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方式的相關概念以及實踐教學的特點,接著對基于項目的《運輸與配送管理》的教學方式進行了項目設計,進而對實踐教學的質量進行了有效評估,旨在說明實踐教學在教學課程中的重要性,為實踐教學的設計和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運輸與配送管理;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6-0-02
一、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方式概述和特點
所謂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項目任務,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完成項目中的內容,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針對傳統教學中的“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本文通過對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方式的研究,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給新課改后的教學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在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現上,主要包括理論知識、任務細化、情境模擬和質量評價四個方面。其中理論知識主要指教材內容,在實踐教學中,教材的理論知識時項目實踐的基礎,項目設計要始終圍繞教材內容出發(fā),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同時也有效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在任務細化方面,主要是對整體項目的細化,劃分成一個個小的分項任務,有利于學生知識應用的連續(xù)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將細化后的任務分派給每一組,從而促進組內成員的團結協作以及小組之間的團隊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在情景模擬上,主要體現在對真實項目環(huán)境的模擬和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室教學的方式,完成對真實項目的模擬工作;也可以通過學校與校外企業(yè)合作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直面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在真實的任務流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在質量評價上,主要是在項目目標完成之后,對項目過程和項目成果進行綜合質量評估,評價實踐教學的效果。在評價方式上,采用自評或小組間互評的方式,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項目基礎上的《運輸與配送管理》實踐教學設計
對于《運輸與配送管理》課程而言,由于該課程主要講述了物流運輸和和配送方面的知識,實踐性非常強,因此通過對該課程進行項目實踐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物流配送水平。在該課程的實踐教學設計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項目設計
項目設計的目的就是為項目的具體布置提供相關的參考數據,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在《運輸與配送管理》課程的項目設計上,首先要確定項目主體,即在什么地方選擇什么樣的貨物作為配送對象;其次是項目目標,即要通過怎樣的配送方式完成怎樣的配送目標,比如怎樣確定最佳路線來實現配送過程中的成本的節(jié)約等等。為了通過項目實踐,有效實現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點的同時也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筆者設計了如下7個實踐教學項目:
1.運輸系統模式的比較。即根據物流運輸的特點,實現對運輸模式的劃分,從而切實保證不同運輸模式的市場需求。
2.運輸組織與運作管理。即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如何通過運輸質量的優(yōu)化實現運輸成本的控制。
3.運輸企業(yè)要素管理。包括運輸成本的計算和運輸的優(yōu)化設計。
4.配送流程規(guī)劃管理。主要包括對配送網絡、配送模式和配送流程的優(yōu)化。
5.配送路線和車輛調度。包括對運輸路線的規(guī)劃管理和對運輸車輛的調度優(yōu)化。
6.配送中心運營管理。包括對配送中心的庫存設計、運作方式優(yōu)化和成本優(yōu)化。
7.運輸與配送信息系統管理。主要是對信息系統的技術和應用進行優(yōu)化。
(二)項目實施
在項目的具體實施之前,要始終圍繞項目的設計內容,以分組的形式展開對項目內容的研究,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比如在實驗室的物流仿真系統上進行實機操作,充分了解和掌握真實的物流運輸流程。在模擬實操過程中,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要從旁進行指導,并對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在項目的任務分配上,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對每一組進行任務的分配,學生根據項目設計要求和項目實踐的要素進行情景模擬,共同完成情景模擬設計和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的工作。圖2-1為實驗室的實踐教學流程圖。
除了在實驗室進行仿真物流運輸外,還可以到真實的物流運輸環(huán)境中進行項目實施工作。在真實的物流環(huán)境中開展項目實施工作時,首先要明確項目主體,始終圍繞項目的目標進行物流配送和運輸。在運輸過程中,要根據物流的中心位置合理制定配送路線,對路線中途的車流量變化等情況要及時應變處理,最大程度上實現配送效率和配送成本的雙贏。在實際的工作情景中,其直面的工作情景會帶給學生更強的實踐效果,也是實踐教學中最好的實踐項目,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項目評價
在項目實施完成后,還要進行項目的質量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等方式。在本文的項目評價方式選擇上,30%由小組同學自評,30%由小組之間互評,剩下40%分別由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進行點評。在小組自評的內容上,主要包括小組成員自己設計的項目內容、物流運輸流程以及對物流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并進行詳細講解,從而實現一個項目的完整組成;在小組之間的互評內容上,主要包括對各小組的總體項目方案和總體報告質量的評價;在教師的點評上,主要包括對自評、互評以及整個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有效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內化,更是通過評價的方式,起到了優(yōu)勢互補、共同進步的作用。
三、實踐教學質量評價
在《運輸與配送管理》的課程教學中,通過項目實踐教學的融入,不僅使教學評價得以很大的改觀,教學質量也有明顯上升。隨著項目實踐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同時,通過對實踐教學的中肯評價,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熱情上都有很大的進步。在項目任務布置后,許多學生爭先恐后地展開項目設計,爭取在第一時間完成項目任務,因此整體的學習風氣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了更好地體現實踐教學的優(yōu)勢,筆者通過對不同班級之間采取有無項目實踐的教學方式,充分展示了項目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圖3-1為有無項目實踐教學方法在不同班級的成效圖。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沒有開展項目實踐教學的A班和B班,質量評價的平均分數只有61.2分和71.7分,而開展項目實踐的C班和D班,質量評價的評價分數要比其余兩個班級高出10分左右,這也意味著項目實踐教學給教學質量帶來的積極影響。從單項的比較來看,以風氣指標為例,開展項目實踐教學后的教學風氣要比未開展項目實踐教學的教學風氣高出10%。上圖中的D班為開展項目實踐教學的效果評價,雖然總體評價只有72.1分,但細看會發(fā)現D班的分數集中在60-79分段,說明該班級學生的實踐能力整體水平較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項目的實踐教學在《運輸與配送管理》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改善當前畢業(yè)生動手能力差的問題,還能切實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麗群,黃大星.基于項目的《運輸與配送管理》實踐教學質量評價[J].山西青年,2015(24).
[2]陳寧.項目教學法在“運輸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4):29-31.
[3]許玉健.項目質量管理基本理論分析[J].智富時代,2015(5).
[4]劉爽,李軍濤,宋秋紅,張麗珍,姜波.工程類本科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方法分析與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8):145-146.
[5]全春光,馬榮華,鄒安全,程曉娟.物流管理專業(yè)運籌學課程教學探討[J].物流技術,2014,33(21):467-469.
作者簡介:洪樹權(1982-),男,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講師,物流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物流管理、區(qū)域經濟及ERP研究。
基金項目: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運輸與配送》實踐教學的綜合改革研究;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院級重點課程《運輸與配送》(項目編號:2017zlgc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