在信息,同時還需要結合文本的具體架構對文本信息進行再加工,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尤其是在記敘文的閱讀當中,圖式理論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閱讀理論。
1.2閱讀技巧
關于英語閱讀技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的內容:閱讀目的與閱讀速度。在實際的閱讀過程當中,大部分的讀者在閱讀目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例如部分閱讀是為了滿足實際生活需求,如閱讀藥品的說明書,而有效閱讀則是為了進一步的學習,例如閱讀報紙、雜志等內容,而大部分的高中生英語閱讀的目的在于第二種,即為了獲得進一步的學習。而為了進一步學習所進行的閱讀不僅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同時還需要對文章的字里行間進行推理與評價,并將文章的內容上升到一種思想情感的狀態(tài)當中。針對閱讀速度,主要有精讀、泛讀、略讀等,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對閱讀速度技巧都相對較為理解,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2. 閱讀理論與閱讀技巧對高中英語閱讀的啟示總結
2.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導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相關的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無法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進行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也無法與英語閱讀材料進行內在的深入溝通與交流,只能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推動進行相關知識細節(jié)的理解,如單詞、語法以及短語句子的學習。雖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但是這種完全抹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最終會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掌握對應的閱讀技巧,即所有的閱讀活動都是以精讀為主,最終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較為低下,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從文章架構、內在情感等方面深入到閱讀材料當中,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2針對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不同的文體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不僅在組織架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內在的思想情感、所傳遞的信息以及寫作目標方面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不同的文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例如,在進行記敘文的閱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首先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即獲得具體的信息與潛在的思想情感,應該首先進行泛讀,針對某些具體的信息進行精讀,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得能力與閱讀速度。
2.3加強對閱讀材料的宏觀把控
只有從宏觀上把握住閱讀材料的具體內容才能深入的理解,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架構以及情感基調進行研究,并在閱讀之前對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預測,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加有效的與文本信息進行互動,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實現(xiàn)知識體系的重新架構與文本信息的再加工,學生可以真正地融入到閱讀的全過程當中,提高閱讀效率。
[1] 鄭軼群.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研究——以The Best of Manhattans Art Galleries為例[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6(11).
[2] 劉東方.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指向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策略——以Adulthood Ceremony Reading教學為例[J]. 英語教師, 2016(06).
[3] 張弘. 例析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信息的理解、加工與提升[J]. 英語教師, 2015(04).
(作者單位:陜西渭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