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劉薇,牛冰,馮燕枝,李慶輝
(河南省鄭州人民醫(yī)院 乳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3)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遞增,已成為當前社會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1-2]。根據(jù)腫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臨床醫(yī)生會選取手術(shù)﹑放化療﹑生物靶向治療﹑內(nèi)分泌治療等多種方案[3]。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 Ⅸ,CAⅨ)是人類碳酸酐酶家族中的一種,作為一種跨膜蛋白,CAⅨ在除胃和膀胱外的大多數(shù)正常組織中并不存在,卻大量表達于腫瘤細胞中。CAⅨ是一種具有一定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有學者已經(jīng)在肺部和腎臟腫瘤治療領(lǐng)域有初步探索[4-5]。本研究探討CAⅨ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以及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希望為CAⅨ在乳腺癌的診斷治療中的應(yīng)用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河南省鄭州人民醫(yī)院病理科收集的乳腺癌組織標本120例,其中80例為標準的乳腺良性腫瘤標本。120例組織標本中,年齡37~73歲,平均(51.6±9.4)歲;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23.5±2.0)kg/m2;絕經(jīng) 24例 ;組織學分級:高分化40例,中分化47例,低分化33例;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60例;TNM分期:Ⅰ期22例,Ⅱ期35例,Ⅲ期63例。乳腺良性腫瘤80例,年齡41~76歲,平均(52.8±10.9)歲 ;BMI(23.8±1.9)kg/m2;其中乳腺纖維瘤47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2例,乳腺大導(dǎo)管乳頭狀瘤12例,乳房平滑肌瘤9例;絕經(jīng)17例。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診斷以病理學結(jié)果作為標準;②病理組織學類型為浸潤性非特殊癌;③首次診斷或首次手術(shù)治療,未接受任何放化療及免疫治療;④各項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轉(zhuǎn)移性乳腺癌;②既往接受放化療及免疫治療;③伴有甲狀腺功能障礙
選取乳腺癌組織及乳腺良性腫瘤標本置于多聚甲醛中固定﹑脫水,自來水沖洗后置于梯度酒精中浸泡,使用二甲苯透明2次后于60℃石蠟浸泡包埋3 h,使用石蠟切片機將包埋好的組織連續(xù)切片,厚4μm。石蠟切片放入60℃烤箱30min防脫處理,常規(guī)脫蠟﹑水化并用PBS沖洗3次,組織切片放入抗原修復(fù)液中,然后置于微波爐中行抗原修復(fù)15min,蒸餾水沖洗切片,PBS沖洗3次,0.3%過氧化氫溶液阻斷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12min,PBS沖洗3,5min/次,分別將CAⅨ﹑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 PR)﹑Cerb-2蛋白一抗滴加在切片上,4℃孵化過夜。復(fù)溫后PBS沖洗3次,5min/次,滴加二抗,2.5 h后行DAB染色,并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切片。蒸餾水沖洗切片,蘇木精復(fù)染,自來水沖洗后使用梯度酒精干燥,二甲苯處理并中性樹脂封固,作為陰性﹑陽性對照[6]。
免疫組織化學法結(jié)果判斷標準:CAⅨ蛋白的陽性著色主要定位于細胞漿﹑細胞膜,呈黃色﹑棕黃色﹑褐色表達,在400倍顯微鏡下選取5個視野,進行觀察。根據(jù)著色強度:0分為無色,1分為淡黃色,2分為棕黃色,3分為褐色﹑黑色;根據(jù)陽性細胞比例:陽性細胞數(shù)目所占比例<10%為1分,11%~50%為2分,51%~75%為3分,>75%為4分。兩種積分相乘,總分<3分為陰性﹑≥3分為陽性。總分<3分為陰性(-),3~5分為弱陽性(+),6~9分為陽性(++),>9分為強陽性(+++)。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AS 9.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乳腺癌組織的CAⅨ蛋白陽性表達率為61.67%,乳腺良性腫瘤為18.75%,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796,P=0.000),乳腺癌組織的CAⅨ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乳腺良性腫瘤。見表1和附圖。
乳腺癌組織CAⅨ蛋白陽性表達與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Ki-67蛋白表達有相關(guān)性(P<0.05),與患者年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病灶直徑﹑ER﹑PR﹑Cerb-2蛋白表達無相關(guān)性(P>0.05)。見表2。
表1 兩種組織標本中CAⅨ蛋白的表達比較
附圖 乳腺癌組織和乳腺良性腫瘤中CAⅨ蛋白的表達 (免疫組織化學法×200)
表2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與乳腺癌組織CAⅨ蛋白表達的關(guān)系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到今天,在傳統(tǒng)外科治療和放化療的基礎(chǔ)上,相繼出現(xiàn)了生物靶向治療﹑內(nèi)分泌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分子生物學領(lǐng)域的研究已成為當今乳腺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異常增殖的腫瘤往往處于低氧和酸性的微環(huán)境中[7],因為腫瘤細胞的爆發(fā)性復(fù)制會導(dǎo)致局部氧濃度不足,而腫瘤本身的供氧無法滿足大量氧需求,這就造成腫瘤細胞更多地靠無氧呼吸來提供能量,產(chǎn)生較多的酸性物質(zhì),導(dǎo)致細胞外pH值下降,所以低氧和酸化是腫瘤微環(huán)境的2個重要特征[8-9]。這種特殊的微環(huán)境會改變腫瘤基因的表達和相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zhuǎn)移[10],影響腫瘤患者預(yù)后。
