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茜
摘要:本研究采用楊東等編制的《青少年學生疏離感量表》對新余市三所民辦院校386名青少年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疏離感總量表的三個因素中,民辦學生社會疏離感最高,環(huán)境疏離感次高,人際疏離感最低;男、女生在無意義感和不可控制感兩個維度上的得分均較高;男生在孤獨感和親人疏離感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級中,除自然疏離感和環(huán)境疏離感沒有顯著差異外,疏離感量表總得分和其他維度得分都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
關鍵詞: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
一、前言
關于疏離感,國內(nèi)外已有研究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包括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等。隨著近些年對民辦學生的重視度不斷加強,疏離感的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但縱觀這些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具體到民辦院校的學生疏離感幾乎沒有。由于民辦院校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動力不夠,學習目的性不強,自我控制力差,紀律比較散漫等與普通本科院校有較大差異,那么這一特殊群體在疏離感層面是否也存在很大差異?本研究以新余市民辦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對其疏離感現(xiàn)狀進行較深入的分析,期望能對今后民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二、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調查的被試是新余市江西工程學院、贛西學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三所民辦院校學生,其中選取有效被試386人,其中大一153人,大二131人,大三102人;男生225人,女生161人。
2、研究方法:本調查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團體紙筆測試。采用楊東等編制的《青少年學生疏離感量表》,測驗數(shù)據(jù)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整理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
疏離感各維度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進行統(tǒng)計,其結果見表1。表中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是全體被試在各個維度上所有項目的平均數(shù)及標準差,最高分7分,最低分1分,中點分4分。
2、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的方差分析
疏離感各維度在年級、性別、專業(yè)三個因素上的差異性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
四、討論與結果
1、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的分析
從表l的結果來看,在三個因素中,社會疏離感最高,環(huán)境疏離感次高,人際疏離感最低。說明注重親情的文化傳統(tǒng)對青少年仍有重要影響,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這和以往研究存在一定差異[2]。男、女生在無意義感和不可控制感上的平均分都超過4分,說明男女生都具有一定的無意義感和不可控制感,這可能民辦學校辦學體制和學生自身素質有一定的關系。學生因為種種原因經(jīng)歷過高考的失利,在心灰意冷的心理狀態(tài)下邁進民辦學校,競爭失敗的陰影使他們?nèi)菀讓ψ晕以u價發(fā)生歪曲,認為高考的失敗讓自己進入了民辦生這個“無用”的群體,上民辦學校是不得已的選擇,理想的破滅造成這部分同學往往有無能感與失敗感,自信心大挫,認為自己不存在任何優(yōu)勢,同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生活目標導致一定程度的無意義感和不可控制感。
2、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的差異性分析
從表2的結果來看,專業(yè)不是影響民辦院校學生疏離感的因素,但是性別和年級是兩個重要影響因素,在無意義感、不可控制感、孤獨感、親人疏離感和人際疏離感維度上存在著男女性別差異,T檢驗發(fā)現(xiàn)男生比女生更多感到無意義感,而女生的不可控制感普遍比男生強,這和以往研究存在一定差異。民辦院校男、女生的自我分離感不存在顯著差異。在不同年級中,除自然疏離感和環(huán)境疏離感沒有顯著差異外,疏離感量表總得分和其他維度得分都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傮w來看,各群體疏離感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性別和年級之間。
參考文獻:
[1]楊東、張進輔、黃希庭.青少年學生疏離感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2.407-413
[2]張進輔、楊東.青少年學生疏離感及其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4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