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 孫群 陸偉華
江蘇省地質勘查技術院 江蘇 南京 210049
正文: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xiàn)代城市高效運營的根本保障,也是維持城市正常運營的動脈。為了促進統(tǒng)一規(guī)劃,合理開發(fā)城市地下空間,并對其進行科學管理。為了改變城市發(fā)展中道路反復挖掘和無序建設的情況,完善管線探測方法,能夠更好的促進城市的發(fā)展。為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必要充分了解和準確定位城市的地下管線,非金屬管道的檢測是地下管道檢測中的難題。由于非金屬管道是非導電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絕緣性,使用普通的地下管道檢測設備不可能準確地定位和評估管線的深度,并且不可能在實際工作中對開挖提供有效參考的數(shù)據。
地質雷達對非金屬管道進行探測時其探測方法是橫切管線布設剖面,逐點觀測,取得來自管狀目標體的反射回波圖形。選用與探測對象的埋深和管徑相匹配的發(fā)射頻率和合適的接收天線。在一個探測點上作兩次以上的往返測量,確認異常的可靠性,如探測對象無明顯異常,應在該探測剖面前后作反復多次測量,以利于發(fā)現(xiàn)異常。對不規(guī)整的管線異常要進行開挖驗證,在探測點附近的已知管線上作雷達剖面用以確定介電常數(shù)和波速。
以下是在某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中做的雷達剖面資料:
采用美國地質雷達(SIR-30E)對Ф500砼管進行質量檢查,雙曲線異常明顯(如圖1所示):
圖3 非金屬管線探測圖(PE300管)
圖1 非金屬管線探測圖(Ф500砼管)
圖2 管頂間距只有1.0 m的兩條管線 (左DN400煤氣鋼管、右Ф400給水砼管)的異常曲線 。
圖2 非金屬管線探測圖(近距離)
圖3: 用地質雷達對PE300管進行檢測試驗,雖然反射強度減弱,但雙曲線異常仍然明顯。
在探測非金屬隱蔽管線前應對地質雷達進行方法試驗,以確定相應的儀器參數(shù)以及介質波速度,以減少管線的埋深誤差。
非金屬管道探測器,包括:信號發(fā)生器、兩根針狀地線和探桿。所
述信號發(fā)生器用于發(fā)射3KHz-9KHz的電磁波,所述兩根針狀地線分別與所述信號發(fā)生器相連,用于接收所述電磁波并將所述電磁波導入地下。導入地下的電磁波在碰到非金屬管道后會被反射。而所述探桿用于接收地下非金屬管道的反射電磁波,并根據所述反射電磁波產生的磁場做出相應的行為。通過所述探桿在不同強度電磁波區(qū)域內的行為判斷非金屬管道的位置、深度和孔徑規(guī)格。
示蹤法主要涉及示蹤法和電磁示蹤法。由于非金屬管道主要由諸如塑料,陶瓷,混凝土等非金屬材料構成,因此這些材料通常有很好的絕緣性,并且通常不響應電磁信號。鋪設非金屬管道時,會同時鋪設特殊的示蹤線。在將來檢測地下管道時,可以通過地下管線探測儀檢測管線,測定非金屬管道的位置和深度。對于一些具有輸入和輸出或者有出入口的的地下非金屬管道,電磁法方法也可用于檢測。示蹤探頭通過穿線器送入非金屬管道內,高精度地下管道探測儀用于實時同步接收信號,確定位置和深度,完成檢測。
地下管線是城市的命脈,與數(shù)千個家庭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正常運營的中心。非金屬管道由于其特殊性,在管道檢測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難和盲點。未來的工作應建立在完善的地下管線的標準和規(guī)范基礎上,加強管道規(guī)劃和施工許可程序,加強施工和竣工管理,加強管道的維護和修復工作,并定期進行隱患排查。另一方面,可以總結經驗,推廣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非金屬管道的探測精度。對于目前使用的地質雷達系統(tǒng),應完善其抗干擾能力,并提高采集數(shù)據的質量、采集數(shù)據的速度,提高對不同地質和地形的適用性,成為具有高適用性、經濟型的地質雷達檢測系統(tǒng)。使用各種非金屬管道的探測方法將使地下管線行業(yè)在未來能更好的發(fā)展,并在城市建設的不斷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