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潤
信息時代的到來,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語文學習而言,作為外部力量的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學習平臺的大量涌現(xiàn),使得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方式、效果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度學習,作為能夠選擇的教學理念及路徑之一,進入了教育教學研究者的視野。
一、深度學習及其教學設計四要素
2014 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在全國多個實驗區(qū)啟動了“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并對深度學習進行了界定:“所謂深度學習,就是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理解學習過程,把握學科的本質及思想方法,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高級的社會性情感、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成為既具有獨立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礎扎實的優(yōu)秀的學習者,成為未來社會歷史實踐的主人?!鄙疃葘W習的教學設計應具備四個基本要素:單元學習主題、深度學習目標、深度學習活動、持續(xù)性評價。其關系是“圍繞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主題確定預期目標,借助核心活動達成目標,并通過持續(xù)性評價調整、檢驗與反饋教學的達成度(柏春慶《深度學習視角下的教學改進》)”。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明確,學生的深度學習必須依賴于教師對學習主題的深度建構、學習目標的精準生成、學習活動的有效設計以及持續(xù)性評價的積極關注,教師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二、深度學習視域下的第三學段閱讀教學實踐
如何在單篇文本的閱讀教學中,將深度學習的理念及其教學設計思路恰切而扎實地轉化為教學設計和行為,并促進學生的實際獲得呢?筆者結合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西門豹治鄴》一課的教學實踐加以闡釋。
1.單元學習主題的建構
深度學習的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從范圍上而言是比較自由的,大到學段學年學期的學習主題,小到教材規(guī)定單元乃至一課的學習主題,都可以形成一個‘單元學習主題(柏春慶《深度學習視角下的教學改進》)”。
筆者將“借助文本,撬動思維”作為《西門豹治鄴》一課的學習主題,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對《西門豹治鄴》一文及相關文本的深度學習,達成對學生理性思辨能力的發(fā)展。這樣的思考是對學生發(fā)展需要與課標的綜合考量。
首先,第三學段的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積極地發(fā)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理性思維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
其次,課標對于本學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有如下要求:“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是對學生能夠理性思考問題提出要求。
由此可見,將“理性思辨能力的發(fā)展”作為此次深度學習的單元學習主題是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
2.深度學習目標的生成
深度學習目標的生成,解決的是“具體教什么”的問題。一方面來自文本解讀后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來自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其中,以學生實際學習需要為主選擇教學內容。
筆者對《西門豹治鄴》一文從主旨、內容、形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文本解讀,同時根據(jù)訪談、調查問卷及以往教學經(jīng)驗,梳理了學生的學習問題,形成比對。如下頁表格:
根據(jù)這樣的分析,筆者確定了此次深度學習的兩課時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
(1)閱讀全文,懂得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重要性,能對西門豹做出正確的評價。
(2)能找出描寫西門豹言行的
語句,利用學習單整理西門豹分析、判斷問題的過程,借助句式,說清西門豹的想法。
(3)能用恰當?shù)睦首x表現(xiàn)西門
豹的胸有成竹、不動聲色。
第二課時:
(1)在讀懂西門豹思維過程的基礎上,閱讀同主題材料,填寫學習單,并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晏子、子產(chǎn)的思維過程。
(2)聯(lián)系兩篇歷史材料,在思辨中發(fā)現(xiàn)評價依據(jù)的內容及原則,客觀評價人物。
(3)創(chuàng)設情境,說清“勸說”的內容及理由,并寫成一段話,練習
勸說。
教學目標呈現(xiàn)出文本解讀與學情調研的共性,緊緊圍繞“思維”做文章,既是具體細化單元學習主題,也是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以保證學生深度學習的真實發(fā)生。
3. 深度學習活動的設計
深度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活動的建構,“體驗與活動”是深度學習發(fā)生的核心特征,是學生的學習機制。師生在這樣的機制下形成學習共同體,其優(yōu)勢在于學習資源、思維方式和學習成果的分享交流、互動重構?!敖柚涣鲗崿F(xiàn)不同學生差異性體驗的碰撞,在互動中獲得新的感受、理解和認識。以此為基礎,學生重新建構知識結構、認知方式、學習經(jīng)驗,成為更成熟的學習者?!保▍切漓А扼w驗式學習活動鏈:語文教學轉型的有效路徑》)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深度學習活動具有:
