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力
(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yī)院骨科,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脛腓骨遠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有骨質疏松癥,因此其發(fā)生脛腓骨遠端骨折的幾率較高。該病患者可出現患側小腿疼痛、腫脹及畸形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合并腓總神經損傷。目前,臨床上對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在文本中,筆者主要研究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六盤水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收治的82例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經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2)自愿參與本研究。3)具有進行切開復位手術的指征。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存在凝血功能障礙。2)合并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3)病歷資料缺失或中途轉院[1]。將這8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27例和14例;其年齡為22~68歲,平均年齡為(49.47±4.52)歲;其中,單下肢發(fā)生骨折的患者有37例,雙下肢發(fā)生骨折的患者有4例;因發(fā)生交通事故、從高處墜落、被重物砸傷及其他原因導致骨折的患者分別有21例、9例、6例和5例。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28例和13例;其年齡為21~66歲,平均年齡為(48.64±4.32)歲;其中,單下肢發(fā)生骨折的患者有38例,雙下肢發(fā)生骨折的患者有3例;因發(fā)生交通事故、從高處墜落、被重物砸傷及其他原因導致骨折的患者分別有20例、10例、7例和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方法是:術前,先對患者進行跟骨牽引,待其患側小腿腫脹的癥狀明顯減輕后再對其進行手術。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協(xié)助其取仰臥位,對其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阻滯麻醉。在患者骨折腓骨的外側做一個4~5 cm的切口,切開其皮膚和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其骨折的腓骨。剝離其腓骨的部分骨膜,對其骨折的腓骨進行復位,恢復其小腿的長度。待其骨折的腓骨復位成功后,選擇大小合適的鎖定鋼板對其骨折端進行固定。之后于患者骨折脛骨的前內側做一個3 cm左右的切口,充分暴露其骨折的脛骨。沿著患者脛骨干的縱軸方向剝離其脛骨的部分骨膜,對其骨折的脛骨進行復位。待復位的效果令人滿意后,用克氏針對其骨折端進行臨時固定。將大小合適的鎖定鋼板貼伏于患者脛骨前內側的骨皮質上,使鋼板與其脛骨干保持良好的貼合狀態(tài)[2]。用鎖定螺釘將鋼板固定好。最后撤出克氏針,沖洗患者的術區(qū),縫合其手術切口。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術,方法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協(xié)助其取仰臥位,對其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在患者骨折端的后外側做一個5~7 cm的切口,切開其皮膚和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其骨折的腓骨和脛骨。對其骨折的腓骨和脛骨進行復位,恢復其小腿的長度。為患者安裝單臂外固定支架,并調節(jié)好外固定支架的安放位置和松緊度。最后沖洗患者的術區(qū),縫合其手術切口。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級。優(yōu):經治療,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良好,術后未出現并發(fā)癥和后遺癥,其踝關節(jié)的功能完全恢復正常。良:經治療,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較好,其手術切口存在輕微的酸痛感,其踝關節(jié)的功能明顯改善。中:經治療,患者的骨折端愈合一般,其手術切口存在中度的酸痛感,其踝關節(jié)存在輕微的活動障礙。差:經治療,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較差,或出現骨不連的情況,其手術切口存在較為嚴重的酸痛感,其踝關節(jié)存在中重度的活動障礙。優(yōu)良率=(優(yōu)的例數+良的例數)/總例數×100%[3]。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及其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yōu)良率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4.88%(術后并發(fā)切口感染和骨不連的患者各有1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9.51%(術后并發(fā)切口感染和骨不連的患者分別有5例和3例),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45,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平均時間為(122.33±19.15)d,對照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平均時間為(165.33±24.17)d,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25,P<0.05)。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外固定手術與內固定手術對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對該病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外固定手術,具有操作簡便及費用低等優(yōu)點。但臨床實踐證實,采用此術式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術后易出現釘道松動及骨折端固定效果欠佳的情況,從而不利于患者骨折端的愈合。而對該病患者進行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術,能有效地保證其骨折端的穩(wěn)定性,降低其術后骨折端移位的發(fā)生率[4]。另外,在對患者進行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時,術中不需要大面積剝離其骨膜,從而能保證其骨膜的完整性,維持其骨折端軟組織的正常血供,進而可促進其骨折端的愈合。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能顯著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其骨折端的愈合,改善其踝關節(ji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