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雨山
摘 要 拓展訓練是一種現(xiàn)代體驗式培訓,廣泛應用于企業(yè)。中學體育的傳統(tǒng)教學對于中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將企業(yè)的拓展訓練與中學體育教學相結合,通過認識目標、自信心、成就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5項指標,探討傳統(tǒng)體育教學與拓展訓練教學對中學生德育的影響程度。結果發(fā)現(xiàn),拓展訓練有效地高學生認識目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意識。
關鍵詞 拓展項目 中學體育教學 德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拓展訓練源于20世紀40年代中期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英國,為適應二戰(zhàn)需要而逐漸發(fā)展形成的一種訓練。拓展通過參與者的親身體驗來實現(xiàn)學習和掌握技能的過程,兼具體能和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它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它與傳統(tǒng)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相比,少了一些說教和灌輸,多了一些運動中的體驗和感悟。當前我國學校體育課新課程基本理念是第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第二,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第三,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第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抓好中學體育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競爭意識。如果將拓展訓練應用于中學體育教育,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可以達到新課程理念的四個目標,以及做好中學體育的教學管理。
1研究目的、方法和對象
1.1研究目的
本文將拓展訓練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研究的目在于打破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拓寬學生對體育的理解,而不僅僅局限于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探討拓展訓練對學生的德育所起到的影響程度。
1.2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比較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在八年級1個班級40位學生,進行傳統(tǒng)體育課與拓展訓練體育課的德育比較,傳統(tǒng)體育課的內容是熱身、100m跑、自由活動,拓展訓練項目是紙杯接水和“傳染病”(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略)。選用測評指標包括認識目標、認識自身潛能(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成就感)、溝通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5項。通過5分量表對學生6項指標的前后的測評分數(shù)進行比較,從而探討拓展訓練的德育影響,其中5分表示“很有幫助”,4分表示“有幫助”,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幫助較小”,1分表示“沒有幫助”。
2結果與分析
2.1拓展訓練體育課有效影響中學生自我效能感
由圖1可知,中學生對目標的認識、自信心、成就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五大指標都比傳統(tǒng)體育課的有明顯的提高,這說明,中學生通過拓展項目,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自我效能,為其構建了一種更為健康、有效的心理。在紙杯接水項目,學生通過分組競爭及組內的團隊合作,將一杯水用嘴巴傳遞給下一個同學,這體現(xiàn)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當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紙杯的水傳到目的地時,這體現(xiàn)了學生對目標的認識,為了這個目標而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力,最后獲得成就感。輸了的一組盡管成就感較弱,此時,體育教師及時給予引導、鼓勵和挫折教育,讓學生體驗到過程中的趣味性,從而讓每位學生都在拓展課程中有所收獲。
2.2 拓展訓練課對中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影響最大
由圖1可知,在5項測評指標中,影響幅度最大的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拓展訓練最大的特點就是項目需要團隊的合作,沒有合作,就不可能完成項目。如:紙杯接水項目中,如果有其中一位學生不參與,中間就會脫節(jié),無法將水繼續(xù)往下接,如此,目標無法完成。因此,學生通過紙杯接水,明白只有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目標,而過程中需要相互之間的溝通,傳水的同學需要與接水的同學通過肢體語言溝通、口頭語言溝通才能將水傳遞成功。另外,對學生的成就感影響僅次于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影響較小的是自信心和認識目標。這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也能夠讓學生認識課堂目標,通過單人的項目訓練也能夠提高個人自信心,但是這種自信心來自個體,并非團體。
圖1:傳統(tǒng)體育課與拓展訓練體育課德育測評影響
2.3 拓展訓練課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中學生具有從眾心理,在行為上具有傳染性,傳統(tǒng)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比較枯燥,并且可以發(fā)現(xiàn)只要有少部分學生不參與課堂,那么其余學生會產生懶惰心理,不斷地傳染給周邊的同學,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積極性不強。在拓展訓練課上,體育教師以一種充滿趣味的活動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學生則會積極參與。如,進行“傳染病 ”項目中,由一個同學負責捉其他同學,捉住一個則手拉手一起捉下一個同學,直至將最后一個同學捉住,在這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體能,也讓每位學位參與了活動。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堂上滲透拓展訓練項目,在完成體能訓練任務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認識目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意識,這就是一種有效的德育方法。
3體育教師開展拓展訓練課的原則
體育課開展拓展訓練需要講究以下幾個原則,才能有效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目標。
3.1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是指體育教師在設計拓展訓練課時,需要考慮項目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以健康第一為首要理念,一些過于消耗體能的項目,容易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的項目,或只能是少部分學生能完成的項目,則不應納入體育課堂中。
3.2可評價原則
拓展訓練項目的設計應該是可評價的,這種評價包括教師從體能、參與度、團隊合作、溝通等方面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互評,互相評價隊友在拓展訓練中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活動明白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而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
3.3創(chuàng)新性原則
目前,在社會上已經(jīng)設計了許多拓展訓練項目,很多都是在企業(yè)和學生中已經(jīng)運用過,一些太陳舊的項目不適合當前學生的求新心理。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用創(chuàng)新的思想在原有拓展項目的基礎上改良,或者設計一些新的拓展項目,這就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巍峰,魏延.拓展訓練對大學體育教學的作用及影響[J].科技信息,2007(17):175.
[2] 廣東省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區(qū)域初中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