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
【摘 要】
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操作能力成為師生共同追求的遠大目標,但由于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許多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但實際上,實踐活動課能夠敲開知識的大門,并為學生提供一個領略知識、感悟思想、積累經驗的綜合性渠道。小學生的思維非常具有跨越性,所以他們能夠在已知的基礎之上實現(xiàn)新知識的遷移,教師可抓住這一特性,促進學生解題的靈感閃現(xiàn)以及高效課堂的生成。因此,本文以“玩轉七巧板”為例,探討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并詳細地闡述了其步驟措施,以期能夠開啟學生的智慧頭腦。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七巧板
本文重點結合了《玩轉七巧板》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當下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因為學習并不是一件做表面功夫的事情,它需要豐厚的經驗與不斷的磨合,而七巧板恰好與學生的心智相吻合,能夠大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從而挖掘他們各自的才能、增長智慧,因此教師可以用七巧板來引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
一、立足于“巧”,彰顯無窮魅力
一直以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都是以問題為載體、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教師的教學之道決定著學生能夠掌握知識的精髓,所以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必須立足于“巧”,鼓勵學生投入到趣味性的解題中來。另外,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緊扣這一特點,結合適當?shù)慕虒W內容,以此彰顯知識的無限魅力。
例如,通過對《玩轉七巧板》的講解,學生已初步建立起對七巧板的“巧”的認知,因為七巧板的內在原理是經過科學的分割使七塊板之間形成特殊的大小、形狀關系,分割后每塊板的邊與角之間也存在著某種等量關系。由此,編書者們精心設計了《玩轉七巧板》這一課時,圍繞“七巧板到底‘巧在何處”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動手體會七塊板之間的密切關系。當學生對七巧板的概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師又可實行互動策略,借機揭示出七巧板神奇表象后的本質。
二、開放式確定時間活動的主題,激揚學生的潛能和靈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宗旨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與深度理解能力,所以教師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時候一定要找準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并確定此活動能夠充分地引起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的興趣,便于讓他們在觀察、對比、研討的過程中迸發(fā)思維的火花。小學生本就富有靈動性,在教師積極的啟發(fā)下,他們一定會對智力游戲萌生好奇心,進而激揚了學生的潛能與靈性。
例如,在教學《玩轉七巧板》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就可以向每一位學生提供一份磁性七巧板和小黑板,利用這些外界條件可以在無形之中增添師生的互動性。教師可將七巧板的實踐活動分為3個層次:(1)玩2塊板,教師可精心設計如下幾個活動:①“比一比”:將拼好的長方形、三角形等分別與七巧板中的圖形進行對比,觀察其中的組成規(guī)律;②“猜一猜”:猜想七巧板中的模塊之間的關系,并借助2個小三角證明自己的結論。(2)玩3塊板,教師可以提升學生理解的難度,提出“試一試”的問題:嘗試用3塊板拼出最大的三角形。(3)組織學生利用規(guī)則的5塊板進行“看影拼圖”:用手上的五塊板拼出圖片中的“小橋”模型??偟姆治龆裕@三個層次的難度是由低到高的,但正是因為其中融入了探究意味,所以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極易形成個性化的特色思考,有利于為日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埋下伏筆。
三、將結果公開展示,展現(xiàn)思維過程
眾所周知,表述語言和解釋行為都是思維的重要工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一些顯性思維及其過程可以鮮明地通過外露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在充滿趣味性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中,為了活躍學生的思維、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為多個合作小組,將智力發(fā)展水平、思維方式及性別、性格特征不同的學生分到一組,產生多人思維效應,從而快速使得學生的思維取長補短。在思維的結果公開展示時,教師還可以鼓勵每個小組之間進行適當?shù)母偁幒徒涣鳎鼜V泛地吸收優(yōu)良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靈活思考、善于表達。
例如,為了讓學生快速地熟悉七巧板的作用,在運用2塊板展開“拼一拼”的游戲時,教師可設置疑問:請問使用2個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圖形?經過親身的實踐和探索,每組成員都會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師可依次邀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講解自己的小組,請一個4人小組上臺展示并介紹。第一組的學生代表匯報說:我們拼成了一個更大的三角形;第2組則將兩個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第3小組展示出了平行四邊形的結果;而第四小組標新立異地拼出了菱形。針對以上不同的答案,教師作為總結者,為了讓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種圖形的由來,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的方式依次將以上四種圖形的形成過程剖析給學生觀察,讓他們發(fā)現(xiàn)其形成原因是七巧板擺放位置的不同。這樣一來,就激發(fā)了學生想要探索更多玩轉七巧板的方法,同時也非常迅速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能夠非常清晰地看清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水平,精準地捕捉其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實現(xiàn)完美的教學相長。
【結 語】
總而言之,七巧板不僅是一種益智玩具,更是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模具,因此它不僅富含了游戲的趣味性,更可應用于課堂講解中。這種靈活且高效的教學方式正是當下數(shù)學教學緊缺的元素之一,所以教師一定要擅于利用“七巧板”之類的工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綜合運用已知的知識和豐厚的學習經驗,通過自主的探索與協(xié)作的交流探索知識的奧秘,從而激發(fā)出學生更濃厚的求知欲望,完善他們的邏輯構圖思想,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石丹.數(shù)學文化教育典例—有趣的七巧板教學例談【J】.教苑時空,2013
【2】周星星,王燦明.七巧板不同訓練方式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實驗研究【J】.品德與心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