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奇冉
摘 要:“沒有VP之前”和“VP之前”是漢語中較為常用的表達時間的格式。雖然形式完全相反,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兩者表達的語義相同,可以互換,而在語用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本文統(tǒng)計分析了大量語料,分別從語義和語用方面對這兩種格式進行考察。認為如果單從語義方面考察,“沒有”是羨余成分,刪去“沒有”對句義不產生影響。從語用方面考察,“沒有VP之前”有強調對比和突出條件的語用功能。并結合語料對兩者具有同一性的理據進行了分析,希望對這兩種格式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關鍵詞:沒有VP之前 VP之前 語義 語用
一、文獻綜述
(一)“沒有VP之前”的構成理據
許有勝認為:“沒有VP之前”是通過反轉定位來實現的。人們通常會把定位點設置為已經完成的VP,而在否定形式后面加上“之前”,就形成了一種反轉定位。
王志英認為:“沒有VP之前”可以理解為一種羨余否定。“沒有”不表否定,而是主觀視角的突顯。
(二)兩者時間表達機制
王燦龍認為:在表達微觀時點時,肯定形式傾向于選擇的時間鄰近VP的發(fā)生,與之相反,否定形式傾向于選擇的時間遠離VP的發(fā)生。在表達宏觀時點義時,兩者都以VP發(fā)生之前的時間整體作為它所表示的時間。
曾廣煜“VP 之前”和“沒有VP 之前”表達的時間范圍當作集合加以分析,認為否定形式的集合真包含于肯定形式的集合。
(三)兩者的同一性和互補性
許有勝從語義上討論研究了兩種結構三點差別,即接近或遠離VP發(fā)生時間,表示條件或原因與否,表示隱含對比與否。但對這三點差別的約束力沒有做出進一步分析。
王燦龍認為兩者具有同一性和互補性。并討論了只用“VP之前”的情況和只用“沒有VP”之前的情況。但本文認為從語義上來講,所有可以用否定形式的情況都可以用肯定形式,語義不發(fā)生變化,否定形式只是表達一種語用效果,表達強調或對比的意味。
通過分析之前學者的研究成果,我發(fā)現有幾個問題沒有解釋清楚,即:
1.“沒有VP之前”中“沒有”是不是羨余成分?
2.兩種結構可互換的情況有哪些,不可互換的情況有哪些?互換的條件是什么? 是否受語義和語用視角的影響?
3.為什么形式相反的兩個格式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呢?
要想解釋清楚以上三個問題,就必須廣泛搜集和深入分析語料,以語料為基礎進行分析。
二、語料統(tǒng)計與分析
(一)語料統(tǒng)計
本文首先對所有有效語料進行了統(tǒng)計。通過檢索BCC語料庫報刊類,共得到“沒有VP之前”結構所在的有效語料483個,其中“沒有VP之前”可以換為“VP之前”的語料為480個,其中有三例“沒有VP之前”使用了副詞“還”修飾,不能直接用“VP之前”替換。如:“學生代表說,在師生提出的要求還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就不停止罷課?!北疚恼J為,“還”表示延續(xù)義,與“沒有VP之前”結構所用來表示VP未然時的整體時間相一致,“還”只是起到了強調作用,所以在進行互換分析時可以忽略。在這些語料中,也不乏沒有使用“還”的例子,如:“以方在所提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將不在西岸進一步實施撤軍計劃。”而且通過搜索語料,發(fā)現“還”字省略的情況下,“VP之前”是可以替換“沒有VP之前”的。如:“金大中表示在他的要求得到滿足之前,不返回國會,不停止絕食?!彼钥梢猿醪降贸鼋Y論,在語義不變的前提下,“沒有VP之前”都可以用“VP之前”來代替。
共得到“VP之前”結構所在的有效語料2749條。在語義不變的前提下,其中“VP之前”可以換為“沒有VP之前”的有1783條,不能換為“沒有VP之前”的語料有966條。具體情況見下文第三部分。
