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浦口新城實驗小學(210000)
“小數的加減法”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教材以奧運會跳水比賽得分為素材,通過情景對話以及豎式計算展示筆算小數的方法,然后通過連續(xù)的誘導式提問將小數加減法計算要領一一指出。在教學這節(jié)課時,筆者采取了“預學后教”的教學方法。
學生按照如下學習單進行預學,教師巡視指導。
1.溫習舊知。
(1)口算:
1.2+0.6= 4.5+2.3= 2.7-1.5= 6.2-0.5=
(2)《西游記》每本6.80元,《白雪公主》每本3.40元,請問小張買這兩本書花多少錢?(不要求寫答)
2.跳水比賽中,裁判團要為選手現場評分。
(1)“中國選手優(yōu)勝3.6分”的含義是_________。
(2)這個“3.6”和筆算得數顯示的“3.60”一樣大嗎?依據是小數的___,還有這樣的事例嗎?
3.請用豎式計算以下題目。
12.43+5.67= 7.26-6.45= 5-2.8=
4.學習后,你覺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
(請小組發(fā)言人匯報第2題的解答情況,其余學生質疑補充)
生1:“中國選手優(yōu)勝3.6分”是指得分比對手超出3.6分,它和筆算值3.60一樣大,依據是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不影響小數的大小,如4.8=4.80。
師:誰有補充?
生2:添上多個0也滿足上述性質,如4.8=4.800。
生3:如果是整數,必須先加上小數點再添0。
生4:所有參與計算的數據的小數點都對齊了。
師:還有補充嗎?
生5:小數點對齊就意味著數位對齊。
生6:“小數點對齊”就是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的要領。
師:不對齊不行嗎?
生7:當然不行,和整數數位對齊一個道理。
師:三位同學列出的豎式(見圖1),有沒有對齊小數點,計算有沒有失誤?
生8:對齊了,計算正確。
師(指著圖1中的第3個豎式):這里的5為何寫成5.0?
圖1
生9:末尾添上0方便對準數位。
師:當運算中的兩個數字數位不對齊時,就用末尾添0的方式來尋求格式統(tǒng)一。為什么這樣做不影響計算結果?
生10: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可知不影響計算結果。
師:那5不是小數呀?
生11:整數都可以看成小數部分全是0的特殊小數。
師:那第一個算式得數末尾的0怎么辦?
……
(學生總結出要點:數位對齊;添0補齊數位;小數結果末尾的0要去掉)
這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理由有三:第一,學習單設計精確,目標定位準確,內容適當。學習單是學生自學的路標。學習單只安排了四道習題,這些習題通過引導學生溫習舊知,觀察比較、總結要點,啟發(fā)學生進行理論提升,同時也為共享交流打好基礎。第二,自學和導學的關系處置得當。10分鐘左右的預學讓學生通過知識遷移基本掌握了筆算方法,同時也暴露出不足:一是不知道為什么3.60要簡寫成3.6;二是三個豎式結果數位參差不齊,沒有敏銳察覺到“小數點對齊”這一共同點;三是錯誤地進行末尾對齊。面對學生自學暴露出的問題,教師先讓學生組內交流:一是校對答案,反思矯正數位;二是領悟小數化簡是根據小數的性質。課堂重點落在第2題第(2)小問上。教師點評學生解題過程的重心放在列豎式的幾個要點上。第三,當堂訓練,及時反饋。本課的練習分為三個層級:第一級為口算;第二級是糾錯;第三級是應用。由于設計精巧,布局合理,前半段學生自學節(jié)奏穩(wěn)健緊湊,因而獨立練習和反饋時間可達10分鐘,隨堂練習的質量很高。及時的反饋交流,不但能給學生及時鼓氣,而且能及時揭露短板。
通過這個生動的案例,我們總結出“預學后教”課堂的三要素:一是學習單的內容要貼近教學難點和學生起點;二是課堂組織要嚴格遵循預習反饋的真實情況;三是訓練和反饋都在課內解決,增效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