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躍 蔡綺君 招啟文 劉明澤
摘 要:探討青少年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周期中心肌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紅蛋白檢測的情況。選取賽艇、皮劃艇青少年重點運動員約25人在大強度訓練初期、中期、結束后,抽取血樣檢測cTnI、CK-Mb、Myo三個指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大強度訓練初期血清cTnI升高,大強度訓練中血清cTnI、CK-Mb都升高,大強度訓練結束后血清cTnI、CK-Mb、Myo都降低。由此可知血清cTnI、CK-Mb指標,可以作為賽艇、皮劃艇運動項目在大強度訓練周期中,評估運動訓練強度和訓練負荷的手段,cTnI可以作為大強度訓練周期中急性心梗監(jiān)測篩查的一個重要指標。
關鍵詞:大強度訓練 心肌肌鈣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紅蛋白 評估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007-04
在臨床診斷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曾一度被認為是診斷心肌損傷的金標準,并廣泛應用。而人骨骼肌損傷或運動也可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大量增加。因此,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對心肌不具有完全特異性,應慎重評價其值增高[1]。王晨等[2]研究結果提示在運動訓練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的變化僅僅作為評定骨骼肌細微損傷及其適應與恢復的重要敏感生化指標,而判定是否存在運動性心肌損傷還不夠敏感,必須做進一步的肌鈣蛋白的檢測和綜合評價。
2006年世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先驅Braunwald E在“Nature”里發(fā)表了題為“心肌標志物,當代狀態(tài)報告”的文章。近20年來醫(yī)學領域醫(yī)學領域里最令人激動的發(fā)現(xiàn)都與心臟標志物有關,正如其所說,心臟標志物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以肌鈣蛋白為核心,肌紅蛋白,利鈉肽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標志物,推動了整體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水平的提高[3]。
心肌肌鈣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被廣泛接受的、高特異心臟標志物,目前已成為判斷心肌損傷的“金標準”[4,5]。肌鈣蛋白是參與肌肉收縮的重要調節(jié)蛋白,分別由源于不同基因的3個亞基組成:肌鈣蛋白C(cTnC)、肌鈣蛋白I(cTnI)和肌鈣蛋白T(cTnT)。cTnC結合Ca離子—存在骨骼肌和心?。籧TnI 是肌動蛋白抑制亞基—僅存在與心肌,在骨骼肌的異構體中不存在,有100%心肌特異性;cTnT 是原肌球蛋白結合亞基,推動肌肉收縮—僅存在于心肌中,與cTnI相比特異性差一些,在微小損傷時更有意義。當心肌損傷后,cTnI復合物釋放到血液中,血清水平3~5h后升高,血清水平15~24hd達高峰,5~20d后降至正常。目前cTnI被認為是最具心臟特異性的心肌損傷指標,唯一不足的是cTnI在心肌損傷早期不夠敏感[6]。任綺等[7]通過大鼠實驗得出結論,大強度運動可導致大鼠血清 cTnI濃度顯著升高, 大強度運動后降解cTnI的酶μ Calpain的活性明顯增加是導致血清cTnI濃度上升的原因之一。
George等報道,急性耐力運動和間歇性運動均能引起 cTn水平明顯升高。提示運動能造成心肌損傷[8]。Whyte等指出,長期從事急性耐力運動,心肌反復發(fā)生微損傷可能引起心肌間質纖維化,增加急性心臟事件的風險[9]。
心肌細胞損傷包括心肌細胞的不可逆性壞死與可逆性嚴重缺血兩種類型,長時間運動所致的血清cTn升高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心肌細胞受損,一些研究者提出,運動員血清cTn的升高很可能預示著心臟病發(fā)作的危險性升高;而另一些研究者認為,可能過高評價了運動員血清cTn 升高的病理意義,因為運動員運動員血清cTn升高幅度并不高,且大部分在24h內恢復正常,進而運動員運動后所出現(xiàn)的心功能降低也是短暫的。但是較為一致的觀點是,運動后血清cTn升高反應的是亞臨床心肌損傷或者心肌微損傷。cTnT和(或)cTnI作為心肌損傷的檢測指標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兩者的特異性已超過CK-Mb,肌鈣蛋白已作為評估疑似或確診心肌缺血梗死患者的寶貴工具。因肌鈣蛋白的高度心肌特異性,許多研究長期或劇烈運動后肌鈣蛋白升高的工作者也以其作為指標進行評估[6]。