綜合兩類語料,如果著眼于語用效果,大部分將“沒有VP之前”換為“VP之前”的情況將不能成立,這是因為“沒有VP之前”有對比、強調作用,還能表示前句是后句的條件或原因。
(二)語料分析
通過分析兩類格式所在語料,本文認為,如果單從語義方面考察,“沒有”是羨余成分,刪去“沒有”對句義不產生影響。從語用方面考察,“沒有VP之前”有強調對比和突出條件的語用功能,可用“沒有……的時候”來替換。這時,“沒有”不僅不是羨余成分,而且還是語用焦點。用“沒有VP”是為了強調“VP”事件的關涉性。
兩者是否可以互換也要從語義和語用兩個方面分別考察。為避免自己的語感影響分析結果,本文將表述內容大致相同的語料進行了比對,從而可以較為客觀地分析兩種結構可互換以及不可互換的情況。
1.語義方面
(1)兩者可以互換
1a. 在沒有注冊網絡實名之前公司網站訪問寥寥無幾,讓公司的決策者的憂郁頭痛。
1b. 至少有數十家公司有足夠地證據能夠證明他們在萬燕公司注冊專利之前就掌握了這項技術。
2a. 北美空防聯合司令部在這兩架飛機沒有飛入加拿大領空之前將它們攔截。
2b. 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卡西尼”號飛船在引力的作用下兩次掠過金星。
3a. 該股前期強于大盤,在股價沒有出現滯漲之前仍以持有為主。
3b. 他說,在埃塞俄比亞得到國際社會的保證之前,仍在厄立特里亞境內的埃塞軍隊將原地待命。
4a. 有關國家在得到可靠證據之前不愿對這些慈善機構實施有效控制。
4b. 奉辛比克黨和桑蘭西黨還表示,在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之前不會談論組閣問題。
從以上的例句來看,“VP之前”和“沒有VP之前”能夠互換的情況可以根據表達者的立足點即VP是否實現來分別考慮。
第一種,當VP已經實現時,后續(xù)句為非事件句,描述的是一種靜態(tài)的特征或狀態(tài),如第一組例句;后續(xù)句為事件句,但動作的時間不確定,可以遠離VP發(fā)生的時間,如第二組例句。
第二種,當VP沒有實現時,不論后續(xù)句是事件句(第四組例句)還是非事件句(第三組例句),兩者都可以互換。
(2)兩者不可互換
5a. 在離開貴賓休息室之前,兩位領導人手握手讓攝影師們拍照。
5b. 在吃飯之前先喝些肉湯或菜湯。
6. 加快坂頭右干渠倒虹吸管工程的施工,爭取在五月份高峰供水到來之前通水。
從上例可知,不可互換的情況也分為兩種:
第一種,VP和后句事件緊密相隨,有明顯的順序性(如5a、5b);
第二種,VP前有表示具體時間的名詞(如6)。但是這種情況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互換的,需要考慮表示具體時間的名詞和VP發(fā)生時間的關系。如果VP發(fā)生時間晚于句中的具體時間,則可以互換,如例6,如果高峰供水時間晚于五月份,則可以換為“爭取在五月份高峰供水到來之前通水”。如果VP發(fā)生時間等同于句中的具體時間,即“高峰供水”時間和“五月份”是同位語,時間具有確定性,所以只能用“VP之前”。
2.語用方面
一些從語義角度分析的兩者可互換的情況就不成立了,因為“沒有VP之前”有特殊的語用效果。
(1)表對比、強調作用
如:沒有去中國之前,我對于中國的認識是抽象而且模糊的。
隱含“去中國之后,我對于中國認識變得具體和清晰了。”如果換成“去中國之前”,句子就沒有減弱了對比強調的意味。
(2)前句是后句的條件或原因
如:在國務院沒有發(fā)布實施費改稅的辦法之前,依然沿用現行辦法。
隱含“國務院沒有發(fā)布實施費改稅的辦法”是沿用現行辦法的條件。
“沒有”作為語用焦點,強調在VP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導致了一種情形,而VP發(fā)生后,條件改變,就會導致另一種結果的出現。如果換成“VP之前”就不會有這樣的語用效果。
三、兩種結構具有同一性的理據
