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 魏敬
一、案例背景
運球是小學籃球教學的基本技術之一。在水平一學生的原地運球學習中,學生對于原地運球的觸球部位、運球手型、用力順序等都進行過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而直線運球技術相對于小學生來說,對手控制球的能力、運球時手腳協(xié)調配合能力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直線運球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球的落點控制、兩步一運的運球節(jié)奏、運球成直線等方面掌握得不夠好,抬頭運球的意識在短期內較難形成。面對這一難題,通過反復實踐,我利用自制圓紙片,充當“飛碟”“紅綠燈”等路線標志輔助教學,提高了學生直線運球技術。
二、案例描述
在一次四年級的《直線運球》課上,我?guī)е鴮W生做“123木頭人”游戲,讓學生運著球做游戲,當教師回頭時,要求學生立即蹲下并用手指彈撥運球。游戲開始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向前運球。突然,我一個急轉身,有的學生運球跑動的時候球丟了;有的學生是急停的時候人停住了,球跑了;有的學生是前后2人相互碰到了一起……場地上一片狼藉。游戲結束后,我對學生說:“通過剛才的游戲,老師看到你們想極力控制住球,但球就是不聽你們的話。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老師設計了幾個新方法,你們想不想試試?”一聽到新方法,學生們興奮極了,異口同聲地說:“想!”
在講解和示范游戲方法后,越過“飛碟”(自制圓紙片)游戲開始了。首先,要求學生越過單個“飛碟”,在越過“飛碟”后原地運球,并要按壓球的后上方,一次通過。練習時,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圍著“飛碟”轉來轉去,我連忙走到他們身邊說道:“要讓你的球從‘飛碟上方越過,并且腳和球不能觸碰‘飛碟?!痹诮處煹膸状问痉逗螅蠹颐靼琢艘恍?。當學生們掌握了越過單個“飛碟”游戲后,緊接著讓他們體會連續(xù)越過多個縱向排列的“飛碟”游戲,讓學生跑起來運球。說著容易做起來難,游戲中,學生有運球翻腕的、球過肩的、腳踢球的、追著球跑的……問題接踵而來。在之后的幾次練習中,教師帶領學生針對每一個問題逐一攻克,通過語言提示、籃球規(guī)則的普及以及對動作方法的講解,以上問題均得到了解決。如,告訴學生運球時,若球的反彈高度超過肩膀就會被判罰球過肩違例,失去球權,從而讓學生自己重視這個問題;又如,強調球從“飛碟”上面越過,人從“飛碟”側面跑,明確球的落點和行進路線,避免了腳踢球的現(xiàn)象;再如,運球時運球手的手心永遠不能朝上,解決了運球翻腕的問題。
當學生能夠較為熟練地完成直線運球后,教師帶著學生體驗了“地面紅綠燈”游戲。根據(jù)地面上自制圓紙片的顏色(正反2面為紅、綠2種顏色)來做急停急起運球。當遇到“綠燈”時,正常越過,當遇到“紅燈”時,停一停,并在“紅燈”后面原地運球3次,再越過“紅燈”。練習中,部分學生急停時人停住了,可籃球卻沒有停下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先教學生急停的方法,即急停時身體重心下降,同時用力按壓球的正上方。若球還停不下來,可以按壓球的前上方。我耐心地對學生說:“身體重心下降是為了把人停下來,同學們都能做到這一點,如何讓球也停下來,同學們想想,我們之前學習的哪種運球是原地不動的?”“原地運球?!睂W生齊聲說道?!霸剡\球時,手按壓球的哪里呢?”我接著問?!罢戏??!睂W生們齊聲回答?!澳俏覀冊囋嚢磯呵虻恼戏?,看球能不能停下來。”學生們學會了這個小妙招,都迫不及待地試了起來。當學生能夠利用地面上的“紅綠燈”完成急停急起運球練習后,我拿著自制的“紅綠燈”,帶領學生體驗了“手控紅綠燈”游戲,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出示的“紅綠燈”顏色,選擇直線運球或急停運球。學生邊運球,邊抬頭看“紅綠燈”,球就開始運不穩(wěn)了。我說:“孩子們,抬頭運球不是完全不讓你們看球,我們可以用眼睛的余光看球。當然最主要的是用你們的小手去和球培養(yǎng)感情,讓球離不開你們的手?!弊詈螅處煄е鴮W生體會了“為你加油”游戲。這是一個合作游戲,是讓學生沿著自制圓紙片快速直線運球到達指定地點,2人相遇后,邊用無球手擊掌,邊用語言給對方加油,然后2人交換位置,并從對方來時的路線直線運球返回。對于語言加油這個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剛開始有點不好意思說,教師及時引導:“籃球運動提倡合作,語言是最直接有效的加油方式,不要害羞,大膽地表達你的想法”。通過幾次練習和小組比賽,學生們比較快地適應了這種表達方式。
三、案例分析
運球技術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的籃球教學,它是籃球運動中使用率最高的一項技術。在四年級的直線運球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些教法,利用自制圓紙片分步驟教學,讓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學習,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1.和原地運球相比,直線運球的觸球部位發(fā)生了變化。想要運球向前移動,就要按壓球的后上方,讓球向前運動,有節(jié)奏地連續(xù)按壓球的后上方,球就能隨人向前運動。作為小學生要同時做到以上2點,并讓球落在身體的斜前方,確實有點難度。
