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華
[摘 要] 所謂積極心理學,簡單來說,就是基于科學的方法之上,對人的心理進行有效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時刻關注人們的心理動態(tài),促使人們健康的成長。對中職生來說,他們不僅要學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適應能力,更需要以一種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幸福感,獲得更好的成長。因此,對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一些探討,研究如何更好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關 鍵 詞] 積極心理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62-01
由于現(xiàn)代社會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很大,因此,人們往往需要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這對中職學生更是如此。由于中職學生畢業(yè)后要進入社會工作,全新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要求較高,因此,對他們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將對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出一些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也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念
積極心理學秉持的積極的原則,對人們的心理變化等進行研究。積極心理學最為關鍵的除了積極之外,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價值以及優(yōu)點,同時利用積極的思想,幫助人們更好地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最后,積極心理學還注重人內(nèi)在強大的積極力量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簡單來說,積極心理學不光注重個人心理的健康,而且更加注重外部環(huán)境,比如經(jīng)濟、政治或者是家庭等對個體形成的影響??偠灾e極的心理學是重視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與外部精神的一種理念。
二、中職學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就業(yè)功利化
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這件事往往會有著較強的功利性,他們希望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可以在畢業(yè)后直接找到一個好工作,但是由于這些學生社會經(jīng)驗不足,對知識和社會的認知不夠,因此,并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科學的選擇。在工作中也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一個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考慮,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這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二)學習心態(tài)浮躁
由于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中考成績不理想,只想快速學習一門技能然后去工作。因此,他們并不是很喜歡學習,也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這就導致他們的學習心態(tài)過于浮躁,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乏自制力。而學生如果在學校學習時缺乏興趣,學習浮躁,不思進取,則較為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三)內(nèi)心空虛
中職學生中有一些學生來自較為貧困或者單親的家庭,因此他們大多缺乏和親人的溝通,渴望關愛和金錢。但是現(xiàn)實可能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欲望,那么這些學生就很容易沉迷于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只能靠打游戲度日,缺少積極向上的興趣,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內(nèi)心空虛,心理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
(四)自控力低下
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大多都希望可以盡早進入社會、經(jīng)濟獨立。但是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低,在進行學習、生活的時候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誘惑,而生活中的一些誘惑可能對他們造成不良影響。
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領導應該科學理解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對學生的全面成長很有幫助。與此同時,教育人員對學生心理問題也應當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認識。由于學生面對著學習、考試、社會環(huán)境的諸多壓力,加上本身年紀小、正處青春叛逆期的特點,因此勢必會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學校要了解這一點,并且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合理安排心理教育課程,才能更好地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提高心理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由于一些學校沒有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進行科學把關,這就導致目前一些心理教師在能力上參差不齊,不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理教育。那么,學校在這方面就要更加努力,重視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讓教師可以更好地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全面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之后,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
(三)學校應當提高重視程度
現(xiàn)在很多中職學校更加關心學生成績?nèi)绾危恢貙I(yè)課的教育,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學校應當對這方面重視起來,將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作為必修或選修課程,以此來營造學校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成長。與此同時,學校應當選取專業(yè)人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心理教育當中。
只有校方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才能讓師生在這方面更加積極,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才會得以提升。
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因此如果可以將這種理念應用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對學生來說,勢必是很有好處的。就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目前還存在著諸多心理健康問題:就業(yè)功利化、學習心態(tài)浮躁、內(nèi)心空虛、自控力低下等。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社會經(jīng)驗不足。而針對他們的心理問題,采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導,可以有以下多種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改變觀念,提高認識、提高心理老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學校提高重視程度等。綜上所述,只有相關的教育人員不斷努力,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更好地保證中職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韋晶晶.中職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與重構[J]. 才智,2014(30):45-47.
[2]韓笑.關于中職學校師生共建積極心理的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3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