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惠
(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湖北 襄陽 441700)
肝源性糖尿病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見并發(fā)癥,可能與乙型肝炎病毒對胰島素產(chǎn)生了抵抗作用或抑制了胰島素作用引起患者血糖升高有關。所以,此類患者除了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癥狀外,還有對此類患者的血糖進行有效控制[1-2]。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此類患者,觀察恩替卡韋對此類患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02例,上述患者診斷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同時符合肝源性糖尿病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患者、對恩替卡韋等藥物有臨床禁忌患者、合并有嚴重的腎功能障礙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乙型肝炎肝硬化常規(guī)治療措施,控制飲食、給予降血糖藥物控制血糖、改善肝硬化等藥物。對照組采用上述治療措施,觀察組除了給予上述治療措施外,加用恩替卡韋治療,0.5 mg/次,1次/d,連續(xù)應用12個月。
1.3觀察指標: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白蛋白、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觀察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改變情況。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觀察治療前后血糖指標的改變情況。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層粘連蛋白、Ⅲ型前膠原),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指標改變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下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例數(shù)性別(男/女,例)年齡(x±s,歲)病程(x±s,年)對照組5128/2352.3±5.25.6±1.8觀察組5129/2443.7±4.85.8±2.1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白蛋白、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指標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后透明質酸、層粘連蛋白、Ⅲ型前膠原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組別例數(shù)白蛋白(g/L) 治療前 治療后 谷丙轉氨酶(U/L) 治療前 治療后 總膽紅素(μmol/L) 治療前 治療后 對照組5128.21±2.4732.46±1.97105.21±13.2472.14±4.1154.21±7.0539.67±4.01觀察組5128.45±3.0139.64±2.14①106.42±11.4052.36±3.04①53.64±6.8725.36±3.24①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①P<0.05
組別例數(shù)空腹血糖(mmol/L) 治療前 治療后 餐后2小時血糖(mmol/L) 治療前 治療后 糖化血紅蛋白(%) 治療前 治療后 對照組518.51±1.036.89±0.9814.58±2.3310.51±1.428.51±1.077.57±0.63觀察組518.56±1.145.99±1.08①14.61±2.079.28±1.37①8.63±1.266.47±0.88①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①P<0.05
組別例數(shù)Ⅲ型前膠原 治療前 治療后 透明質酸 治療前 治療后 層粘連蛋白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51274.3±42.1139.6±24.8①378.6±33.9241.3±35.6①365.7±42.7249.6±27.8①對照組51271.8±36.7181.5±35.1381.4±40.5285.6±32.4363.9±34.1274.3±30.7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①P<0.05
恩替卡韋屬于核苷類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對乙型肝炎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耐藥發(fā)生率低,對改善肝臟對糖類的代謝作用,對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而恩替卡韋本身對肝臟毒性小,減輕其他藥物對肝臟組織的損害程度[3-4]。再者,恩替卡韋在抑制病毒基礎上,同時還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5]。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應用恩替卡韋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所以恩替卡韋除了抑制病毒作用,同時有助于肝功能恢復。在血糖控制方面,雖然兩組患者都應用常規(guī)控制血糖措施來控制血糖,但觀察組治療后的血糖控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說明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產(chǎn)生促進作用。在肝纖維化指標方面,觀察組治療后對肝纖維化指標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肝纖維化有一定改善作用。所以,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血糖及肝纖維化都有顯著改善作用,效果顯著。
4 參考文獻
[1] 閆泰山,孫為鵬,劉 杰,等.恩替卡韋與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17):1499.
[2] 周 培,陳輝,王魯文,等.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4,24(1):27.
[3] 涂 盛,邵安文,葉 真,等.肝源性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1):78.
[4] 張雪紅,黃亞雄,喻淑平,等.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4(6):1183.
[5] 吳夢莎,張 鑫,蔣忠新,等.肝源性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及診治進展[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17(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