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是重點,也為中高年級的閱讀和作文教學奠定基礎。在低段識字教學中,單純的識字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如果運用多媒體,展示生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豐富練習形式,能有效調動低年級兒童的學習積極性,讓兒童在興趣識字中有效地提高課堂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識字方法;低段學習情境;構字規(guī)律;豐富形式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段的識字的要求是: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但小學階段有較重的識字任務,尤其是低年級,許多課堂教學都是圍繞識字開展的。識字教學在小學階段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落實好識字教學,打下扎實基礎,對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甚至學生的終身教育都有很大的益處。那么如何落實好低段的識字教學呢?利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尋找構字規(guī)律,提高識字效率
識字教學的核心是生字詞的高效率識記,其突破點是找到漢字的構形規(guī)律,從而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漢字一般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四種方法創(chuàng)造出來,是以義為重點、形為難點的音、形、義有機結合的整體。識字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揭示生字的形體演變過程,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1. 展示生字形體演變過程,突破象形字的識記難點
象形字即描繪事物形狀的生字,其“形”與“義”渾然一體,所以對于象形字的教學,我們應該抓住它表意的特點,用圖畫結合其字形的方法理解字意,記住字形。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直觀看到“實物圖→概括抽象圖→古體漢字→楷體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突破字形的識記教學難點;也可通過多媒體觀察恰當的圖畫來理解字義,建立起漢字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如教學“飛”字,可以一張飛鳥圖畫與“飛”這個字作對照,說明這個字的“飛”是鳥的身軀,彎鉤里的兩筆是小鳥展開的翅膀。
2. 說明象形指事符號作用,突破指事字的識記難點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某個字的造字法。指事字借助某些指事性符號表示抽象概念,識字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這一抽象符號。學習指事字時,可借助多媒體來明確指事性符號的指點作用,這樣容易認清字形,了解字義,突破識字教學難點。如教學“上”“下”這兩個生字時,即畫一個指事符號,用在上的符號表示“上”這個方位;用在下的符號表示“下”這個方位。
3. 指明生字部件之間關系,突破會意字的識記難點
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件合成一個字,再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加起來變成新字的意義,這樣的造字方法叫會意。識字教學中,對于難以識記形、義的會意字,可以利用多媒體指明部件間的關系,學生理解組成漢字的幾個部件分別代表的含義,并組合后理解其新的含義,就能突破識記的難點。如在教學“寇”字時:“寇”,可利用多媒體出示其演變過程,接著分析該字是由“宀”指:房屋,“元”指:頭,“攴”表示:手持器械,三個部件組合后揭示“寇”的含義:表示手持器械闖進別人家里打頭,這種行為是強盜的行為。利用多媒體揭示出它們的構字規(guī)律,學生很容易就會記住這個字,從而提高了識字效率。
4. 出示構字基本規(guī)律,突破形聲字的識記難點
把表示字音的部件、字義的部件組成新字,這種造字方法就是形聲。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在識字教學中,對于難以識記形和義的形聲字,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直接出示構字的基本規(guī)律后讓學生初步掌握,從而突破形聲字的識記難點,這樣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躁”和“燥”是一對字形相近的形聲字,學生使用過程中常出錯。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破它們的識記難點呢?首先,課件出示“躁、燥”兩個生字,學生回顧它的讀音;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它們的字音都一樣,字義分別和各自的偏旁有關,“躁”是“急躁時跺腳(足)”,“燥”是“干燥時火多”,這樣揭示這兩個形聲字的基本規(guī)律,給學生提供自主識字的方法。又如:“渴、喝”兩字也極易混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利用多媒體巧找規(guī)律:先出示小女孩喝水的畫面,再出示“喝”字,讓學生明白喝水要用口來喝,閃動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讓學生組詞。接著出示小女孩滿頭大汗很渴的畫面,隨圖出示“渴”字,讓學生明白是缺水了,是三點水旁,閃動三點水,再讓學生組詞。最后出示幾句話:口( )了,我要( )水。我喜歡( )牛奶。讓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說說要用“喝”字還是“渴”字。這種由圖到字,再鞏固,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并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變換練習形式,鞏固識字效果
當學生對漢字有了初步感知后,還必須通過練習,及時反饋,來強化記憶。此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讓游戲活動進入課堂,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如:摘蘋果、開火車等,利用多媒體游戲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詞。這種方法在語文課堂上經常使用,學生也愛玩,開火車的形式多樣,比如小組開火車,對角開火車,橫排開火車等等。在平時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是小組開火車。利用多媒體將要讀的生字出示在屏幕上,讓學生開火車讀。大家一邊拍手一邊說“火車火車哪里開……”然后點名其中一組進行開火車。當整個小組表現好時,我會表揚他們“你們是動車!真棒!”當中間有學生讀錯時,我給他的評語會是“你是慢車,要加油了哦!”雖然這游戲方式不是很特別,但學生還是玩得很快樂,學得很快樂!在這樣的愉快氛圍中學習生字,學生很容易就鞏固了這些生字。
三、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靈活多變、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語言文字帶來的快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去看、說、想、寫,在多種形式的實踐中,加深對字形的理解,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寓知識、技能、智力開發(fā)于低段識字的教學過程中。讓我們的識字課堂在多媒體的協(xié)助下活起來,樂起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童子雙.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與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李蘭,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白馬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