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瓊,傅小霞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壓瘡是皮膚、皮下組織以及肌肉在長時間壓迫下導致的損傷。缺乏脂肪組織、肌肉包裹保護的位置以及骨骼隆突處由于肌層較薄也是易發(fā)生壓瘡的部位[1]。一旦患者發(fā)生壓瘡,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使病程延長,還有可能出現繼發(fā)感染,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與此同時,也使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及護理難度大大增加。許多醫(yī)護人員認為壓瘡僅僅是病房的護理問題,而就目前的研究表明手術也是壓瘡的危險因素。本文中對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分析其對患者手術中發(fā)生壓瘡的預防效果,并做以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間在本院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的180例患者為調查對象,在雙盲法作用下隨機分為對照組90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90例加以循證護理。觀察組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4.5±7.2)歲,脊柱手術時間2.0~3.5 h,平均手術時間(2.8±0.3)h;對照組患者中,男43例,女47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55.5±7.2)歲,脊柱手術時間3.5~5 h,平均手術時間(4.3±0.3)h。兩組經過知情同意書的簽訂,在醫(yī)院倫理會批準下本研究得以開展,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由專業(yè)醫(yī)護成員成立循證護理組,護理組成員均需要接受有關壓瘡特點、臨床表現、危害、預防以及護理等方面知識的培訓,通過有效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制定實施具體護理措施。②循證支持:對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數據進行總結后發(fā)現患者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中發(fā)生壓瘡與患者年齡、體質量、脊柱手術時間以及手術體位不夠科學等因素有關。③術前需要對患者發(fā)生壓瘡情況采用braden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關于壓瘡的危險性、預防措施及注意事項,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適時提供安慰、支持,消除負面情緒,增強抵抗疾病的意志力。④手術期間,依據braden評估量表情況,結合專業(yè)護理知識、經驗,以患者安全舒適為出發(fā)點營造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手術體位以及護理器具,使患者肢體盡可能處于功能位。手術過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因低溫而導致外周血液循環(huán)不良。由于足跟面積較小,施加的壓力難以分散,故足跟是術中壓瘡的好發(fā)部位,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避免足跟與床墊的直接接觸,普通枕頭是最有效的減壓裝置,也可以采用減壓性床墊和(或)足跟保護。保持患者手術部位的干燥,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盡量避免患者手術部位與衣物的摩擦,盡可能穿柔軟透氣的棉質衣物。
1.3 觀察指標 以歐洲壓瘡咨詢小組2003年形成的壓瘡分類系統(tǒng)作為評價標準:Ⅰ度:皮膚完整有紅斑,解壓后皮膚顏色恢復速度慢,受壓皮膚局部出現硬結、硬塊。Ⅱ度:受壓皮膚的表皮出現破損以及淺表潰瘍。Ⅲ度:全層皮膚出現受損,皮下組織損傷或壞死。Ⅳ度:皮膚組織壞死,甚至侵襲延伸至骨骼、肌肉等組織[2]。
braden評估量表評價標準:從感覺、移動、活動能力和影響皮膚耐受力的3個因素(皮膚潮濕、營養(yǎng)狀況、摩擦和剪切力)6個方面進行評估。評估值在19~23分為危險較低,13~14分為中度危險,10~12分為高度危險,小于9分為極度危險。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前braden評估量表評估情況 對兩組患者術前壓瘡發(fā)生風險進行評估,發(fā)現兩組患者的風險評估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手術后兩組患者braden評估量表評估情況[n(%)]
2.2 兩組患者脊柱俯臥位手術中壓瘡位置及發(fā)生率對比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未出現壓瘡癥狀,壓瘡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患者出現壓瘡部位為4例面頰、2例肩峰、3例膝前部、10例足尖、壓瘡發(fā)生率為21.11%,兩組壓瘡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護理后兩組患者皮膚損傷比較情況 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皮膚損傷程度要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出現壓瘡發(fā)生程度的比較情況[n(%)]