CAⅨ是最早在人宮頸癌海拉細胞系中發(fā)現(xiàn)的碳酸酐酶家族的重要異構(gòu)體,成熟的CAⅨ主要分布于細胞膜,具有N端獨特的蛋白多糖領(lǐng)域﹑細胞外區(qū)﹑跨膜區(qū)和細胞內(nèi)C末端4個特征性部分,是一種與腫瘤具有高度相關(guān)性的跨膜蛋白[11]。CAⅨ蛋白具有將細胞內(nèi)的氫離子轉(zhuǎn)移到細胞外的作用,維持腫瘤細胞內(nèi)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使腫瘤的微環(huán)境保持在一個相對酸性的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腫瘤基因的表達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腫瘤侵襲性增加,減少腫瘤細胞的凋亡[12]。在本研究中,乳腺癌組織CAⅨ蛋白陽性表達率為61.67%,高于乳腺良性腫瘤的18.75%,而且乳腺癌組織中CAⅨ蛋白陽性表達與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有相關(guān)性,CAⅨ蛋白能增加腫瘤侵襲性,從而影響諸如腫瘤形態(tài)﹑淋巴結(jié)及遠處轉(zhuǎn)移的情況,說明CAⅨ蛋白有作為一種獨立的影響乳腺癌預(yù)后因素的潛力,可用于臨床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
Ki-67蛋白是一種定位于細胞核的蛋白,表達水平與處于有絲分裂的細胞數(shù)量有關(guān),是細胞增殖的指標之一,在M期高表達,G0期不表達,細胞分裂像后期和末期迅速下降[13],對Ki-67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法測定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判定乳腺癌細胞增殖性強弱﹑判斷化療和內(nèi)分泌治療效果的指標[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組織CAⅨ蛋白陽性表達與患者Ki-67蛋白表達相關(guān),說明CAⅨ蛋白表達極可能與乳腺癌細胞的增殖性有一定聯(lián)系。有學者使用CAⅨ單克隆抗體和特異性CAⅨ小分子抑制劑減低CAⅨ活性,從而改變腫瘤微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原發(fā)腫瘤的生長和轉(zhuǎn)移[1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CAⅨ蛋白有作為乳腺癌藥物治療靶點的潛力。
綜上所述,CAⅨ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并且與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Ki-67蛋白表達相關(guān),未來可能作為一個評價乳腺癌惡性程度﹑評估乳腺癌轉(zhuǎn)移情況的臨床指標,并作為藥物治療靶點,在乳腺癌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韓婷婷, 葉長生, 劉民鋒, 等. 中國1973-2009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流行趨勢[J]. 廣東醫(yī)學, 2014, 35(12): 1931-1933.
[2]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Adjuvant bisphosphonate treatment in early breast cancer: meta-analyse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randomised trials[J]. The Lancet,2015, 386(10001): 1353-1361.
[3]趙毅, 鄧鑫. 乳腺癌分子分型與治療策略[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5, 35(7): 704-708.
[4]黃勇, 朱耀, 姚旭東. 碳酸酐酶Ⅸ與腫瘤[J]. 中國癌癥雜志,2008, 18(12): 941-946.
[5]李劍波, 施玲麗, 王成, 等. 碳酸酐酶Ⅸ在核醫(yī)學中的研究進展[J]. 同位素, 2011, 24(3): 140-145.
[6]王功偉, 沈丹華. 免疫組化染色在腎上皮性腫瘤診斷中的應(yīng)用[J]. 診斷病理學雜志, 2014, 21(2): 65-68.
[7]REINHARDT A, NEUNDORF I.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conjug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6, 17(5): 701-702.
[8]程海波, 沈衛(wèi)星, 吳勉華, 等. 基于腫瘤微環(huán)境的癌毒病機理論研究[J].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 30(2): 105-107.
[9]CHAFE S C, LOU Y, SCENEAY J, et al. Abstract B03: Hypoxiainduced carbonic anhydrase Ⅸ promotes MDSC recruit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breast cancer premetastatic niche by stimulating G-CSF production[J]. Cancer Research, 2015, 75(1):B03.
[10]FURJELOVA M, KOVALSKA M, JURKOVA K, et al. Correlat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 Ⅸ expression with clinic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hormonal receptor status and HER-2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J]. Neoplasma, 2015, 62(1): 88-97.
[11]CARRADORI S, SECCI D, DE M C, et al. A novel library of saccharin and acesulfame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carbonic anhydrase Ⅸ and Ⅻ isoforms[J].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2016, 24(5): 1095-1105.
[12]CHU C Y, JIN Y T, ZHANG W, et al. CAⅨ is upregulated in CoCl2-induced hypoxia and associated with cell invasive potential and a poor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2016, 48(1): 39-44.
[13]LEITANS J, KAZAKS A, BALODE A, et al. An efficient expression and crystallization system of the cancer asociated carbonic anhydrase isoform Ⅸ[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 58(22): 9004-9009.
[14]白建平, 張霆, 秦大偉. TK1﹑Ki-67﹑p5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與及其預(yù)后的關(guān)系[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4, 23(5):629-633.
[15]李美平, 包磊, 蔡紅光, 等. 乳腺浸潤性導(dǎo)管癌中碳酸酐酶Ⅸ蛋白表達與纖維灶病變的關(guān)系[J]. 中華病理學雜志, 2015,44(4): 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