基于以上專家學者對肌鈣蛋白的研究理論,運動相關的肌鈣蛋白升高可能是良性生理過程無心血管疾病,暫時性的、可逆性的;運動相關的肌鈣蛋白升高亦可能是預示著心臟病發(fā)作的危險性升高,心肌細胞受損是不可逆的,對此研究和臨床應用報道不盡相同。賽艇、皮劃艇是屬于耐力、大強度運動項目,經下隊科研人員了解,廣州賽艇、皮劃艇隊曾經發(fā)生過運動員突發(fā)急性心梗導致突然死亡事件,因此,本文對廣州賽艇、皮劃艇隊的青少年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后的肌肌鈣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紅蛋白(Myo)三個項目進行監(jiān)測評估,探討大強度運動后cTnI、CK-Mb、Myo變化的情況,以及心臟病發(fā)生風險的預測。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賽艇、皮劃艇青少年重點運動員約25人在冬訓前后的cTnI、CK-Mb、Myo監(jiān)測評估,其中女性11人,年齡介于14~18歲,身高172~159cm,體重49~77kg,訓練年限為2~5年;其中男性14人,年齡介于14~18歲,身高192~170cm,體重64~88kg,訓練年限為1.5~5年(見表1)。
1.2 訓練內容
根據廣州賽艇、皮劃艇隊省運會賽前冬季訓練計劃,大強度訓練安排在2017年12月底到2018年2月份(見表2)。
1.3 標本取樣
大強度訓練初期開始取樣一次,大強度訓練中期分別取樣兩次,冬訓結束后期分別取樣兩次,抽取靜脈血,分離出血清樣本。
1.4 實驗儀器與測試方法
1.4.1 儀器、試劑盒
儀器: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品牌及規(guī)格型號:基蛋生物Getein1100;產地:中國江蘇。試劑盒:(1)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2)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Ⅰ/肌紅蛋白三合一檢測試劑盒。品牌名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地址:南京市六合區(qū)沿江工業(yè)開發(fā)區(qū)博富路9號。
1.4.2 檢測方法
利用干式免疫熒光法,對樣品進行測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參考值為<5.00(ng/mL),心肌肌鈣蛋白ⅠcTnI參考值為<1.00(ng/mL),肌紅蛋白Myo參考值為 <70.00(ng/mL)。
1.4.3 數(shù)據處理方法
首先使用直接觀測法,以cTnI、CK-Mb、Myo取各自平均數(shù)作為各自的基線,觀察三組數(shù)據圍繞基線的上下浮動情況。再使用T檢驗分別對比訓練中和訓練后的三項指標數(shù)據,觀察數(shù)據的有效性和訓練的強度。
2 研究結果
2.1 直接觀測
由表3、圖1可見賽艇、皮劃艇青少年女子組在大強度訓練開始初期,CK-Mb和Myo位于水平線以下,cTnI位于水平線以上;大強度訓練中期1cTnI和CK-Mb位于水平線以上,Myo位于水平線以下;大強度訓練中期2CK-Mb和Myo位于水平線以上,cTnI位于水平線以下;大強度訓練后cTnI、CK-Mb、Myo全部位于水平線以下。
由圖2可見賽艇、皮劃艇青少年男子組在大強度訓練開始初期,CK-Mb和Myo位于水平線以下,cTnI位于水平線以上;大強度訓練中期1cTnI、CK-Mb、Myo位于水平線以上;大強度訓練中期2cTnI和CK-Mb、位于水平線以上,Myo位于水平線以下;大強度訓練后cTnI、CK-Mb、Myo全部位于水平線以下。
2.2 t檢驗
由表4可見,三組檢測數(shù)據指標訓練前后t檢驗P值,女性血清的cTnI、CK-MbP>0.05,不存在差異性;男性血清的CK-MbP=0.001有顯著性差異,男性血清的cTnIP<0.05有差異,男性、女性血清的MyoP>0.5無差異。
3 分析與討論
⑴大強度訓練開始時,CK-Mb和Myo數(shù)值在水平線以下并未上升,但是cTnI數(shù)值已經在水平線上,說明血清中的cTnI含量升高,而血清中CK-Mb和Myo含量并未升高,表明檢測血清cTnI比檢測血清CK-Mb、血清Myo反應出運動導致心肌細胞損傷要快一些,通過血清cTnI檢測可以及時了解大強度訓練有無達到訓練效果。
⑵大強度訓練中期1男性和女性的cTnI和CK-Mb數(shù)值在水平線以上,說明血清中的cTnI和CK-Mb含量升高,表明大強度、大耐力訓練造成了心肌細胞損傷,大強度訓練達到了訓練效果。女性Myo數(shù)值處于水平線以下,男性Myo數(shù)值處于水平線以上,因其中有一名男性運動員血清中Myo含量高達156.8ng/mL拉高了平均水平,在沒有停止訓練的情況下該運動員在2月份的血清中Myo含量又恢復正常。說明Myo這個指標對心肌損傷的監(jiān)測無意義。