術中壓瘡指的是患者在接受術后的幾小時至6 d內出現的壓瘡,壓瘡在術后1~3 d最為常見。在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期間,依據骨科患者的病情以及術者的操作要求,患者通常情況下需要被迫采取一定的體位,因為患者體位的固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手術實施的順利進行,因此為了適應手術的需求,需要將患者置于特定的體位,并需要將體位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在受到長時間麻醉以及長時間制動等因素影響,使部分患者發(fā)生低氧血癥,自身調節(jié)能力基本喪失,使易受到長期受壓的皮膚以及骨突出部位產生壓瘡,所以護理常規(guī)操作要遵循手術體位擺放的原則,采用合理的固定方法。術后由于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及疼痛感導致機體呈現出應激狀態(tài),免疫機能以及皮膚抵抗力均產生降低也會導致壓瘡的出現[3]。
循證護理使臨床中常用的護理方式,其通過結合大量理論研究與實際的臨床經驗使護理更具科學性,注重滿足患者內心需求,激發(fā)患者對治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循證護理是循證醫(yī)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得到許多專業(yè)學者的關注。對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的患者施以循證護理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以具有科學性的理論依據來指導日常的護理工作,通過術前對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患者利用braden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可以對發(fā)生壓瘡的危險系數較高的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使壓瘡的發(fā)生得到有效避免[4]。將護理工作中實際的臨床經驗與理論依據實施有效融合,通過循證護理將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患者易發(fā)生壓瘡為護理導向,為患者制定詳細護理計劃,將促進患者恢復健康作為最終目標,使其樂意接受并自覺遵從,使護理成為一門真正以研究為基礎的專業(yè),也可以使循證護理對促進患者健康獨特的貢獻得以證明[5]。循證護理通過將護理研究作為臨床實踐的依據,使臨床護士以經驗和直覺為主的護理行為習慣得以改變。循證護理是臨床護理人員護理患者的一個實踐過程,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及其所患疾病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并針對臨床中的疑難問題中去尋求最佳實施依據,然后將其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有效地解決患者的問題,并期望取得最佳效果[6]。循證護理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利用運用現有的可靠科學證據為基礎,對患者實施更為科學、專業(yè)、合理的護理服務[7]。本研究對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治療的患者施以循證護理對預防壓瘡發(fā)生的效果進行簡單分析,通過對兩組患者術前壓瘡發(fā)生風險進行評估,可以對具有發(fā)生壓瘡風險較高的患者采取有針對性護理措施,選擇適宜的手術體位以及護理器具,有效避免了因手術體位不合理而造成壓瘡,通過詳細講解壓瘡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了患者對壓瘡的認識程度,可以有效避免了醫(yī)患糾紛。術后及術后通過對患者皮膚顏色、膚溫進行密切觀察,可以及時發(fā)現患者局部出現的早期壓瘡癥狀,并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壓瘡癥狀加劇。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出現壓瘡癥狀的皮膚損傷程度要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循證護理可有效減少壓瘡癥狀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接受脊柱俯臥位手術的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可使脊柱手術中出現的壓瘡有效減少,優(yōu)勢顯著。
[1] 梁慧慧.循證護理在脊柱骨折患者術中壓瘡預防中應用觀察[J].健康之路,2016,16(7):197-198.
[2] 萬效梅,金貝.循證護理在預防全麻脊柱后路手術中壓瘡發(fā)生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8(20):218-219.
[3] 秦麗佳.循證護理在預防脊柱外科俯臥位手術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6,29(14):228.
[4] 劉建萍.循證護理在手術中預防壓瘡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4):383-384.
[5] 郭繼嫵.外科手術中應用循證護理預防壓瘡的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1):347.
[6] 賴麗君.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6,22(12):95-96.
[7] 孫麗麗.ICU壓瘡高?;颊咦o理中循證護理干預的實施[J].當代醫(yī)學,2017,23(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