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坤,戴清娥
【摘 要】本文將結合大量實例,首先對現(xiàn)代英語的詞綴化過程和其發(fā)生前后的語義變化進行說明,然后對現(xiàn)代英語詞綴化過程后概念整合認知類型與意義變化類型的關系進行探究,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概念整合下詞綴化過程對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現(xiàn)代英語;詞綴化過程;概念整合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182-02
在概念整合理論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是概念整合網(wǎng)絡,其本身是以框架為結構的心理空間網(wǎng)絡。一般情況下,完整的概念整合網(wǎng)絡包含了輸入空間Ⅰ、輸入空間Ⅱ、類屬空間與合成空間。其適用于語言意義的建構,同時,對于概念的重構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現(xiàn)代英語詞綴化過程分析
英語是一種詞綴相對豐富的語言,詞綴化的過程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多學者關注,關于對此的研究較為廣泛,但是,在英語詞綴研究的某些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系統(tǒng)性。因為人類整合思想與語言的使用,很多現(xiàn)代英語語素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詞綴化的過程,變?yōu)榱藘深愒~綴,一是“非獨立性詞綴”;另一類則如在現(xiàn)代英語中,有12種典型語素已經(jīng)得到了基本固定。
free,friendly,shy,soft,speak,proof,out,over,under,well,ill,gate。從認知角度,可以對這12種典型語素的詞綴化過程進行簡要分析。以此句為例:The money is tax-free as long its eventually spent on health care.在此句中,-free的意思為“沒有,無”,和作為一個自由語素的基本含義相比,在此類詞語中的含義已經(jīng)得到了推廣,把它作為結尾的詞語主要為形容詞,同時,它也可以在任何名詞上附加,在對名詞附加之后,這種詞綴化過程會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以“Clintonspeak—Clintons evasive talk”此為例,此類詞語因為這一詞綴的增添使得原詞的詞義發(fā)生了減少,此時的作用和后綴類似,不但沒有對原詞意義進行改變,反而成為了該詞的一個部分,可以認定其經(jīng)歷了詞綴化過程。一般情況下,自由語素通常被視為介詞,當其被添加到其他詞語中時,可以構成新的詞語,如apply-in等。作為一種自由語素,它通常有“喜歡,適合的朋友,友誼的特征,友好”等含義,如果將其和一些其他的詞進行共同使用,其意義就會發(fā)生一定改變,一般情況下,它會附在名詞之上,如“environment-friendly—對環(huán)境有利”,在這種情況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該詞的含義發(fā)生了變化,以此為結尾的詞為形容詞,和它類似的詞語會像后綴一樣添加到名詞當中,就可以稱其為該詞的詞綴化。
而語義變化主要指的是自由語素詞義的變化,如果自由語素到達詞綴化的最后階段,就很有可能發(fā)生轉變,同時,語義變化是詞綴變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準詞綴的形式可以偏舊,但意義卻是全新的,可能會對語義內(nèi)容的損失有所涉及,在從語義角度對12種語素詞綴化過程進行總結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此類語素詞綴化的語義變化存在著三種類型,即沒有語義變化、部分語義變化和整體語義變化。[1]
二、現(xiàn)代英語詞綴化過程概念整合的思考
(一)12個準詞綴的新興應用。形式相同的自由語素和準詞綴同時符合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的綜合思想特點。準詞綴是詞綴和自由語素連接的中介。在準詞綴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了詞綴與自由語素,可以被看成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結構或是概念空間。所以,預測要素相關性是準詞綴出現(xiàn)的基礎,利用通用空間可以實現(xiàn)。因此,對其進行概念整合可以發(fā)現(xiàn),詞綴就是詞綴與自由語素的集成。在英文準詞綴整體概念的整合模式中,輸入空間Ⅰ代表一個自由語素的概念空間,輸入空間Ⅱ代表了詞綴表示的概念空間,融合空間就是準靜態(tài)空間,輸入空間Ⅰ和輸入空間Ⅱ之間存在相關性,在兩個空間之中,所有的相關元素都會投射到融合空間中,產(chǎn)生綜合效應,最終使得概念整合關閉。在融合空間中,自由語素的意義可能會更弱化,很多特質(zhì)詞綴都可能變得更為明顯,所以,基于概念整合的準詞綴出現(xiàn)讓詞綴與自由語速之間不相容性得以取消,具有中和特點。
