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道至簡”,最簡單的事情,往往蘊含著深奧的道理。這套適用廣泛、操作簡單的“甩手功”源于《易筋經(jīng)》,是一種十分實用的保健法,對高血壓、心臟病、神經(jīng)衰弱、關節(jié)炎等多種慢性疾病都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古代先賢創(chuàng)下不少健身方法,如五禽戲、八鍛錦、太極拳等,但對于百姓來說,操作起來均有一定難度。但甩手功操作簡單,每天只需堅持半小時,一身的毛病就都被甩掉了!
甩手通過牽拉手腕、手掌、足跟、膝部等 12條筋脈,使其受到刺激而做伸縮運動,能增強血液、微血管在體內(nèi)循環(huán),直至人體神經(jīng)末梢。在氣血快速流通作用下,一些壞死的細胞、體內(nèi)垃圾就會被排出。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來說,甩手時可使全身肌肉松馳,血液就會加速順暢流通到全身。
1.緩解精神壓力
疾病纏身的人,心情都會有些壓抑,情緒低落,經(jīng)常做甩手功,可以幫助病人緩解精神上的壓力,放松心情。
2.提高免疫力
站著做甩手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按摩腳部的一些穴位,而腳部的這些穴位又和身體的五臟六腑有關,能夠增強臟腑的功能,提高免疫抵抗力。
3.鍛煉身體
甩手的動作看似只是活動了手臂,其實全身上下都在運動,身體運動起來了,血液循環(huán)更暢快,有利于促進新陳代謝,也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
一些肩膀酸痛的人,在堅持甩手一段時間后,疼痛的毛病漸漸緩解。這是因為通過甩手打通了人體的奇經(jīng)八脈,使氣血更加流暢。
基本動作
頭正身直,雙手自然地下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自然呼吸。然后兩手同時向前、向后甩動,身體也要隨著雙手自然地前后擺動。向后甩時,腳趾拇指同時要用力抓地,力要發(fā)于腰,作用于手,落于腳跟,人的重心要隨著身體的擺動而在腳底前后移動。
練習時長
半小時以上。初次練習時,以 10~15分鐘為宜,然后慢慢延長時間。
練習時間
在清晨太陽欲出和傍晚太陽欲落時練習,效果最好;而飯后、饑餓時不宜練習。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頭暈、胸痛、兩臂酸沉這三種現(xiàn)象,這表明運動過量了,需要休息。還有些人會出現(xiàn)打嗝、放屁等癥狀,這說明三焦通了,因此都是正常現(xiàn)象,大可不必擔心。
甩手的動作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想要達到效果,可有一套口訣:
內(nèi)中提,
展開連綿搖關節(jié),活絡舒筋濁氣沉。
虛實變換利開合,氣貫四肢百脈行。
兩腳踏實肩下沉,上三下七有重心。
能去頭重腳輕病,精氣充沛體輕靈。
甩手治病啥原因,勝似推拿與金針。
氣脈不通起百病,心平氣和病難侵。
內(nèi)中提:即提肛門。中醫(yī)認為這樣可以防止內(nèi)臟下垂。
搖關節(jié):就是甩手動作,它有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的效果。
虛實變換:在甩手的過程中重心會來回移動,人體為了保持平衡,腳掌也會一虛一實地向地面上踩,這就是“虛實變換”。
在這個過程中,腳掌也會得到相應的按摩,腳部的穴位會受到刺激。
上三下七:指的是重心的變化。甩手時用七分力,回手時用三分力。甩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全身血液都在向手掌流,手掌則會將氣血壓回心臟。
注意,甩手的過程,要摒棄一切雜念,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氣平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