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章
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這兒真美》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寫景作文。對于寫景作文,學生寫不好的表現(xiàn)大多是寫景沒順序,景物描寫抓不住特點。如何提高學生的寫景文習作能力?我們可以整組觀照文本,從本組課文中整合利于學生形成本單元習作能力的訓練點,實行“微格”練筆,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習作能力。
一、何謂單元整合,“微格”練筆
“單元整合”是立足于教
材本身,對一組主題或體裁、題材、表達上能尋找到連接點的教學資源進行統(tǒng)整、再開發(fā)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皢卧稀睆娬{(diào)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指向讀寫遷移,將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過程整合、優(yōu)化,以求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語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微”是微型、片段的意
思,“格”是格式、章法,是可操作、可描寫的最小范圍。在教學中,我們將課文教學與單元習作劃分為眾多訓練的點,使之成為一個個相互連接、循序漸進的單項“微格”,讓閱讀教學成為一個由精細“微格”練筆組成的有機整體,伴隨著閱讀教學的進程,就文取材,引導學生運用文本資源進行有效的讀寫互文訓練。
二、“微格”訓練點的選取
“微格”練筆落實的關鍵點就是找到訓練遷移點。要找到適宜的訓練點,首先要厘清寫好本單元的習作,學生需要具備哪些作文能力。
其實,在本單元的習作要求中就有明確指出:“寫之前要仔細觀察,看看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樣的?”這就要求學生要仔細觀察、有序觀察。
“寫的時候,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寫?!边@就是要學生學會寫總分段式。最后還通過泡泡提示語引導學生要用上從文本中積累的好詞。這樣解讀,我們就清晰了,寫好本單元習作,學生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一是抓住特點有序觀察景物的能力。二是學會總分構段方法。三是運用課文好詞描寫景物的能力。
帶著這樣的認識,我們再來選“微格”練筆點就容易多了。細細解讀每篇課文,很多片段都有關鍵句。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全文的關鍵句,“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段落的關鍵句?!逗I小城》中,“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都是段落的關鍵句。《美麗的小興安嶺》中,“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就是全文的關鍵句。作者圍繞關鍵句,圍繞一個意思,從顏色、數(shù)量等獨特的觀察視角來抓住景物特點寫,把景物描寫得生動傳神。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訓練點。
三、落實訓練,實現(xiàn)有效讀寫互文
理清單元主題課文教學和習作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在提煉“微格”訓練點的基礎上,如何實現(xiàn)課文教學與單元習作之間的有效連接呢?我采用的是閱讀課隨文“微格”練筆和整合導寫“微格”練筆課相結合的方法。
(一)隨文練筆:覓“徑”覽“山”,舉一反三
作者表達的密碼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去探尋,細細品味語言的意蘊的同時,實行“說”和“仿”的“微格”練習,從而從課文中習得習作的方法。
1.借作者一雙“慧眼”,巧“觀察”。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為寫出西沙群島的魚多,作者先用“有的……有的……有的……”寫出魚種類多,再說魚的數(shù)量多。為寫出鳥多的特點,從 “鳥的種類多、鳥蛋多、鳥糞多”凸顯出來。
品語言:找出文中體現(xiàn)鳥多的詞語,再細細品讀,你從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點技巧:作者觀察視角獨特,魚多的特點是從品種和數(shù)量兩個方面寫出來。
巧觀察:觀察校園花池里的
花,說說你準備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花多。
同樣,在教學《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時,也要關注作者的觀察點,然后積累方法觀察身邊的景物,以期寫出景物的特點來。
2.借助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巧“點仿”。
如:“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薄陡火埖奈魃橙簫u》
品語言:讀一讀這句話,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寫出了魚的特點?
點技巧: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將魚的種類之多寫得形神兼?zhèn)?,妙趣橫生,使讀者浮想聯(lián)翩。
巧“點仿”:模仿作者介紹西沙群島魚的方法來寫寫人民公園魚池里的魚。
舉一反三:這樣的寫法還可以用來描寫什么?
“點仿”就是點對點的模仿,不僅模仿作者的用句特點,還引導學生注意作者的觀察視角。此課中,像這樣的句子微格訓練點還有很多,練筆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點仿”的操作模式是:品—點—寫—評。
品:結合文本的教學,選擇文本典型片段作為例文,體會例文特點,領悟重點句段的表達方法。
點:結合該處例文的語言特點,點明該段適宜于模仿的微格格式。
寫:根據(jù)微格格式,基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暢所欲言,自由表達。
評:師生共同評議、欣賞,并進行針對性的修改。
(二)整合導寫:探“徑”登“山”,舉三反一
整合導寫遷移課是整個單元課文學習之后,把幾篇文章放在一起,“同中有異”“異中求同”,使學生構建一個具有開放性的關于理解和表達的認知結構網(wǎng)。而根據(jù)本單元習作的需要,我們構建了一個整合點:總分段式的整合。
出示總分段式的自然段:《富饒的西沙群島》第4、5自然段,《海濱小城》第4、5自然段。
對比:通過默讀,你發(fā)現(xiàn)這些段落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接的?請找出它們之間的連接詞。
點技巧: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中有兩段總分段式,第4自然段是“景+感”的微格段式;《海濱小城》中第5自然段展示了用空間轉換來連接的特點。
小練筆:用總分段式寫寫學校里的魚池。
通過對比,學生能明白對于
總分段式有這樣不同的連接,他們的練筆也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段落連接方式。以下是學生練筆:
生:校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那噴水池。池水清澈見底。水中五顏六色的金魚盡情地嬉戲,有黃色的、白色的、橙色的。一只烏龜正藏在池底下,它在跟金魚們捉迷藏吧!(這段總分段以“池水、池中、池底”這樣空間的變化來連接,句與句的過渡很順暢。)
生:各種各樣的金魚在水中
快活地游來游去。有的鼓著圓溜溜的大眼睛,有的穿著漂亮的紅裙子,還有的穿著寬大的花衣裳在水中翩翩起舞。這么多的魚各有各的姿態(tài),美麗極了?。ㄟ@段采用“景+感”的格式。)
生:水池是個歡樂的大家族,
金魚們常常舉行時裝表演:看,一隊穿著銀光閃閃的時裝的帥哥游過來,又來了幾個穿著金黃旗袍的小姐姐,那笑瞇瞇地穿梭的則是穿著紅服的新人……(這段采用的是“感+景”的方式。)
單元整合,“微格”練筆在閱讀教學中適機進行習作訓練,妥善地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為學生提供了多練筆的平臺,體現(xiàn)了學和用的同步性。同時,我們的單元整合的“微格”練筆不僅是靠著一個單元的練習,我們是結合寫景文這一類文體的習作需求出發(fā),從不同年段文本中挖掘訓練點,以形成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讀寫鏈,真正為學生知識網(wǎng)的形成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東城花園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