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特點,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教與學生練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和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等幾方面考慮,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學習;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3-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77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吨行W信息技術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能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使他們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動的特點,注意力集中持續(xù)的時間短。教師講解完教學任務之后的一段時間是學生注意力集中持續(xù)時間的疲倦期,比較枯燥的練習內容與方式很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課堂練習能否引起學生的注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練習中出現(xiàn)的素材是否能吸引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教師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情境,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信息技術教學應該通過精心設計學習環(huán)境或問題情境,誘發(fā)、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找出適合他們的課堂教學形式,讓他們從課堂練習中獲得愉悅和成功,做到學以致用。
1.為學生提供動畫情景。在教學“圖形的翻轉和旋轉”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灰太狼帶著大炮去攻打羊村,炮彈已經發(fā)射出膛,小羊們正焦急地等待救援,請你趕快想辦法救救羊村的小羊吧?;姨呛拖惭蜓蚨际菍W生熟悉的動畫形象,學生興趣很高,他們很快想到利用旋轉的方法,改變炮彈的飛行方向來拯救小羊,有的讓炮彈飛到了天上,有的讓炮彈鉆到了地下,還有的讓炮彈飛向了狼堡。第二個場景:馬戲團的小丑正在為全場觀眾表演,你能想辦法讓小丑為觀眾表演倒立嗎?學生也很快想到用翻轉的方式使小丑倒立過來。
2.為學生提供生活場景。在教學“美麗的校園”時,學生作畫時很迷茫,無從下手。我?guī)W生來到校園里,讓學生觀察教學樓的方位,教學樓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地方有國旗,什么地方有樹,什么地方有花,什么地方有草。除了這些,站在校園里你還能看到什么?;氐浇淌遥矣职言谛@里拍的照片給學生觀察。學校在學生頭腦里有了清晰的印象,他們很快便表現(xiàn)在了電腦中。
3.為學生提供游戲場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在游戲中完成課堂練習,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符合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將信息技術與游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完成計算機的操作練習。比如:在字母連線游戲中,學生理解了什么是鼠標的指向問題,并熟悉了鍵盤上字母的排列順序;在掃雷游戲和七巧板游戲中,學生學會了鼠標的左鍵單擊和右鍵單擊;在拼圖游戲中,學生學會了鼠標的拖動。
4.提供圖片和實物素材。擁有視覺感觀的記憶要強于單純的理論學習。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我為學生提供圖片或實物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記憶。在教學“計算機的認識”時,我為學生提供了計算機發(fā)展史上各時期計算機的圖片以及二極管、晶體管、集成電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計算機從無到有不斷改進的發(fā)展過程。我還為學生展示了筆記本電腦和掌上電腦,拆開一臺臺式電腦的主機讓學生感受其內部構造。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學習興趣很濃。
在具體的學習情景下,新穎有趣的練習,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鞏固知識,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課堂練習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教學目標為本,既要達成鞏固知識、提升技能、掌握方法的目標,又要彰顯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數量適當、重點突出、形式新穎的練習題,能讓學生喜歡并樂于參與其中,從而提高練習效率。例如,在教學“課程表制作”時,課程表制好以后,學生往往會因文字錄入速度較慢,在練習的時候會花費較多時間錄入表格內課程名稱,這項內容與表格制作的教學內容關系不大,而如果不讓學生錄入課程名稱,作業(yè)又顯得不夠完整。此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較快地填寫表內的課程名稱,引導學生用復制粘貼的方法快速完成表中課程名稱的填寫。在學生學習了一段時間畫圖軟件的使用后,教師可讓學生使用畫圖軟件制作一張節(jié)日賀卡,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送給自己的同學或朋友。制作賀卡要綜合使用各種畫圖工具,靈活運用各項畫圖技巧,這樣的課堂練習極具開放性,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表達了對同學、朋友的祝福,也使學生掌握了各種操作的技能技巧,并最終提高了綜合運用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新穎有效的課堂練習,讓信息技術走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都帶著濃厚的興趣來做練習,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多地獲得進取的力量,更多地分享到合作的快樂,更多地發(fā)現(xiàn)生命的燦爛。
[1] 彭國權.實施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策略探微[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2).
[2] 王建鳳.打破寄生 優(yōu)化教學——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J].閱讀與鑒賞旬刊,2011(4).
[3] 王雪皎.關于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的思考[C]//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4] 李淑榮.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J].中國-東盟博覽,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