2.直線運球技術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比較廣泛。無論是向前場推進,還是運球過人都會用到直線運球。若想運用直線運球技術過人,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急停急起運球,利用時間差過人。急停急起運球對手控制球的能力要求較高,教師既要讓學生知道手觸球部位的變化對球的反彈角度的影響,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抬頭運球的意識。
3.直線運球最大的特點就是快。在規(guī)定范圍內,讓學生以最快的運球速度去完成某項任務,采用游戲練習法,使得練習更貼近比賽。
四、解決策略
1.巧用“飛碟”。針對直線運球的觸球部位、運球節(jié)奏和球的落點,利用越過“飛碟”游戲,幫助學生學習直線運球技術。在越過單個“飛碟”游戲中,要求學生的球不能觸碰“飛碟”,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按壓球的后上方的感覺,從而明確直線運球時手的觸球部位;要求腳不能觸碰“飛碟”,是讓學生提前體會腳的行進線路與球行進線路的不同;連續(xù)越過多個縱向排列的“飛碟”,是讓學生掌握直線運球的節(jié)奏。通過觀看教師的示范,明確直線運球的運球節(jié)奏,要求學生的球從“飛碟”上面過,人從“飛碟”側面跑,是讓學生體會球的落點在身體的斜前方。通過越過“飛碟”游戲,學生基本掌握了正確的觸球部位、運球節(jié)奏和球的落點。
2.創(chuàng)設“紅綠燈”情境。針對急停急起運球技術,我設計了“運球紅綠燈”游戲?!斑\球紅綠燈”游戲是讓學生根據(jù)地面上的“紅綠燈”選擇對應的運球方式。這種玩法,除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直線運球的觸球部位、運球節(jié)奏和球的落點以外,還能深化直線運球的直線性,讓學生逐漸掌握直線運球的精髓,在學生的頭腦中初步形成急停急起運球的概念。為了培養(yǎng)學生抬頭運球的意識,養(yǎng)成運球不看球的好習慣,我采用“手控紅綠燈”游戲。學生根據(jù)教師手中的“紅綠燈”,選擇不同的運球方式。此種玩法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直線運球的技術動作,在此基礎上體驗并掌握急停急起運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球不看球的好習慣,從而提高運球手的控球能力。
3.“為你加油”育團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快速直線運球,學會為同伴加油。我設計了“為你加油”游戲。這個游戲是讓學生快速直線運球到指定地點,然后2人面對面,邊擊掌邊說“加油”,從語言的“加油”和行動的“擊掌”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五、案例反思
1.一物多用,一物巧用
在前期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直線運球技術的速度較慢,對于觸球部位、球的落點以及運球節(jié)奏等重、難點的把握不夠準確。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輔助器材——自制圓紙片,它既能當球托,又能當障礙物或標志物,且球落在上面也不會影響反彈效果,還能當“紅綠燈”,起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整節(jié)課圍繞自制圓紙片設計了多個游戲,游戲難度逐級遞增,聯(lián)系緊密,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學習效率明顯提高,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一切設計都是為教學服務的理念。
2.層層遞進,不斷挑戰(zhàn)
運球手型是學好運球技術的關鍵,無論原地運球,還是行進間運球,都必須使用正確的運球手型。手觸球部位決定了球是否能隨人動,急停急起運球全靠手來控制。運球節(jié)奏決定了動作是否協(xié)調,快速直線性決定了過人時能否抓住時機,抬頭運球決定了學生的視野,決定了學生能否較好地完成任務。主教材內容緊緊圍繞以上關鍵點,逐漸增加難度,不斷讓學生去挑戰(zhàn),一步一步將課堂氛圍推向了高潮。
3.游戲闖關,寓教于樂
本次教學共設置了3個關卡,每一關都運用了自制圓紙片,隨著游戲難度的不斷增加,學生逐一攻破重點和難點,最終掌握了直線運球的技術。按壓球的后上方是保證球向前運行的前提,設計的第1關游戲越過“飛碟”,主要解決學生的觸球部位和球的落點。第2步連續(xù)越過多個縱向排列的“飛碟”,主要幫助學生體會兩步一運球的節(jié)奏。設計的第2關游戲“運球紅綠燈”是讓學生體會急停急起運球時手觸球部位的變化?!笆挚丶t綠燈”是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抬頭運球的好習慣。設計的第3關游戲“為你加油”是讓學生感受同伴間激勵的力量。通過游戲練習,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