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轉金
歷史要研究人類過去發(fā)生的事,要了解過去,必須接觸原始材料。近年來,歷史學界對史料越來越重視,史料在歷史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這就要求教師要重新樹立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個創(chuàng)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創(chuàng)新教育貫穿于教學之中,注重教學理念的滲透,注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課堂內容難度使得學生一知半解
歷史知識內容繁瑣抽象,對于同學所處年齡階段來講難度較大,需要學生花費的時間過多,長期以往,乏味枯燥的學習很容易使得學生對該科目教學失去興趣,從而隨之發(fā)展日益加重形成對歷史課程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甚至漸漸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對教學開展進行更加不利。
2.初中歷史教材基礎知識繁多復雜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歷史教材也有所變更改動,然而歷史教材內容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動,仍以應試為主要目的進行教材編寫。教條式教學理念滲透教材中,忽視了學生對學習的實際需求而重視條例結構。繁多復雜的初中歷史教材基礎知識,讓本就課業(yè)繁重壓力負擔大的初中學生感到頭痛無奈,毫無一點興趣,經(jīng)常是單純?yōu)榱送瓿山處熕贾玫淖鳂I(yè)任務,變得機械毫無自主性。這對于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效果收效甚微,可謂毫無意義。
3.教師傳統(tǒng)教學理念頑固不知變通
長期以來,受教育體制的影響,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習慣了扮演教學活動的導演兼演員,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強調注重檢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背誦掌握,很少涉及歷史事件對當今社會的意義所在。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灌輸教學,使得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并無有深刻印象從而將所學內容個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歷史學習變成一個機械的記憶背誦,借古比今的歷史教育目的反倒處于遺忘的地步。
二、歷史故事運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歷史故事是歷史傳承途徑之一,無論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歷史、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還是侵略與反抗的戰(zhàn)爭歷史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或者是步入近代工業(yè)文明,亦或者是如今的高科技信息時代,歷史故事總是貫徹始終,它是傳播歷史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不但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首先會使初中生的歷史成績得到提高,樹立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其次歷史故事的有效運用還能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歷史思想和歷史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人格品質等。由此可見,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非常重大。
1.歷史和學生生活的年代相差遙遠,如果老師單純靠知識講解和讓學生記憶理論知識,學生定會覺得無趣,逐漸還會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因此,可以根據(jù)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利用歷史故事的形式,吸引初中生在歷史課堂中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保持課堂學習的熱情,使班上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歷史教學中。通過歷史故事的運用,讓學生大概了解歷史事件的開端、過程和結果,再加上老師繪聲繪色的描述,為歷史課堂增加趣味性,進而逐漸達到顯著地教學效果。初中生在初中這個階段,對于故事情節(jié)記憶力非常強,由此可見,相對于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歷史故事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對老師所講的歷史內容記憶更加深刻,可以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刻理解,進而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內容的認識,改變了對歷史學科的看法。
2.歷史故事的教學形式特點便是栩栩如生的描述歷史上的一些細節(jié),完整精煉地講述了整個歷史事件的過程,將歷史實踐中的情節(jié)還原后呈現(xiàn)在初中生的眼前。而對于歷史課本中比較難懂的事件、時間、地點等,都可以很好地轉化為歷史故事中的情節(jié),讓學生能夠輕松記憶。
3.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年代非常久遠,而許多歷史事件都用故事的形式保存下來。歷史故事可以詳盡地還原當時情景的原貌,進而傳承給一代一代的人。與此同時,歷史故事簡短精煉,以這種口頭傳播的形式進行,速度非常快,可以快速成為眾人皆知的事情。通過歷史故事的描述,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而是要讓學生從所學的歷史知識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進而不斷總結,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人生道路。所以,初中歷史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歷史,不忘歷史,從歷史故事中汲取經(jīng)驗的意識。因此,初中歷史老師可以根據(jù)課堂內容需要,選取有效的歷史故事穿插于歷史課堂中,進而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教學的意義。由此可見,歷史故事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
三、利用歷史故事突破教學重難點
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教學重難點進行拆分講解,以講述故事的方式突破重難點。例如九年級《歷史》“經(jīng)濟危機”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1924年至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政局相對穩(wěn)定,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濟繁榮,經(jīng)濟危機為何在美國爆發(fā),經(jīng)濟危機的特點及影響。接著教師為使學生更加詳細地了解經(jīng)濟危機以及羅斯福新政,可以進行知識點拆分,將經(jīng)濟危機拆分為標志、特點、災難,并引入歷史故事《黑色星期五》,為學生講述經(jīng)濟危機給社會帶來的危害。通過歷史故事,學生了解了當時經(jīng)濟危機所涉及范圍之廣、持續(xù)時間之長、破壞力之大。
四、綜述
綜上所述,雖然歷史退出中考,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歷史故事的應用來進行輔助教學。歷史故事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價值,教師能夠通過歷史故事的引入簡化歷史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學習歷史知識。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地應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