就單個語素而言,融合空間中的整合過程和一個類別的構成是存在差異的,如-proof形成一個類別,-speak,-free,-friendly等詞綴形成了另一個類別,而-in等詞綴形成了第三個類別,這三種類別的形成代表了這12種語素在詞綴化過程中存在著差異。準詞綴的出現(xiàn)是詞綴和自由語素互動式的概念整合,對于每個準詞綴來說,其在融合空間中的整合過程都是存在差異的。詞綴化語素在合成空間的融合過程中,包含了組合融合、完善融合與組合完善擴展融合,同時,詞綴化前后語義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的語素在合成過程中也相對簡單,而語義發(fā)生變化的語素的融合過程是相對復雜的。[2]
(二)概念整合下詞綴化過程對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能力培養(yǎng)的啟示。準詞綴的存在和人類綜合思想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人的綜合思想會讓準詞綴成為現(xiàn)實。而在詞匯學習中,人的綜合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對于詞匯能力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在英語語言的學習當中,中、高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新的知識規(guī)則時,是相對容易的,如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等英語學習者通常能夠?qū)ψ陨硭枷胗枰詰?,可以結合自身社會經(jīng)驗和對母語的深入認識來學習新知識,學習英語的過程較為方便。但是,對于不規(guī)則語言規(guī)則的學習卻相對困難,對這種不規(guī)則語言規(guī)則的引入也較為繁瑣,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現(xiàn)代英語時,其學習規(guī)則普遍是偏于固定化的,會超過英語學習者的自身經(jīng)驗,所以,學習添加準詞綴形成的單詞也是較為困難的。[3]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需要對概念整合理論予以應用,培養(yǎng)自身的詞匯能力,提升自身的詞匯量。
首先,英語學習者應該努力提升自我對詞匯的認識,其目的是促進英語學習者對準詞綴予以正確使用,大多數(shù)的英語事實詞綴都是從自由語素進化而來,這反映了人類的認知特征,并對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一定啟示,著眼于認知角度,在平時的習題練習和英語文章閱讀中,如果遇到此類詞綴化過程,需要對此進行著重強調(diào),并做好筆記工作。
其次,英語學習者要自我勉勵,如果遇到類似詞綴的詞素,那么就需要對此類詞綴如何與其他詞素進行組合作出說明,同時,需要積極引入綜合思想概念,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自身的綜合思想能力。利用單個詞綴鞏固相關的詞綴,以及概念整合理論下的詞綴化概念及分類。
第三,在詞匯學習過程中,英語學習者應該對詞匯的相關文化背景予以了解,語言作為文化載體,會隨著英語學習者水平的提升而更加凸顯,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社會文化因素會得到全面滲透,如果學習者對文化背景并不清楚,那么即使記住了相關詞匯的定義,也不能對其進行正確使用。而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積極擴大自身的知識面,作為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應該自主進行英文原著閱讀,觀看英文節(jié)目,了解外國文化,豐富自身的詞匯背景知識。
最后,英語學習者需要努力嘗試將單詞使用在有意義的語境當中,對詞匯進行掌握的過程是一個連續(xù)過程,不但包含了詞匯的定義,還包含了詞匯所涉及的背景知識。只有二者全部掌握,才能讓英語學習者將單詞熟練應用在相應語境當中。如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在日常生活用語中引入合適的英語詞語,在和同學的相互交流中引入英語詞匯,對其進行鞏固。
綜上所述,從概念整合角度探析現(xiàn)代英語的詞綴化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詞綴化語素在融合過程中包含了組合融合、完善融合與組合完善擴展融合,而語素合成過程的復雜性和語義是否發(fā)生變化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由此可見,通過提升英語學習者對詞匯的認識、說明詞匯的相關文化背景等方法,對于詞匯學習很有作用。
參考文獻:
[1]游雪霞.英語中詞綴與組合形式的語義關聯(lián)[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6,(02):48-52.
[2]邵斌,王文斌.基于語料庫的英語詞綴語義韻考察[J].外語教學,2015,36(04):8-12.
[3]李倩,,祖艷鳳.英語詞綴記憶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