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衛(wèi)萍
近年來,雙峰縣機關幼兒園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互動式的游戲活動、學禮儀懂文明”為目標,以人文精神培養(yǎng)為核心,以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為載體,努力建構具有濃厚育人氛圍和辦園特色的校園文化。
從孩子的觀察視角入手,營造一個文明、和諧、溫馨的文化氛圍。樓道、活動室、盥洗室、寢室、區(qū)角,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環(huán)境都蘊含著養(yǎng)成教育的主題,孩子在玩中與環(huán)境融合、與環(huán)境對話,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設立的道德規(guī)范和師德師風文化墻,警示和鼓勵著教師與家長不斷審視自己的心靈和教育行為。每班的班標富有童趣,教師寄語滿懷深情,“溝通無限”“溫馨提示”“家有兒女”,使家長對教育孩子有了更多、更深的認識和思考。
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做到“起點低、內容淺、措施細、方法活”,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目前,幼兒的禮儀行為已成為孩子們的內心需要。每天的入園和離園,從幼兒園大門到教室,保健醫(yī)生、園務會成員、老師、禮儀小天使等會用熱情的微笑、真誠的問候或道別傳播文明禮儀,營造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園所文化氛圍。
通過德育與智育的融合,有計劃地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領域教學中。教師組織幼兒通過討論、爭辯,豐富對文明禮儀的認知,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同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布置適當的任務,為幼兒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從中體會禮儀行為的意義。
在區(qū)域角,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布局、整合,從活動流程、常規(guī)和“區(qū)域標志”入手,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練習使用禮貌用語,并學會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禮儀行為。比如,在“生活超市”“理發(fā)店”“燒烤城”“醫(yī)院”中,學會招待客人的禮儀;在“紅綠燈”中,學會交通文明禮儀;在“建構區(qū)”“表演區(qū)”“娃娃家”中初步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商量,懂得等待與謙讓;在“幼兒園”中,主動向老師和同伴問好、道別,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在“閱讀區(qū)”,守時、守序,安靜看書,不打擾他人;在“圍棋”“跆拳道”中,培養(yǎng)孩子們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
抓住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期,結合家庭親情、同伴友情、師幼真情等主題,開展各種活動,培養(yǎng)幼兒學禮儀、懂文明的良好習慣。比如,“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值日生”“跳蚤市場”“禮儀小天使”“半日開放”“親子運動會”“節(jié)日慶典”“家長助教”等活動,讓幼兒潛移默化地知道了什么是禮儀,如何從行為習慣上踐行禮儀,達到了內化于幼兒身心的效果。針對幼兒好勝心強的特點,幼兒園還開展了“書香家庭”“書香寶寶”“禮儀小天使”“衛(wèi)生流動紅旗”等的評選活動,從學習、生活能力、勞動意識、責任心、交往能力等方面及時給予肯定、獎勵,激發(fā)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