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 王新
[摘 要] 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化教學的優(yōu)勢,能夠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通過對現階段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構建基于QQ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移動端;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教學;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062-02
在當前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仍然存在。教學多采用“課堂講授,上機練習”為主的模式,偏重于課堂上的知識講授,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終端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學生在課堂和教室之外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可以隨時獲取新知識,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限制?;旌鲜浇虒W模式能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能引導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真正以學生為主,在教學中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地位,進而加強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谝苿咏K端開展混合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機隨時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及時獲取教學資源,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把計算機作為自己不斷學習的手段,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學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程改革下,該課程的教學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一)學生初始能力參差不齊
學生在進入校門之前,由于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導致他們的起點參差不齊。有的學生來自農村,幾乎沒有怎么接觸過計算機,他們的信息技術能力比較低,需要從基礎學起,而一些學生從小就接觸計算機,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無須從基礎開始。面對初始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學過程也會更加困難,教學活動也達不到效果,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缺乏專業(yè)特色
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實用型人才,課程設置要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但是傳統(tǒng)課堂下的教學內容主要以Office辦公自動化軟件為主,沒有結合不同專業(yè)的學習需求設置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教師講授的案例大多也是圍繞課本案例進行的,學生對此興趣不大。因此,教學內容的設置在針對學生專業(yè)需求的同時應該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在解決本專業(yè)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
(三)教學方法較單一
目前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技能,在課堂上設定一個任務,教師講授演練,學生模仿練習。這種方式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這種任務驅動法過于古板、形式化,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學生往往是為了任務而學習,一旦丟開課本或者換了別的任務,學生就很難繼續(xù)進行。學生難以掌握知識點,無法形成知識體系,達不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四)評價機制不夠健全
大部分高?!缎畔⒓夹g基礎》課程的考試時間集中在學期末,很少有學校進行階段性的測評,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把握并不是很準確,教師也不能僅僅從一次考試中就得出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考核方式嚴重影響了評價的準確性,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強調學生和教師的平等地位
混合式教學的目標重在優(yōu)化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上課也不再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過程。學生和教師處于一個完全平等的地位,學生從內心開始喜歡這個過程,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要求主動學習,教師則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幫助。兩者地位發(fā)生改變,但這種平等的關系會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以任務型的學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線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習更加有目的性,學生能在解決難題的同時掌握知識。學生根據任務主動去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進而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知識。
(三)提供有教師指導的學習環(huán)境
在混合式教學中,不管是面授還是遠程,整個學習過程需要學生自己思考或者和同伴共同努力解決難題,同時也需要教師在課上或者課下的指導與監(jiān)督。所以教師要構建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給出相應的指導和建議,保證學習過程的有序進行。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混合式教學的活動形式多樣,其中有需要學生自己完成的任務,也有需小組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務。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獨立去尋找任務、發(fā)現問題,并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同時,也有一些難題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他們可以和同伴合作,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基于移動端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
QQ作為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移動端應用平臺,具有QQ群、QQ郵箱、QQ空間、騰訊課堂、QQ視頻等強大的功能,這些功能不僅可以傳遞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還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包括文字聊天、語音電話、視頻電話、多人通話等。本文基于QQ平臺,結合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設計基于QQ移動端的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一)課前準備
在前期準備中,可利用QQ群這個平臺做輔助,通過創(chuàng)建QQ群,并利用QQ群里的群文件、群公告和投票功能進行課前準備,上傳所需的資料和課件,同時也可以提前錄制微課,把課程的內容以微視頻的形式上傳,發(fā)布課前任務等,學生通過瀏覽群文件,對新內容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所布置的任務,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
學生根據布置的任務,對于理論性的知識,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信息;對于操作性的知識,可以利用老師上傳的微視頻,反復觀看操作方法與步驟,然后結合相關的資料,獨立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滲透自己獨特的想法。在制作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并且會自己查找資料去解決問題。從而會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獨自學習時的學習效率。
(三)課堂講授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課堂面授。師生在教室里面對面交流、討論相關的知識。通過前期準備和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教師對學生的初始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在傳授知識時突出重點,解學生之疑。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探究階段,會記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課堂認真聽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師生的面對面交流,有利于加強師生的交流,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
(四)小組協作
該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完成任務,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QQ討論組為小組協作學習提供了便利。小組成員創(chuàng)建討論組,邀請小組成員,大家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討論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完成任務。
(五)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效果評價可以讓學生清楚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和缺點,可以讓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更好地完善課程教學。QQ空間的互動性為效果評價提供了便利,針對理論性知識,可以設計知識點的測試,然后在QQ空間發(fā)布鏈接,學生點擊鏈接進入測試,并且在線提交,教師可以在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反饋。對于操作性的知識,尤其是作品類的任務,可以在QQ空間發(fā)布作品集,通過對作品的投票,選出最優(yōu)作品。這樣的效果評價是公開、公正的,更具有說服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論
該混合式教學模式把QQ平臺作為基于移動端的教學輔助平臺,使教學過程變得個性、有趣。多種教學形式、豐富的教學資源為該課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教師在課前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設計適合他們學習的教學活動。學生不斷發(fā)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真正投入課程學習中,通過自身和小組的努力共同完成,不僅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更加懂得了小組學習的重要性?;旌鲜浇虒W延伸了傳統(tǒng)課堂,對課堂的教學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權.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2]鐘志榮.基于QQ群平臺的混合式學習設計與實踐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J].價值工程,2010(19):202-204.
[3]黃寅.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設計[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