根據上文對語料的分析,我們發(fā)現“沒有VP之前”和“VP之前”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換的,兩者具有同一性。
首先,現代漢語中有用事件表示的時間表達方式。這種表達以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為參照點,在事件之后加入方位詞,充當主句的時間狀語?!癡P之前”的參照點就是VP發(fā)生的時間,而“沒有VP”所表示的是一個沒有封閉的時間區(qū)間,是一個時間段,所以“沒有VP之前”的參照點很難確定。但是,漢語中有其他以時間段為參照點的時間表達方式,如“五天前”,“五天后”,參照點是“五天”這個時間段的起點或終點,而“沒有VP之前”的參照點同樣可以確立為“沒有VP”這個時間段的終點即VP發(fā)生的時間。我們認為,兩種結構的時間參照點具有同一性。
其次,時間具有時間點和時間段之分?!癡P之前”和“沒有VP之前”都可以表示VP時間發(fā)生之前的時間點(即微觀時點),也可以表示時間段(即宏觀時點)。但是,在可以表達的時間點方面,兩者略有不同。正如“八點之前”所表達的時間點是傾向于接近八點的時間點一樣,“VP之前”所表達的時間點傾向于是接近VP的時間點。但“VP之前”是一個開放的區(qū)域,也可以表示VP事件實現之前任意一個時間點。如果著眼于微觀時點,“沒有VP之前”對接近于VP發(fā)生的時間點有一種明顯的排斥,表示的是較遠離VP發(fā)生時間的時間點。而兩種結構在表示宏觀時點時,表達的范圍一般來說是相同的。
再次,后續(xù)句的特征對兩種格式是否能夠互換有很大影響。后續(xù)句一般分為兩種格式,一種是事件句,一種是非事件句。事件句與時間點相對應,非事件句對應的是時間段。
所以,當VP已實現的情況下,如果后續(xù)句為非事件句,則會激活宏觀時點,兩種結構的表達范圍相同,所以可以互換,如例1a和1b。如果后續(xù)句為事件句,則會激活微觀時點,如果主句想要表達的時間接近于VP發(fā)生的時間,則只能用“VP之前”,如例5a和5b。如果主句想要表達的時間不確定,而且可以遠離VP發(fā)生的時間,則兩者可以互換,如例2a和2b。
當VP沒有實現的情況下,兩者都傾向于表示VP未然時的整體時間,所以不管后續(xù)句是事件句與否,兩者都可以互換,如例4和例5。
在語義沒有差別的情況下,兩種結構的互換條件由VP是否實現、后續(xù)句的特征決定,關鍵在于結構本身所表達的時間特點。所以,這兩種結構在語義方面,大多數情況下具有同一性。
參考文獻
[1] 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商務印書館, 1979.
[2] 呂叔湘,朱德熙. 語法修辭講話.2版[M].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
[3] 王燦龍.說“VP 之前”與“沒(有)VP 之前”[J].中國語文, 2004(5):430-439.
[4] 曾少波.“沒有VP之前”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
[5] 許有勝.“VP之前”和“沒有VP之前”語義差別探微[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 28(1):27-29.
[6] 徐永生.“VP之前”與“沒(有)VP之前”區(qū)別特征分析[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21(2):85-87.
[7] 盧鴻莉.“VP之前”“沒VP之前”同一性與互補性淺談[J].江漢學術,2010, 29(3):100-104.
[8] 劉甜.構式“沒VP之前”的語用義探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1, 09(3):30-34.
[9] 曾廣煜.“沒有+VP之前”與“VP之前”的時間表達機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