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顏春輝 洪絲語 王昊 許昭
摘 要:目的 我國兒童青少年久坐時間不斷增加,導致各種健康相關的疾病發(fā)生。人們較多關注了兒童青少年體能水平的持續(xù)下降,但對于其影響因素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從行為方面探討影響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的決定因素。方法 以身體活動、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行為決定因素等為關鍵詞,對中國知網、百度學術、谷歌學術、維基百科、PubMed和Springer中以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為被試的論文進行檢索,并實施手動篩選,共有48篇符合條件的文獻進入研究。結果 共有改變生活事件、生活習慣、久坐行為和獨立出行等50余個行為決定因素。其中“學校體育活動”“之前的身體活動”“獨立出行”“作業(yè)”與身體活動呈正相關;“劇烈運動身體活動”“上網”“閱讀”和“久坐行為”與身體活動呈負相關。結論 大多數(shù)影響因素及一些潛在的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間關系不明確,這些研究結果促使研究者們考慮在該領域的研究中選擇新的變量或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
關鍵詞:兒童青少年 身體活動 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 行為決定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9(c)-0007-04
身體活動是指導致身體比其靜息代謝水平消耗更多能量的行為,包括體育鍛煉和體育鍛煉以外的身體活動。一方面,有規(guī)律的、積極的身體活動對于身心健康有很多益處,可以促進能量的消耗,從而降低肥胖問題發(fā)生的概率,保持健康的身體;另一方面,兒童青少年現(xiàn)階段所形成和保持的身體活動習慣對他們中年到老年的身體健康有許多益處。除此之外,身體活動對于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作用,即降低消極反應,增加積極反應,同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滿意感。規(guī)律的身體活動對青少年的意義已得到了研究支持。但兒童青少年之間的身體活動情況并不樂觀。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數(shù)據(jù)得知,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數(shù)的6%與“身體活動”(Physical Inactivity)不足有關。它已經成為人類死亡的四大風險因素之一。由于身體活動不足而形成的各種健康相關的疾?。ㄈ缧难芗膊?,肥胖癥,骨質疏松癥等)已成為影響青少年生長的越來越重要的因素。2008年,美國的身體活動指南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進行60min的中等強度或高強度身體活動。由美國的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得知,2~19歲的兒童中有1.7%超重,16.9%的兒童肥胖。在加拿大的一項以學校兒童為調查對象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肥胖兒童的比例別為8.0%、超重兒童的比例為17.9%。身體活動不足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國際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北美、澳大利亞、歐洲和亞洲等全球內的國家相繼推出了關于兒童和青少年進行身體活動的建議,但一般來說兒童和青少年均尚未達到維持和發(fā)展身體健康的最低推薦體力活動水平。從兒童和青少年到發(fā)育至成年,身體活動水平呈現(xiàn)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xù)下降的走勢?;趦和嗌倌晟眢w活動不足的普遍現(xiàn)象,體育與健康工作者己經開始“對癥下藥”,Caspersen將早期身體活動的研究范圍和框架“從決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行為模式(Behavioral Pattern)”“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健康與疾病結果(Health&Disease Outcome)”4個方面進行了整體設計。身體活動研究的重要性還在于確定影響活動行為的因素,預防和控制身體活動不足以及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整體健康。但是人們更加關注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水平的不斷下降,但對其影響因素和發(fā)生機制尚未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本研究將以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理論為基礎,以兒童青少年與身體活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數(shù)據(jù)的研究,探討兒童青少年參與身體活動的個體行為的決定因素,了解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水平與影響因素及其分布特征和規(guī)律。通過研究兒童和青少年體育活動信息來梳理兒童和青少年生活中的體育活動意義、改善兒童身體活動行為的標準或措施。本研究將從個體層面分析研究其影響,為后續(xù)綜合干預的制定奠定基礎,為進一步研究開展和研究思路提供理論基礎。
1 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因素
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是一項極其復雜的行為,受到多重和復雜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活動通常需要多個層面來解釋,如個人、社會、環(huán)境和政策等。當這些因素被識別并且在身體活動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情況下,它們就會被認為是身體活動的一種決定因素。身體活動受生物學,心理學,行為和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因素也不盡相同,社會認知理論、個體行為、認知和環(huán)境在一個相互因果的三角形中共存。因此,個體的體育活動選擇受環(huán)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的影響。
