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璧芬
無論是院宇深深的高門大戶,還是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或是貧寒困頓的小戶人家,每個綿延不絕的家族,都有數(shù)不清道不盡的傳奇故事。這些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故事,恰如孩子生命中的一道光華,讓他們感受到家風的心靈明亮璀璨。
一位學生為我們講述了《爺爺?shù)难澴印?,讓孩子們感受到那個舊時代的艱辛、困頓與不易:“以前爺爺家很窮,兄弟數(shù)人,每個人只擁有一條內褲,共用一條長褲,所以兄弟們只能輪流出門。有一回,他們把長褲忘在豬圈的欄門上,長褲被豬咬爛了。因此再也沒有長褲穿了,整個夏天都沒有出門,不能和朋友們在街上玩。”易知他家形成了勤勞節(jié)儉、知足常樂、時時感恩的踏實型家風。還有一位學生講述了《曾外祖父的南洋奮斗史》:“二十世紀初,外祖父的父親為了生計離鄉(xiāng)別井下南洋,他首先來到了新加坡,在照相館里當學徒,苦練攝影技術,并學了很多門外語如英語、印尼語、馬來語、爪哇語等。學成后,去了印尼三寶瓏,開了當?shù)氐谝患艺障囵^。為了生存,在當?shù)赜謱W了葡萄牙語、印度語,并在當?shù)厝⑵奚?、安家落戶,通過不斷努力過上了殷實的生活。195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受中央政府之邀請,曾外祖父作為僑商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典禮。如今他的徒子徒孫遍布各地?!?他家毫無疑問繼承了曾外祖父的努力拼搏、勤于思考、熱愛生活的上進型家風。
教育中,我要求每個學生請教家中老者長輩,挖掘家族故事,尋根問祖,尋找家風,將之形諸文字,寫出《我的家風故事》。在迥然各異的家風故事中,孩子們仿佛觸摸到了那段歷史,在口口相傳中,悄然熏染了勤勞、勇敢、上進、踏實、知足、感恩等優(yōu)良道德品質。
1.挖掘家族個性,明確家風
走進學生的家庭生活,是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南燕小學(以下簡稱“我?!保嵺`活動的重要內容。在孩子每天生活的日常環(huán)境中,筆者總是留心觀察、認真傾聽,在細枝末節(jié)中捕捉家風精髓所在。起初,當我問起家長家風為何時,不少家長面面相覷、不知所措,甚至有少數(shù)家長直言相告:“我家毫無家風?!币虼?,我盡量啟發(fā)家長,挖掘自家歷史,總結自家從長輩到自己這一代的共同經歷、相同特點,將之提煉為家風。如我在一位學生家,發(fā)現(xiàn)他家里特別整潔,不染纖塵,可以說是“新鮮潔凈世間稀”。因此我向學生及家長征詢,何不以“以潔凈持家而追求內心無塵”為家風?家長頗為認同,并講述了自家三代以來都特別注重居室潔凈,對自身道德品質要追求高潔無塵。
筆者注重引導學生及家長挖掘自家歷史,通過尋根問祖,從歷史中總結家風、明確家風。如一位學生家里世代以賣菜為生,在經營生涯中,無論哪一代人,從不缺斤少兩,不賣隔夜菜,多年來受到鄰居街坊的好評傳頌。因此,這位學生的家風就是“我家的人,一定要正直、誠信!”還有一位學生,他從小見到媽媽悉心照顧年邁多病的奶奶,對自己也是呵護有加,老人小孩都能深切感覺到家的溫暖與幸福,因此他說他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一起幸福!”
2.開展實踐活動,傳承家風
家風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才能正面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品質。我校利用暑假時間,開展了“尋根問祖,傳承家風”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對家風的傳承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活動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尋找那些與我家家風有關的事物”,請學生將家里與家風有關的事物拍照,并寫出500字以內的說明文字。有的學生將家里的書架書籍拍下來,說明他家的家風內涵是“讀書傳家,世代勤學”;有的學生將父母做小買賣的推車拍下來,說明自家的家風是“勤勞肯干,熱愛生活”;有的學生將自家的對聯(lián)拍下來,對聯(lián)的內容則說明了家風的深刻內涵,如“陳獻箕裘先祖耀,才呈福祿后昆傳”“梅柳三春飛雛燕,炎黃一脈是神龍”“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等。
活動環(huán)節(jié)之二是“我從祖輩那里傳承了什么樣的美好品質”,請學生將自家祖輩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提出一兩點,并向教師學生講述自己如何在行動中受到影響的。如有一位學生說,他的家風是“做人要明白事理”,父母要求他多讀書,從書中懂得更多道理,做事情要講道理,因此每次他與別人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他就會仔細想想自家家風,三思而后行。另一位學生說,自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懂得尊重別人”,所以在家里或坐公車,他都會禮讓長輩,事事以照顧老者為先。言傳身教、潤物無聲,家風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影響體現(xiàn)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
“小家”立足于“大家”,家風的內涵源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其根基在于世代相傳的國學中,這才是所有家風的“根”和“祖”。小學國學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師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師生的文化素養(yǎng),而且可以在傳統(tǒng)文化中領悟家風,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1.形成學習國學的濃厚氛圍
我校營造了一種“國學經典日日學”的濃厚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每天與國學經典親密接觸,感受著中國自古以來的良好家風。每天晨讀是固定的國學誦讀,學生在朗朗書聲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同時,每周有兩個下午分年級開展“國學經典讀書分享會”活動,由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經典作品,誦讀之后師生討論學習收獲,分享心得體會。
2.開展國學相關的主題活動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不是很高,理解能力也有限,學習純粹的經典作品難免有些吃力。因此,我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相關主題活動,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國學的理解,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可以加深對家風內涵的感悟。
在中秋節(jié),學校舉辦“中秋游園嘉年華”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手工制作燈籠,并將感恩父母的詩詞題寫在燈籠上?!皭圩有臒o盡,歸家喜及辰?!薄按饶敢虚T情,游子行路苦?!睂W生將這些詩句寫在燈籠上,家長參加活動時通過詩句感受到了孩子的愛與感恩,孩子也在父母的欣慰表情里得到了肯定與認可,彼此親愛的家風在親子關系中悄然產生。如科技體育藝術節(jié)匯演,主題為“國學承文化,藝趣聚南燕”,節(jié)目均與國學有關:有舞蹈《孔子爺爺》,故事表演《司馬光砸缸》,《孝順第一》串燒演繹,《四季詩》古詩誦讀,表演唱《四季童趣》,《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心》串燒演繹,等等。節(jié)目表演生動活潑,無論是表演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其中濃濃的國學氛圍,那些關于家的美好深入心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孩子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奔绎L正是向孩子們傳承美好品質的最佳載體,尋根問祖,代代傳承,家庭與學校應當共同努力,培養(yǎng)道德品質高尚、行為舉止有禮的具備多方面素養(yǎng)的學生。
[1]孫成良.以良好家風促進學校教育發(fā)展——以山東省日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桂林路小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3).
[2]王保國.試論家風與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