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郅涵
【摘 要】我國五大箏樂流派中的客家箏,富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且客家地方特色突出。通常,客家箏誕生和流傳地區(qū)與潮州箏相近,主要集中在廣東及其周邊,許多人容易把這兩種箏樂混淆,雖然客家箏派與潮州箏派聽起來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它們本質上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關鍵詞】客家箏派;形成發(fā)展;技巧;代表人物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7-0062-01
一、客家箏的形成與發(fā)展
因為客家人經(jīng)常處于遷徙的狀態(tài)中,因為天災戰(zhàn)亂或者其他原因使他們大批遷移,由于廣東地區(qū)山水秀麗,民風淳樸并且適合居住,所以客家人便在廣東地區(qū)廣置產(chǎn)業(yè),繁衍子孫。為了適應當?shù)厣睿瑫r又想與當?shù)厝巳谇⑾嗵?,客家人吸收和融合了廣東地區(qū)的文化內涵,客家特色文化也就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
在解放以前,客家箏僅僅是在民間流傳,并得到群眾喜愛;解放以后,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所重視,從而客家箏也在這種風潮下得到保護和重視,在具備好的社會基礎和專業(yè)訓練的條件下,加上前輩的發(fā)展與傳承,客家箏派逐漸成為重要的箏樂流派。
古箏伊始并非客家樂器演奏中的獨奏樂器,它是從客家絲弦音樂中慢慢獨立出來的,由于古箏異常豐富的表現(xiàn)力,客家人便試著將其運用于獨奏中。獨立出來以后的古箏樂把之前在合奏音樂中的合奏、伴奏音樂稍加改動,用作獨奏曲,在客家音樂文化不斷發(fā)展之下,演奏者們不斷總結并進行提升,最后發(fā)展成我國重要的古箏流派。
二、客家箏派代表
羅九香,著名客家箏演奏家和教育家,他把客家箏樂古樸自然的演奏風格進行了歸納和整理,為了充分將客家箏曲中“融合”的文化內涵表現(xiàn)出來,還對指法進行了創(chuàng)新。他主張賦予傳統(tǒng)樂曲新的藝術生命,如對《出水蓮》的處理,他運用了一按即顫加密的彈法,讓“fa”音的表現(xiàn)形式別具一格。
羅九香先生的徒弟,有饒寧新、陳安華等人,都是箏界大家,他們對客家箏樂深入研究,繼承和發(fā)揚羅九香先生的古箏藝術,為客家箏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中,饒寧新是公認的客家箏樂掌門人,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父親饒從舉是廣東著名的漢樂名家。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他對客家箏樂的認識、演奏有非常堅實的基礎,跟隨羅九香學習客家箏樂后,又師從名家蘇文賢,加上獲得過曹正、劉天一等大師的指點與啟發(fā),他不僅繼承了羅九香先生的箏樂風格,還充分繼承了羅九香先生創(chuàng)新的樂理思想。
三、客家箏樂的源頭
通過研究客家箏派形成與發(fā)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廣東地區(qū)是客家音樂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客家器樂作品準確來說叫作廣東漢樂,其中包括絲弦音樂(又稱客家絲弦)、八音、小調及廟堂音樂等很多演奏形式,它又包括了獨奏與合奏兩種形式,然而合奏占絕大多數(shù),所以說客家箏樂是東漢樂中的衍生物,它有廣東音樂元素,又不失中原特色。
客家箏成為獨奏形式后并沒有脫離廣東漢樂,當然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廣東漢樂,因為一旦脫離,它將會失去所謂的“市場”,畢竟聽眾基本上是廣東人和廣東的客家人,所以便出現(xiàn)了以《熏風曲》為代表的從傳統(tǒng)絲弦合奏合奏中移植的樂曲。這種影響不僅是樂曲上還有作品內涵方面。
四、客家箏演奏的技巧特點
(一)左手技巧運用獨特??图夜~在左手技巧的運用上通常集中在“上滑音”及“顫音”的處理上,下滑一般簡化或減弱處理,上滑音需要有附點的節(jié)奏,也就是說彈完后不要急著上滑,而是要等音延續(xù)一會兒后再按下去,右手的處理也要刻意加強,一方面是為了加強上滑音的表現(xiàn)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使音有足夠的延續(xù)時間。當然,根據(jù)樂曲情緒的需要,上滑音完成時候是可以適當加上顫音的,同時要注意音準的把握。
顫音單獨出現(xiàn)時一般都是重顫,根據(jù)曲子的需要,一般在左手預留足夠分配時間的前提下運用,顫音出現(xiàn)頻繁時,曲子會有深沉、苦悶卻不失典雅的風格。通常情況下,只要出現(xiàn)“fa”“si”音時,一般都需要做顫音效果,是重顫還是揉弦就另當別論了,這需要演奏者的即興發(fā)揮,如果兩個音時值較短則可以通過減慢顫音頻率的手法來實現(xiàn)。
(二)刮奏較短。大面積的刮奏在客家箏樂的演奏中很少見,甚至有的曲子中幾乎不會出現(xiàn)刮奏,一旦出現(xiàn),真實效果更像是倚音,如果標明是倚音,則要求加快,同時刮奏過程不能太靠近岳山,因為它講究的是流暢與干脆,離岳山太近聲音會太硬,當然也不能彈得太靠中間,太靠中間聲音會虛。
在彈奏低音時要特別注意,低音通常會起到支撐樂曲的作用,所以低音的時值通常較長,彈奏時最好在弦中位置加強彈奏。對于低音的彈奏,主要技法是靠弦夾彈,這樣會讓樂曲效果深沉悠長。如此演奏出的樂曲會讓人們有深遠厚重且古樸的聽覺感受。
(三)客家箏的旋律特點??图夜~旋律為中慢板,聽起來帶點潮州箏樂的味道,所以有些人彈客家箏的樂曲,怎么彈,聽起來都是潮州風味,原因就是他們在演奏客家箏樂時并沒有搞清楚其特點,將它與潮州箏混淆了。
潮州箏樂是廣東的本地音樂,而客家箏派融合了它的特點,所以不可避免,他們之間會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客家箏樂所具有的中原文化特點是潮州箏樂所不具備的,與輕快靈動的潮州箏樂相比,客家箏樂細膩、古樸、雅致的特點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