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潔
摘 要: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運用英語APP提高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益教學探索。
關鍵詞:英語APP 藝術專業(yè) 英語學習效率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運用英語APP提高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益教學探索。[1]
一、藝術學生的特點
藝術專業(yè)學生的的思維非?;钴S,模仿能力強,性格普遍比較活潑,個性張揚,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藝術專業(yè)學生大部分對專業(yè)訓練和學習的興趣比較大,學習熱情也比較高,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多;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缺乏主動性。[2]
二、遺忘曲線的特點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
遺忘的進程不僅受時間因素的制約,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約。學生最先遺忘的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不感興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遺忘的要早。[3]
三、二外習得理論
在二外研究中,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S.D. 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i+1”公式,“i” 代表習得者現(xiàn)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
于習得者現(xiàn)有水平的語言材料。他認為語言學習是有意識的學習、記憶、練習外語的過程,而且最佳語言輸入的特點是: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有趣又有關(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語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以及足夠輸入量。
四、英語APP的特點
隨著無線網(wǎng)絡和手機4G的全面覆蓋,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英語APP依托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現(xiàn)代移動終端設備,使用方便,在形式上結合當下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模式,因此,引導學生學習使用英語APP學習軟件可以讓手機成為促進學生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初衷。[4]
1.基于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
遵循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對所學知識應該及時進行復習和自測。一般情況下,學習新知識點在一個小時后就會遺忘;所以在一個小時內(nèi)回想可以幫助忘記;最好在一天之后,三天之后及時復習鞏固。
藝術專業(yè)學生由于專業(yè)訓練和實踐活動的原因,在英語學習方面往往僅限于短暫的課堂學習,教師很難再組織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鞏固。所以,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基本上淺嘗即止,程度好的學生則存在學習的饑餓感。
英語APP學習軟件可以設置學習時間提醒,并對用戶的學習情況進行智能管理,方便用戶查漏補缺,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2.基于二外習得理論
英語APP學習軟件的設計符合“i+1”公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自行設置和調整學習計劃。在學習詞匯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有聲例句、詞根詞綴助記法、近義詞辨析、中英釋義等多種方式幫助記憶,進而理解語言使用的各種情景。
英語APP學習軟件設置了打卡任務或闖關任務,學生完成既定目標之后,系統(tǒng)會自行辨識,登記打卡成功或者通關完成。在學習之后,軟件還會設計復習任務檢測學習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樂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據(jù) LOCKET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一個人平均每天要查看手機(包括解鎖和點擊屏幕)110次,平均每小時9次。英語APP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將玩手機的時間轉化為學習時間,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通過英語APP 學習軟件,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和檢測所學知識,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3.鼓勵自主探究學習
英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傳統(tǒng)教學只能通過教師領讀和講解進行,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地域口音差異影響了學生的個體學習。英語 APP 學習軟件往往設置了英音和美音,可以切換英美發(fā)音,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標準示范,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性進行練習糾正發(fā)音,激發(fā)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5]
結語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運用英語APP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益教學探索。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習近平提出: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英語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英語有利于學生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加學生的職業(yè)競爭力。藝術專業(yè)學生由于專業(yè)學習的特殊性,在英語學習上往往存在無力感。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過程。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學習運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敢于鉆石的精神,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克服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鮑松彬.融合移動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 [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3, (04): 144-177.
[2] 艾賓浩斯(德)著,曹日昌譯.記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 鐘小艷.英語詞匯學習APP對比分析[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 5.
[4]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3): 12-19.
[5] 殷永貴,尹發(fā)利,程安國.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3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