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南城有一畫家,姓莊,人不知其名。
其妻早逝,并無子嗣。獨(dú)居城東樵山,平日不露其蹤。唯初一十五,布衣短褐,披蓑戴笠,至白云寺外,尋古柏虬枝,掛畫三幅,待價(jià)而沽。偶有收獲,盡數(shù)買酒,與人同醉,自得其樂。
白云寺聲名遠(yuǎn)播,香火頗盛。寺外山勢蜿蜒,林深澗幽。城中騷客達(dá)官,常結(jié)友攜眷,到此許愿上香,游山玩水。
八月十五,一富家千金進(jìn)香完畢,乘轎而歸。忽覺清香撲鼻,沁人心脾。揭簾張望,只見柏樹之間,彩蝶翩然。定睛一看,卻是三幅山水丹青隨風(fēng)輕搖,幾只花斑彩蝶若隱若現(xiàn)。
小姐買畫而歸,掛于房內(nèi)。每日清晨,常有各色蝴蝶穿窗而入,或附于畫上,或繞梁而飛。眾人咂舌稱奇,不知所以。
“莊蝶”之名不脛而走,南城內(nèi)外,皆以得其一畫而榮。
莊蝶不驚不喜,依然初一十五,賣畫三幅,買酒同醉。如有余錢,皆分與山民乞丐。
次年端午,一朝廷大員回南城省親,聞此奇人奇事,于縣令府中親見其畫,驚嘆不已。此官知太后喜畫喜蝶,心中竊喜:如得此人于府中,豈不仕途無憂!然莊蝶不受官爵金銀,鄉(xiāng)紳縣令請之不出。
朝廷大員素日驕奢淫逸,無人敢逆其意。大怒,親率眾官尋至靈山寺,不得。遂捉一山民,逼其帶至莊蝶隱居之處。
竹蘺內(nèi),茅屋前,莊蝶正揮筆作畫。見眾人至,揮刀斷其右手食指。鮮血飛濺,滴于畫上,化為蛺蝶。紙上林間,彩翼繽紛。與此同時,南城內(nèi)外,莊蝶之畫中蝴蝶,悄然褪色,只余水墨。
莊蝶余生再無一畫,其隱居之山谷,卻常年彩蝶翻飛,遂為南城一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