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對于我們來說,是交流和溝通的基礎。所有的語言都是建立在識字的基礎之上才得以通行的。對于小學生而言,識字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認識客觀事物。但是在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錯別字特別多,經過一些大范圍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學生都存在錯別字的現(xiàn)象,而且錯別字的范圍比較集中,因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錯別字的預防及糾錯的策略進行簡要的說明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錯別字;預防;糾錯
一、 引言
從調查的數據中分析得出,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學生缺乏對于字體書寫的嚴謹態(tài)度,所以才形成了我們看見的筆畫多了,或者少了,以及改筆和替換的現(xiàn)象。對于教育,我們的目標不能僅僅局限在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如何才能夠針對小學生的錯別字進行預防,并且正確地進行糾正,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實踐探索和分析。
二、 探究漢字特點,了解構字規(guī)律
(一) 分析形旁,解析字理
漢字與其他的文字最大的不同就是漢字具有非常強的表意性,即便是現(xiàn)在的簡體文字也是如此,字理是漢字結構的規(guī)律,是漢字形與義的關系。在漢字教學當中,就可以引導學生來對漢字進行分析,通過形旁來理解文字的內在含義,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記住這些文字,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機械記憶文字造成的高遺忘率,減少了錯別字的產生。
漢字當中很多的字有形旁表意的例子,比如說“直”字,這個字就可以通過拆解分成十、目和一,這個字的意思在理解的時候就是:一橫表示一個人站在地上,目就表示的是眼睛,十字表示的是看了很多遍,就像木工的吊線一樣,要看很多次才能夠形成一條直線。而“直”字正想表達這個意思。至于“目”字經過長期的演變,下面最后一橫已經和下面的一融為一體,寫的時候可以特意告知學生。學生了解到了文字當中表示的特定含義,寫字的時候就會想起這些,從而對這些文字引起注意,就不會出現(xiàn)錯別字的現(xiàn)象或者減少出現(xiàn)錯別字或者錯字現(xiàn)象。
(二) 分析聲旁,掌握規(guī)律
在漢字的學習當中,另一個規(guī)律需要我們掌握,那就是漢字的聲旁。在漢字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聲旁字,也就是說字形跟字音是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的,可以結合字音來進行記憶。比如說令字,ling的讀音通常也會作為聲旁,比如說領、零這些字等等。
(三) 展開聯(lián)想,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適當讓學生進行聯(lián)想,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還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字形本身具有的特點和自身的生活經驗,在了解了學生的結構和學生的特點的基礎之上,靈活地對漢字的偏旁、字形和字義進行講解,將那些易錯和難寫的字重點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對這些字進行充分的想象。
比如說在教學生寫“蝶”字的時候,有教師就會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來進行這個字的靈活記憶,結果有學生這樣來記:一只小蟲子,滿世界飛舞,最后??吭谝豢眯淠旧?。這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記憶了。很多漢字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記憶,長期這樣的記憶將會讓學生感受到漢字其實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每個漢字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學生懂得了怎樣去創(chuàng)造漢字的內在含義,豐富了感性意識,又增強了記憶,從而達到減少錯別字的目的。
三、 引導歸類鞏固,形成技能技巧
(一) 變式訓練,鞏固識字
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采用了另外一些教學方式,那就是將漢字進行歸類來進行記憶和書寫。很多漢字具備這樣的特征,只要聲旁不發(fā)生變化,而將形旁改變就可以換成另外一組不同的字。比如說:捉、摸、打、把等等。此外,還有一些文字在意義和形狀也存在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比如說犬字和大字,體字和休字,等等,這些非常相似又比較容易出錯的字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二) 串聯(lián)積累,掌握規(guī)律
漢字的結構和組成都是具備一定的規(guī)律的,合體字基本上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構成的,基本字大多數都是作為文字的偏旁部首,學生如果在掌握這些字的同時,還能夠將這些基本字和部首進行自由的組合,形成其他易錯的字,將可以提升學生記憶能力,掌握文字組成的基本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
(三) 觸類旁通的效果
比如說祝福的祝字和神仙的神字,首先祝福的祝字就是由示字旁和兄字構成的,神仙的神字是由示字旁和申字構成的,教師讓學生學習這些字的時候要讓學生注意觀察這類字的共同點,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類字大多數都與祭祀,祝福和崇拜有關。在學生了解示字旁的字形特點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和書寫衣字旁的相關漢字,因為這兩個偏旁部首也是比較相似的,所以在這樣不斷地串聯(lián)積累之下,學生能夠掌握住其中的規(guī)律,之后就很少出錯了。
(四) 觀察字形,注重結構
漢字非常注重結構的勻稱和方正,在進行漢字的書寫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僅要字寫得正確,還要寫得工整,漢字就是要方方正正才會顯得好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注意漢字的結構,一筆一畫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從漢字的根本上來幫助學生糾正錯別字,這樣也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感情的作用。
四、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錯別字的形成并不是一天能形成的,這跟學生的書寫習慣和學習程度相關,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所以要想預防和糾正錯別字也不會是一蹴而就,必須要從多個方面做起,從漢字的形旁、聲旁、結構和漢字的組成規(guī)律等方面入手來對漢字進行記憶和掌握,才能夠達到記憶漢字的效果,才能夠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葉妙婕.小學生易錯字的預防與糾正方法之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旬刊,2013(3):76-78.
[2] 黃知翠.淺談小學識字教學中錯別字的預防和糾正[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44.
[3] 胡淑雯.注重語言文字運用,踐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淺談識字教學中錯別字的預防和糾正[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
作者簡介:魏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新治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