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和青
運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數(shù)學能力,是我們在學習、生活及工作中運用最廣泛的能力,也是學生最重要的數(shù)學基本功,學生的運算能力直接反映數(shù)學學習的效果。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一個關鍵時期,但是目前初中生的運算能力不容樂觀,部分初中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運算準確率較低,運算速度較慢,缺乏運算技巧等。
一、加深初中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
很多初中生的運算能力不強,運算時錯誤百出,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運算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性質及運算律等理解得不透徹,一知半解,記憶不深刻,所以在運算時只知道機械地照搬公式,沒有靈活地運用數(shù)學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必須加強概念、公式、法則、性質、運算律的教學,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shù)學概念,讓學生清楚概念的來龍去脈,以及公式和法則的推導過程,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概念、公式、法則和運算律。
二、幫助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良好的運算習慣是學生提高運算能力的必備條件,很多學生在運算中出現(xiàn)的錯誤,都與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有關。如有的學生把題目中的數(shù)字或符號看錯、抄錯,有的學生書寫比較亂,有的學生做完題目后不檢查,缺少反思等,從而使運算的準確率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1.認真審題
審題時,學生要有大局意識,要按照看、想、算三步進行?!翱础笔侵冈谧鲱}前,學生首先要整體地看一遍題目,看準每個數(shù)字、符號,觀察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想”是指在看清題目的基礎上,學生需明確運算順序,把握運算的步驟,分析題目的特點,想想能否運用公式、法則、性質及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算”是指在明確了運算順序、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細致地進行運算。
2.規(guī)范書寫
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能夠清晰地看出學生的運算思路、方法和步驟,也能使學生避免寫錯或漏寫數(shù)字和符號。因此,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格式,使學生做到書寫工整、規(guī)范、清晰、美觀。由于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師的板書一定要規(guī)范,解題過程要完整,不要省略步驟。這樣,不僅能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還能使學生效仿教師的書寫,慢慢形成書寫的規(guī)范性。
3.認真檢查
運算過程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任何一個步驟出現(xiàn)錯誤,都會導致最后的運算結果錯誤。這就要求學生做完題目后要認真仔細地檢查、驗算,檢查數(shù)字是否看錯,符號是否抄錯,運算順序有沒有錯誤,算法是否合理等,然后進行驗算,看結果是否正確。驗算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按運算步驟一步一步地檢查,或用加減互逆運算驗算,或乘除互逆運算驗算,或用估算進行驗算等。
三、循序漸進地加強運算訓練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上課時聽懂了運算問題,但自己動筆運算就錯;有的學生運算的正確率挺高,但運算速度太慢;還有的學生運算速度挺快,但準確率太低等。這就需要學生在透徹理解概念、公式、法則、性質、運算律的基礎上,加強訓練,使他們能夠對運算從聽懂到會做,由會做到做對,由做對到做快,再由做快到做得簡便,逐步提高學生運算的速度,以及準確性和靈活性。
首先,開始練習時不要圖快,教師要讓學生在慢中求對,提高運算的準確率。在剛學完新知識后,教師要選擇簡單的練習題,不宜太難,但要求學生必須一步一步寫出運算步驟,做到步步有根據(jù),還要注意運算的先后順序和運算過程的規(guī)范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內化所學知識,透徹理解算理,從而確保運算的準確性。
其次,在確保運算正確的基礎上,教師要提高學生運算的速度,做到對中求快。強化訓練是提高學生運算速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所選習題的難度可適當提高,由淺入深,加大題量,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速度意識。此外,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開展有針對性的運算練習,還可經常開展限時運算競賽活動等,以提高學生的運算速度。
(作者單位:江西省崇義縣橫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