⑶大強度訓練中期2男性cTnI和CK-Mb數(shù)值在水平線以上,說明血清中cTnI和CK-Mb含量升高,表明大強度、大耐力訓練造成心肌細胞損傷,大強度訓練達到了訓練效果。但是女性cTnI數(shù)值在水平線以下,因其中一名女性運動員在1月份血清中cTnI含量高達4.86ng/mL,停止大強度訓練一個月后,該運動員血清中cTnI含量恢復正常,導致整體女性cTnI數(shù)值急劇下降到水平線以下。女性的CK-Mb數(shù)值在水平線以上但不及男性峰值高,說明血清中CK-Mb含量升高,大強度、大耐力訓練同時也造成心肌細胞損傷,但程度應不及男性,表明大強度訓練男性的訓練效果應比女性訓練效果要好。
⑷大強度訓練結束后cTnI、CK-Mb、Myo數(shù)值全部位于水平線以下,血清中的cTnI、CK-Mb、Myo含量下降,說明受損心肌細胞恢復正常。
4 結語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⑴大強度訓練,可以造成賽艇、皮劃艇運動員心肌細胞損傷,但屬可復性;⑵大強度訓練早期,通過cTnI指標比CK-Mb指標要較快些反應出訓練是否達到效果;⑶CK-Mb指標比cTnI指標顯著性差異大,通過檢測CK-Mb指標能更好地監(jiān)測訓練效果;⑷Myo指標對監(jiān)測大強度訓練效果無顯著差異;⑸通過cTnI指標,查出某名女性運動員血清中cTnI含量高達4.86ng/m,前往醫(yī)院做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經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為“(1)左室下壁局限性運動異常;(2)肺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輕度)”。
經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心肌肌鈣蛋白I指標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標,可以作為賽艇、皮劃艇運動項目在大強度訓練周期中,評估運動訓練強度和訓練負荷的手段,為運動負荷的安排和調整提供依據,心肌肌鈣蛋白I在訓練初期可以較早評估訓練效果,肌酸激酶同工酶對訓練效果的評估有顯著性差異,同時心肌肌鈣蛋白I可以作為賽艇、皮劃艇運動項目在大強度訓練周期中急性心梗監(jiān)測篩查的一個重要指標,對運動性心臟疾病風險預測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騰萬鐘.心臟標記物研究和應用進展[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0(11):643-645.
[2] 王晨,朱耀康,封旭華.采用CK-Mb、肌鈣蛋白評價運動導致的心肌損傷[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4,23(3):300-301.
[3] Maisel AS,Bhalla V,Braunwald E.Cardiac biomarkers: a contemporary status report[J].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2006,3(1):24-34.
[4] Thygesen K,Alpert JS,White HD.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7,28(20):2525-2538.
[5] Scharhag J,George K,Shave R,et al.Exercise-Associated Increases in Cardiac Biomarker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8,40(8):1408-1415.
[6] 高傳玉,齊大屯.當代心臟病學新進展2011第16章運動誘發(fā)的肌鈣蛋白升高:基礎、臨床機制和意義[A].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C].2011.
[7] 任綺,鄧樹,陳健文.大強度運動對心肌肌鈣蛋白I及其降解酶μCalpain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2):24-27.
[8] Shave R,Baggish A,George K,et al.Exercise-Induced Cardiac Troponin Elevation: Evidence,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0,56(3):169-176.
[9] Whyte G,Sheppard M,George K,et al.Post-mortem evidence of 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myocardial fibrosis: is exercise the cause?[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8,42(4):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