健康行為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中影響健康行為和身體活動的因素,可以單獨或共同影響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參與,以個人因素為核心軸,逐漸擴展到人際關系、制度或組織因素、社會和公共政策等。Bauman認為影響身體活動的因素有個人屬性,如社會人口因素、身體健康、過去的身體活動習慣、個性特征、情緒、態(tài)度、自我效能和對運動結果的期望等;環(huán)境條件因素,如體育設施狀況、體育場館的便利性、時間的安排、社會支持和氣候影響等;體育活動特征因素,如身體活動后的反饋、頻率、強度、時間等。
對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因素的研究,并結合身體活動的密切關系,從內部到外部進行了分類。其中微系統(tǒng)是由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直接接觸到的環(huán)境因素組成,它包括個人因素和人際因素。個人因素有人口統(tǒng)計學和生理因素,包括年齡、種族、性別、體重指數(shù)等;心理、認知與情感因素,包括自尊、知覺、自我效能、身體意圖、態(tài)度、預期結果、感知興趣和障礙、健康和運動知識等;行為歸因與技能因素,如吸煙、飲酒水平、卡路里攝入、身體活動體驗、媒體使用等。人際因素包括家庭、同學、社會支持等,如家庭體育決策,父母支持和同伴影響。中系統(tǒng)是個人和家庭學校與個人和家庭鄰居及個人和學校同學之間的互動。例如:如果孩子在學校里學習運動技能,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運動參與,不在課余時間與學校聯(lián)系,那么孩子的常規(guī)鍛煉習慣就很難養(yǎng)成。家庭體育環(huán)境的支持有益于青少年在校園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外部系統(tǒng)是個人不參與但對個人有影響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包含制度和組織因素,如父母職業(yè)、社區(qū)體育組織和衛(wèi)生服務系統(tǒng)、學校和社區(qū)體育環(huán)境。其中物理環(huán)境因素是指所有的物理和環(huán)境硬件和軟件設施,如場地、設備和設施,以及與之相關的時間和空間因素,包括距離、面積和周圍環(huán)境等。大系統(tǒng)包括社會價值體系、意識形態(tài)、經濟發(fā)展、文化傳統(tǒng)、時尚潮流、公共政策等。
2 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的行為決定因素研究
在個體維度中,與行為有關的決定因素被廣泛研究。通常,行為決定因素已經被定義為“那些可以通過生活或行為改變被消除或減少的因素”。在所有年齡段中,行為決定因素被認為是相關調查與改變生活的事件(如懷孕和退休),成人的身體活動行為主要受生活事件的影響、生活習慣(如吸煙和酒精消費)、久坐的行為(如電視觀看和視頻/電腦游戲使用)、獨立出行(如活躍的學校交通和獨立流動)。已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綜述和元分析等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檢驗。當前研究中共有50余個行為決定因素,有些相似的因素可以合并為1個因素,如看電視、看電視/玩電子游戲、看電視/久坐、玩電腦游戲等可以合并為屏幕使用。但有些相似的決定因素不能合并,需獨立標記,如退休、就業(yè)狀況變化、職業(yè)轉換等,但可以都包含在工作變化的維度下。無論年齡大小、最受調查的決定因素是那些與“屏幕使用”和吸煙有關的因素,兒童青少年中出現(xiàn)了“以前得身體活動”“學校體育活動”“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積極影響因素,青少年應該在早年積極鍛煉身體,增加積極的上下學交通、獨立出行、在沒有成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進行“自由放養(yǎng)”活動。
兒童青少年群體中,大多數(shù)研究顯示,“學校體育活動”和“之前的身體活動”作為身體活動的決定因素與當前的整體身體活動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校外運動”和“其他日常活動”相關的其他因素也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正性相關關系。赫爾曼的研究顯示,與50年前相比,當前同齡兒童的能量消耗水平每天減少了600Cal,更重要的是,較低地進行身體活動的習慣可能會發(fā)展至到青春期、成年期。赫爾曼的研究還表明,只有16%的青少年能夠在成長中繼續(xù)進行積極的身體活動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國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周都會減少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而在校外身體活動中,持續(xù)超過60min的人的比例為21.2%。
考查兒童青少年行為決定因素和身體活動之間的相關,與交通相關的活動行為,包括青少年往返學校及出行所采用的交通,結果表明“獨立出行”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中國部分城市出現(xiàn)自發(fā)組織的學生“步行團隊”,如讓住在距離學校相對較近的學生,每天被聚集到一起上學,學生穿戴著小紅帽或小黃帽走在路上以警告司機。
久坐行為(Sedentary-Behavior)是指坐或躺的較低能量消耗的行為組合,或者是任何非睡眠狀態(tài)下,能量消耗小于等于1.5METS的坐或倚靠的姿勢,或是低于100步/分鐘的低水平身體活動行為。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機、臺式機、平板電腦、游戲機、手機以及鋪天蓋地的游戲和視頻,將孩子“拴”在了房間里。一些研究表明,兒童課余后的身體活動,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等屏幕使用情況與課后身體活動呈現(xiàn)負性相關關系;研究表明“久坐行為”“上網”“閱讀”等決定因素都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負性相關關系,效果量由小到中等程度。
當兒童和青少年在一起學習時,“屏幕使用”和身體活動之間沒有一致和確定的相關性。調節(jié)效應分析表明,只有劇烈的身體活動與“看電視”呈現(xiàn)負性相關關系,中度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并沒有這一結果?!皠×疑眢w活動”與總體身體活動呈負相關,不分年齡被試群體行為決定因素的研究結果顯示,“升學”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時間有限”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決定因素只適用于特定的年齡組,而“屏幕使用”和“吸煙”等一些決定因素對所有年齡組的都有影響。
