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探索中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必要性的基礎上,對構建實踐性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議。為切實提高英語課教學實效,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本”、“與專業(yè)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新理念,為實施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奠定基礎、提供保證。構建中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需做好課前調研——注重針對性;課堂參與——突出主體性;課后延伸——強化實踐性。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85-01
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職業(yè)學校最顯著的特色是實踐性。因此,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學最大的特色也應該是實踐性。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實踐,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新課程設置的理念之一是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因此,探索實踐性教學模式,增強英語課的實效性,成為中職英語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探索中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筆者將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實踐環(huán)節(jié),將學科問題生活化、情景化、社會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將學?!靶≌n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知識與專業(yè)相結合是英語課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中職生的實際特點要求英語課要滲透專業(yè)知識,與未來職業(yè)相結合。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加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索,使英語課的形式生動活潑,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職業(y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提高英語課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四有”勞動者的需要
英語課教學既要傳授知識與技能,又要追求“知行合一”。這是英語課的出發(fā)點,也是它的落腳點。要想提高英語課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四有”勞動者,就必須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環(huán)節(jié),構建多重實踐性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實踐性教學模式。
二、探索中職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理念先行——樹立“以學生為本”、“與專業(yè)相結合”的英語新理念,為構建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奠定思想基礎
沒有科學的英語教學理念,就不可能有英語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要提高中職英語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與專業(yè)相結合”的英語教學理念。
(二)深化改革——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舞臺
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供載體、創(chuàng)設舞臺。筆者將“以學生為本”、“與專業(yè)相結合”的理念貫穿于英語課堂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逐步摸索出一種課前調研注重針對性、課堂參與突出主體性、課后延伸強化實踐性的教學模式。
1.課前調研——注重針對性
課前調研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課前和課后筆者一般采用群體訪談、個別訪談、網(wǎng)上聊天、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調研。一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二是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三是收集學生對筆者授課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的意見及建議;四是調查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的情況。通過調研,一方面,既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實踐需求,又能及時改進教師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較好地調動了學生自我參與、自我發(fā)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課堂參與——突出主體性
(1)師生角色互換
采用“把講臺讓給學生”的教學形式,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互換。教師事先將授課內容、重難點等問題告知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布置任務、查閱資料、討論教學策略、撰寫教案,最終由小組選派代表上臺講課。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和互相尊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任務驅動
一是結合教學內容,精選與學生專業(yè)活動或未來職業(yè)相關的工作任務,以職業(yè)風采展示的方式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二是指導學生收集英語資料,讓學生在筆者創(chuàng)設的“Weather Report”、“My Dream Job”、“My Idol”等課堂活動中發(fā)言,實現(xiàn)知識的活學活用。
(3)英語情景劇
英語情景劇可以為學生潛能的開發(fā)搭建舞臺。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具體的語言情節(jié)需要學生自由發(fā)揮,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體驗、感悟、探究中完成自我學習。
(4)充分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是英語課實踐性教學的有力工具。由各種圖、文、音、像素材構成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習內容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可以有效將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聯(lián)系,讓生活走進課堂。
3.課后延伸——強化實踐性
課后延伸是英語教學內容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的實踐活動。英語教師要重視課后延伸,將教學工作貫穿于學生的生活,全天候、全方位地對學生施加影響。
(1)作業(yè)延伸
經過調研,筆者所教的班級,100%的學生有手機。學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通過手機玩微信、打游戲。為迎合學生的個人愛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手機App交流學習,打破了過去“一個本子、一支筆”的被動作業(yè)形式。作業(yè)評價也比較開放,采取上傳網(wǎng)絡空間的方式,教師評價與同學互評相結合。
(2)活動延伸
采用主題志愿者活動、手抄報、微信群學習等形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英語。此外,筆者還結合本校實際,以園林文化活動為載體,鼓勵學生參與公園講解、國外游客引導等志愿者服務活動,學以致用。
(3)自信心教育延伸
中職教育階段是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發(fā)展的危險期。他們既要經歷青春期的生理巨變,也要經歷心理發(fā)展的種種困惑。筆者將學習自信心教育與英語課教學相結合,提高英語課的成效。
三、修德強技——為實施英語課實踐性教學模式提供保證
中職英語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專業(yè)知識、過硬的教學本領、精湛的教學藝術,更要有崇高的職業(yè)道德、敬業(yè)精神、嚴謹?shù)慕田L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這樣,實踐性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JeⅡy M Burger.人格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2]王森林.人格教育:讓孩子擁有一生的財富[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朱長貴.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08(z1).
作者簡介:王麗萍,女,1981年10月出生,籍貫:山東濱州,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