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中職物流必將進行一場信息化教學改革。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枯燥的理論形象化、復雜的操作簡單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將是研究的內容。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中職;物流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48-01
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信息技術正悄然改變著教育教學、改變著師生關系。在中職物流課堂中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拓展學生的視野,實現有效資源的共享,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傳統(tǒng)中職物流教學中的問題
中職學生文化底子薄、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興趣、知識消化吸收慢,教師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方法,學生面對空洞的理論知識,將無法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1.傳統(tǒng)教學法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tǒng)教學法的課堂局面就是教師在臺上拼命講,學生在下面呆呆聽或低頭泛濫??菰锏闹R和教師的“獨角戲”都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理論和實踐融合度不高。傳統(tǒng)的“一本書教學”將無法與時俱進,無法將實踐和教學融合,受限于教材,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書本的滯后現象時常出現在傳統(tǒng)中職物流教學中。
二、中職物流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優(yōu)勢
現階段在中職物流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
1.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中職物流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形象生動地導入;課中利用UMU物流微課堂實時互動;課后將學習心得分享到朋友圈進行點贊。運用這些信息化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2.教學過程更加直觀。中職物流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理論教學,師生通過使用微信、QQ、UMU、美拍等多款手機APP完成課堂預習、上課簽到、隨堂提問、在線解答、課后反饋、課后分享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參與度大大提高,同時也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通過將理論知識轉化成文字、圖片、視頻來進行授課,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和生動。
3.仿真虛擬創(chuàng)設企業(yè)教學情境。中職物流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是實操(訓)教學,主要的教學場所是物流實訓室。為了學會使用物流企業(yè)中常用的設施設備,除了現場示范外,還需要搭建投影儀,交互屏臺,從而實現步驟的清晰化。同時將企業(yè)師資通過遠程指導的方式進行引進,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通過VR技術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作業(yè)環(huán)境中,達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
三、信息技術手段在中職物流教學中的實例分析
我們以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出入庫作業(yè)實務》一書中的模塊三項目二任務三“盤點作業(yè)”為例,通過課前準備、課中展開、課后提升、課堂評價等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及教學效果的分析。
1.課前準備(自主學習尋疑難)。利用學??爝f站打造真實的工作情景;利用QQ直播進行課前學習,在線互動,時時交流;利用班級云盤,發(fā)布課前預習資料包,供學生提前下載和預習;利用UMU物流微課堂為學生搭建學習和答疑的互動平臺。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學導入(能說會道創(chuàng)情境)。進入課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企業(yè)盤點視頻,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順利導入新課,同時借助問題,學生開展激烈的小組討論,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產生初步印象。
3.小組合作(火眼金睛找問題)。通過觀看情景模擬視頻引出關于“盤點中出現的錯誤”的討論。討論結束后,學生完成視頻找茬,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
4.趣設角色(爭分奪秒創(chuàng)佳績)。比賽前,通過微課示范如何利用手持完成盤點任務,加深學生對盤點步驟的印象。緊接著給出江舟物流公司的盤點任務,比賽開始,學生緊張激烈地在各自的崗位上進行實踐操作。媒體組為攝像、攝影、記時員和評分。他們對挑戰(zhàn)組進行及時拍照、錄像,將資源上傳至UMU物流微課堂,并根據評分表及時進行打分。通過分組PK,進一步升華學生的學習激情,鞏固所學的知識,掌握盤點作業(yè)步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5.精益求精(一鼓作氣論英雄)。通過回看、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讓學生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查漏補缺。根據各環(huán)節(jié)所得分數,得分最高者為最優(yōu)小組,頒發(fā)電子榮譽證書,轉發(fā)至QQ和微信朋友圈,讓學生展現了自我。同時學生登錄UMU物流互動平臺參與填寫關于本節(jié)課的調查評價問卷,系統(tǒng)自動參與抽獎,贏取獎品。
6.教學效果(模式對比顯成效)。信息化手段合理地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實際教學中將“盤點作業(yè)”這塊教學內容分別在兩個班進行試驗上課。學生參與度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30%上升到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100%;重難點掌握程度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50%上升到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90%;課后反饋度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20%上升到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100%。
綜上所述,在中職物流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夠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形成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但與此同時,作為教師,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代替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我們要把信息化手段合理有效地運用在教學中,而不是一味地濫用。
參考文獻:
盧嬋娟.巧用信息化技術 優(yōu)化中職語文教學[J].專業(yè)視窗,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