總體而言,對于大多數(shù)影響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間關系的證據(jù)有限或者不確定,另外一些潛在的決定因素結論也不明確。這些研究結果促使研究者們考慮在該領域的研究中選擇新的變量或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
3 基于行為決定因素促進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的措施
面對以缺乏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為代表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對兒童和青少年缺乏身體活動和促進其進行體育活動水平及形成全面健康生活方式的解決辦法的設計和實施都是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更多研究關注兒童青少年,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參與身體活動對其在成年時保持高水平的身體活動至關重要,這有助于減少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因素,對公共健康產生有益的影響。
這提示我們,身體活動在兒童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學校體育活動及影響參與體育活動的相關因素(如學校體育組織活動項目、體育設施便利性、體育活動效益知識、室內外集體活動、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參與、戶外活動等)需要進一步關注。在幼兒的運動技能方面,學校體育教育和青少年體育是影響兒童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面,所以應加強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的互動,來共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獨立出行與身體活動的關系也表明積極的身體活動者在一天的時間內都保持著良好的身體活動。然而,其他因素(如社會經濟地位)也可能會影響獨立出行。有研究者認為青少年時期下降的主要是劇烈運動,而非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盡管低、中、高強度運動對心血管風險、代謝健康、骨質疏松、免疫功能和心理健康都有著明確的效應,但身體活動強度(頻率、持續(xù)時間和活動方式)與堅持性之間的關系仍有爭議。為了進一步了解身體活動的質量,提供科學的體育鍛煉處方,建議采用身體活動以絕對強度(如以后的研究中的吸氧率、吸氧比例和身體成分、每分鐘消耗的能量、能量代謝等)、相對強度(如最大攝氧量、氧氣儲備、心率儲備、最高心率、主觀感覺水平等)為基礎。
青少年屏幕使用的情況同時提醒我們,應該及早對兒童青少年實施干預,以減少屏幕使用時間,類似的結果也出現(xiàn)在兒童課余時間的研究中。這可能是由于兒童由于在家看電視過多而減少了身體活動。因此,應該鼓勵課外體育活動。此外,還應考慮新技術對年輕被試身體活動的影響。盡管看電視仍然是年輕人保持久坐的最主要的休閑方式,但提供社會便利的新技術和網絡平臺(如手機和平板電腦)對兒童和青少年也具有社會和教育作用。近現(xiàn)階段,虛擬現(xiàn)實技術已經創(chuàng)造出將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中的虛擬物體結合起來的真實場景,科技推動了身體活動的發(fā)展,也吸引了決策者參與身體活動,以促進創(chuàng)新策略,增加體身體活動,享受身體活動。然而,這些嘗試還不能得出關于有效性的明確結論,其長期效果及在不同人群中的作用仍有待于檢驗。
吸煙被認為是對公眾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死于吸煙。它也能引起各種疾病,包括各種癌癥、冠心病、中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表明,70歲以上的老年人吸煙與身體活動呈現(xiàn)負性相關關系,但研究質量不高,因此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吸煙有害健康。這一結果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沒有發(fā)現(xiàn)。建議以后的研究中使用有效和可靠的測量工具測量身體活動及其前因。其他也有研究報告了青少年及成人吸煙和身體活動的負相關。研究結果的差異可能與吸煙者的定義和體育活動強度描述的多樣性有關。雖然吸煙和身體活動之間的關系還不明確,但是仍可以考慮將身體活動作為減少吸煙危害的策略,為青少年的身體活動設置一個閾值,以減少他們吸煙的機會。
4 結語
對于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的識別,是發(fā)現(xiàn)兒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問題并提供指導的基礎和前提,有助于了解兒童青少年活動行為規(guī)律及客觀、有效、科學地提出強有力的干預措施。迄今為止,一些決定因素還未受到重視,在生命歷程中有一些新的潛在因素也需要考慮。在其他決定因素中,需要高度關注年輕群體的生活事件與身體活動的交互及調節(jié)作用。
未來研究中,應實施長期的、縱向的實驗設計,以了解從童年青少年階段中不同決定因素的變化。還需要了解不同行為因素對身體活動的交互作用,以及各因素的中介作用及調節(jié)作用,以幫助人們有效地促進身體活動。此外,還應考慮諸如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這可能對實施身體活動干預策略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M]. Geneva: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2] 李培紅,王梅.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現(xiàn)狀及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37(6):805-809,813.
[3]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EB/OL].[2015-01-01].https://www.health.gov/pa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