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玲 戴增輝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以出現(xiàn)聽力下降和中耳積液癥狀的疾病,還稱為滲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無菌性中耳炎等[1]。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遺留中耳粘連,從而導致長期失聰,影響聽力。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選取病例均為我校附院就診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62例。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使用尿激酶與微波理療治療,對照組使用微波理療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校附院就診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2例,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使用尿激酶與微波理療治療,對照組使用微波理療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其中,觀察組女性12例,男性19例,平均年齡(41.3±3.2)歲。對照組女性13例,男性18例,平均年齡(42.1±3.5)歲。診斷標準:選取患者通過硬性耳內鏡檢查,發(fā)現(xiàn)鼓膜呈現(xiàn)淡黃色以及淡紅色,在下半部分可以看到液平面。經(jīng)過鼓氣耳鏡檢查后,發(fā)現(xiàn)鼓膜的活動性較差,并且咽鼓管吹張出現(xiàn)狹窄或者不通。純音測聽出現(xiàn)傳導性聾或者混合型耳聾。聲導抗檢查,為C型或者B型曲線。排除標準:①機械性咽鼓管堵塞疾病。②患者具有耳聾的家族史。③由于氨基糖甙類藥物的使用導致中耳炎。
對照組中使用微波理療治療,在治療前將中耳腔中的積液抽出,如粘稠的分泌物,使用生理鹽水沖洗1到2次,使用微波治療儀(GW-92E型,生產(chǎn)公司:天津格蘭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微波的輸出功率調節(jié)到8~10W,將耳輻射器放置在耳外道中,治療時間為15~20分鐘,每天治療1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同時口服抗生素,使用鼻減充血劑滴鼻進行治療。觀察組實行尿激酶與微波理療治療,在治療前需要將中耳腔積液抽出,如粘稠的分泌物,使用生理鹽水沖洗1~2次,之后再將1500U/0.5ml的尿激酶注入中耳腔,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微波理療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同時口服抗生素,使用鼻減充血劑滴鼻進行治療。
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滿意率。根據(jù)中文版慢性中耳炎評估量表[2]對兩組療效進行評價,該量表信度、效度分別為0.926、0.906,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和時間穩(wěn)定性。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漸消失,并且鼓膜活動好,咽鼓管恢復通暢,純音測聽以及聲導抗檢查均正常。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且鼓室積液消退,咽鼓管狹窄、純音測聽以及聲導抗檢查好轉,但是沒有完全恢復。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明顯變化,咽鼓管,純音測聽以及聲導抗檢查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設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顯效18例,有效12例,無效1例。對照組中顯效12例,有效13例,無效6例。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觀察組中有19例非常滿意,11例滿意,1例不滿意。對照組中13例非常滿意,11例滿意,7例不滿意。觀察組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的患者滿意率的情況(例,%)
分泌性中耳炎的滲出液中具有很多的血漿蛋白,提示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與滲出液中蛋白質的水解功能降低有很大關系。在正常人,咽鼓管是中耳與外界的唯一的通道,咽鼓管的阻塞是發(fā)生中耳炎的原因之一[3]。當咽鼓管堵塞后,通氣功能出現(xiàn)障礙,從而導致中耳氣體被黏膜吸收,中耳形成負壓,從而造成中耳黏膜靜脈擴張,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清進入并囤積于中耳,形成了中耳積液[4]。尿激酶是一種能夠激活組織蛋白酶的物質,可以溶解滲出液中的血漿蛋白,促進上皮細胞吸收[5]。微波具有熱效應,2.4cm高頻波可穿透人體至3~5cm處,使用微波照射病變部位,可使病變部位分子做每秒2.4億次振動,加速血液循環(huán)、提高酶活動性,加快受照部位的新陳代謝過程,增強局部免疫力、組織修復與再生能力,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反應,從而減少滲液、消除水腫,達到控制炎癥的目的。微波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增強細胞的代謝過程,調節(jié)血管,改善中耳的負壓,促進血流速度加快,增加血氧量,減輕中耳缺氧[6]。還可促進分泌物的吸收以及咽鼓管黏膜腫脹的消退[7],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本文選取我校附院就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2例,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中使用尿激酶與微波理療治療,對照組使用微波理療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祝寶蓮等[8]對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系統(tǒng)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研究結果與本文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本文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綜上,對分泌性中耳炎使用尿激酶與微波理療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1 楊信茁,王俊靜,陳連洪,等.微波照射聯(lián)合氯霉素硼酸粉治療慢性單純型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3,35(9):1381-1381.
2 匡亞輝,方芳,許燕玲,等.中文版慢性中耳炎評估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6):23-26.
3 金峰,曲維東,王展平,等.腺樣體切除聯(lián)合微波治療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4):378-379.
4 黃惠麗,張怡,陳曉平,等.咽鼓管順行吹張法聯(lián)合微波治療分泌性中耳炎145例 [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13):17-18.
5 曾國建,張學斌,尚麗萍,等.頭孢唑林鈉聯(lián)合微波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3):149-150.
6 Weckwerth,PH,DeMattiasFranco,AT,Demagalh esLopes,CA.et al.Original article bacterial pathogens related to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in individuals with cleft palate:Bacteriological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The Cleft palate-craniofacial journal: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left Palate-Craniofacial Association,2014,51(2):145-153.
7 Pumarola F,Marès J,Losada I,et al.Microbiology of bacteria causing recurrent acute otitis media (AOM)and AOM treatment failure in young children in Spain:Shifting pathogens in the post-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ation er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3,77(8):1231-1236.
8 祝寶蓮,陳妮娜,許珉,等.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系統(tǒng)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36(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