發(fā)展性——發(fā)展的層級結構;
趣味性——任務的挑戰(zhàn)形式;
實踐性——語言(思維)的學用過程。
結合《西門豹治鄴》兩課時
的深度學習活動(如下圖)具體
說明。
(1)發(fā)展性——發(fā)展的層級
結構。
在兩課時的整體建構上,筆者力圖體現(xiàn)學生由“理解—運用”的思維變化過程,支撐這個過程的是一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學習活動,活動體現(xiàn)著學生學習的進階,如右上圖:
(2)趣味性——任務的挑戰(zhàn)
形式。
結合前面兩課時的深度學習活動圖示,筆者將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以有趣的活動形式呈現(xiàn),以保證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大大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具體對應任務如下:
(3)實踐性——語言(思維)的學用過程。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边@樣的課程定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語文實踐,而深度學習也強調“遷移和應用”,因此我們可以在真實情境中“遷移和應用”,幫助學生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比如“穿越時代練勸說”這一活動的實施。
在學生再次對人物做出評價后,教師逐段出示:
由于西門豹治鄴有方,深受人民愛戴。
后人為紀念西門豹治鄴的功績,修建了一座西門豹祠。
再后來人們把西門豹祠改稱“豹神廟”,稱西門豹為“豹神”,并給塑像穿戴帝王的衣冠。
遇到久旱不雨、百姓饑荒的情況,當?shù)氐墓賳T和百姓就會去“豹神廟”求雨祈福,進行祭祀。
當學生看到“豹神”“求雨”等內容后,一致表示這是迷信,實不可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穿越情境:“如果你是縣令,遇到這種情況會怎樣勸說百姓?”
生:我會說當時的西門豹是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干旱問題,如今你們又迷信,那西門豹的努力不就白費了?
師:這叫擺事實。當時不會有“科學”“迷信”這樣的詞,但這個思路是對的!
生:我還想說,西門豹留下的渠道不是還在嗎?要是鬧饑荒的話,就修好這些渠道,這是西門豹造福人民而留下的,為什么不用呢?
師:這是告訴百姓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還可以接著說要靠自己努力耕田。
師:這招兒也厲害,鼓勵性的語言?,F(xiàn)在請大家以縣令的身份寫三四句話勸說百姓。
(生寫后交流)
生:各位鄉(xiāng)親父老,我知道,鬧饑荒時大家過得都不容易,但是,難道以前西門豹是用祭祀的方法來解決饑荒的嗎?不是,而是和大家一起努力,種植莊稼,開渠灌田,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饑荒。所以,我相信咱們只要一起努力,也像以前一樣,咱們也很快就會度過饑荒的。
生: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咱們都不要祭祀西門大夫了。西門大夫也不是神,當初他恰恰就是要破除迷信,所以才有了漳河十二渠,現(xiàn)在我們反去祭祀他,這豈不是違背了他的意愿?再說,西門大夫難道不愿意讓我們豐衣足食嗎?我們還是好好干活吧!
不難發(fā)現(xiàn),在交流中,學生借助人物的思維方式來重構思維進行表達,不僅僅是學知識,更是在主動交流中建構知識,從而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體驗活動中達成學習目標。
4.持續(xù)性評價的關注——階段性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成果的反思
深度學習的持續(xù)性評價是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與反思。一方面要看學生學習各階段所展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比如學生形成爭議,暢所欲言的表現(xiàn)足以說明他們是處在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要注意觀察與及時引導;另一方面要看學生的學習單、練筆、思維導圖、聽課筆記以及總結等成果。這兩方面都是判斷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依據(jù),其根本在于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內化知識與方法,不斷推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
三、深度學習視域下的第三學段閱讀教學實踐反思
1.處理好深度學習與閱讀教學的關系
深度學習是一種學習理論,閱讀教學有其學科特色,教師應當準確把握二者的特點,尋求二者在主題、目標、內容、策略、評價等方面的交集,以形成能切實發(fā)展學生能力的主題學習活動。
2.處理好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的關系
和深度學習比較,淺層學習是采用低水平認知加工,比如,簡單地識記、了解、積累等,但淺層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缺失淺層學習,也就沒有深度學習的發(fā)生。
3.處理好學習與指導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是在體驗活動中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學生學習內容的空間大與生成的不確定性強,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利用等待、傾聽、提取、復現(xiàn)、整合、質疑、關聯(lián)等多種策略,處理、轉化學生的生成,形成新的學習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總之,作為教學改進有效路徑之一的深度學習,為我們拓寬了視野,澄清了疑惑,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對改變當前第三學段閱讀教學中的諸多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是值得我們嘗試的。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郭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