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連英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語文實踐學習,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關(guān)鍵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給予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打通課內(nèi)外的壁壘,讓學生有更多的語文運用實踐。
一、立足文本 實踐表達
語文學科的核心能力是運用語言進行思考、分析、判斷、表達、溝通等,課堂教學就要創(chuàng)造更多讓學生語言表達的實踐。此“實踐”,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實踐,也是過程與方法的實踐,更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形成的實踐。
在漢語拼音部分,每課都有整合的情境圖,每幅整合的情境圖都包含著一個故事情境,提示拼音字母的音或形。我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先讓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看看圖畫上有誰?在干什么?再結(jié)合當時的情景配合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編一個小故事。無論學生編的故事完整與否,老師可以先給予肯定,再進行點撥。如在教學《漢語拼音ai ei ui》一課,我讓學生從近到遠進行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學生很快看出圖上有一群小學生,他們一個挨著一個聽老奶奶講故事。再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衣著打扮和周圍的事物,想想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學生很容易看出這是在老奶奶家的院子里的一棵大樹下,孩子們背著書包在悠閑地聽故事當然是放學的時候。我讓學生把觀察到的組織起來,先在小組里輪流說一說,聽聽小組里誰說的最清楚、最完整,然后選出一個代表對全班同學說。綜合小組的智慧,學生很快就編出故事:放學的時候,孩子們背著書包,來到李奶奶家院子里的大樹下,一個挨著一個圍著李奶奶,聽她講故事,聽得可認真啦!天氣有點涼,李奶奶的脖子上圍著一條紅色的圍巾,旁邊的桌子上還放著一杯水,講到口渴時就喝一口,潤潤嗓子。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我點出畫面的事物,如:水杯、圍巾、一個挨著一個。告訴學生這些事物中就藏有我們要學習的復韻母。因為有直觀的畫面,學生很容易接受復韻母的發(fā)音,這樣就把情境圖與學習拼音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學生便可以很快的掌握發(fā)音。
無論是漢語拼音的書寫還是漢字的書寫,部編語文一年級教材里都有范例。同樣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教師再點撥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我在教學漢語拼音部分時,先讓學生觀察字母在四線格的位置,然后是學生說,老師照學生說的在黑板上的四線格寫,學生說對了,老師就寫對了,學生說錯了,老師就寫錯了,這時,學生就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或請別的同學來糾正剛才錯在哪里,正確的寫法應(yīng)該是怎樣的。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的能力。
二、延伸生活 迸發(fā)潛能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要想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币坏┘ぐl(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生活是一個大課堂,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已然熟知的事物來點燃他們的興趣,進而對知識的探索。
在教學《漢語拼音ao ou iu》時,我引導學生,除了圖上的事物藏有ao、ou、iu外,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藏有ao、ou、iu。有課本情境圖給出的事物作為基礎(chǔ),學生腦洞大開,很快想出生活中的相關(guān)事物,當然,這個過程學生也會說出發(fā)音相近的事物,教師可以及時糾正。于是我讓學生用熟悉的事物給復韻母編個順口溜,于是,學生編出奧運會ao ao ao;蓮藕蓮藕ou ou ou;游泳游泳iu iu iu。從生活中拓展知識,加深了記憶和理解。
在教音節(jié)拼讀時,為強調(diào)拼音的實用價值,提倡學以致用,加強拼音與口頭語言、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出示一些生活的情境圖,讓學生在圖片上找相關(guān)的音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檢查學生的拼讀情況,使拼音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jié)合,直接指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實現(xiàn)了知識取向到運用取向的轉(zhuǎn)變。
三、合作探究 取長補短
語文教學應(yīng)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這一“對話”過程中,必須從教學過程中的主宰者、灌輸者、裁判者這些居高臨下的角色轉(zhuǎn)變?yōu)榻M織者、引導者,學生也必須從一個被動接受者的角色定位中跳出來,更多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課上,我注重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發(fā)揮團隊精神,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相學習,達到共同提高。
如我在教學《漢語拼音an en in un ün》一課時,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因此,本課教材上的五組音節(jié),我先讓四人小組的小組長組織同學輪流拼一拼每個音節(jié)。在這個當中要求小組的一個同學讀的時候,其他的幾個同學聽,聽他讀得對不對,讀得不準確的,小組的同學有義務(wù)幫他糾正,這樣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當然,學生再學習的過程有時也會遇到瓶頸。又如在這一課里有幾個三拼音:jiān、quán、xuǎn,個別小組的學生解決不了,教師這時就可以掌握到學生學習的難點。我請能解決這個拼讀問題的學生,讓他們來拼一拼,如拼讀正確,則讓他們說出拼讀方法,如果還是有困難,再示范、講解。
在課堂中,當學生成功解決一個問題,學會新的知識或技能時,我就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感,進一步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我給予鼓勵,增強其自信心,并注意保護其自尊心;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時,加以恰當?shù)狞c撥??傊M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顯示才能,發(fā)掘?qū)W生的潛能。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