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撫順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006)
高血壓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疾病,其指的是收縮壓或者舒張壓明顯增高為臨床特點,同時容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心力衰竭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進而使心肌代償性厚大以及左心室功能明顯降低等[1]。根據研究表明[2],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心肌損害或者心臟負荷進一步加重,導致心臟排血量明顯降低,肺部循環(huán)壓力明顯升高,造成引發(fā)肺水腫等相關癥狀,在發(fā)病之前患者大部分伴有心血管疾病,主要為收縮性心力衰竭,一定要立即采取相對應的救治措施。心力衰竭其并不屬于一個獨立的疾病,絕大部分的心力衰竭均是從左心室衰竭開始,然而一旦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容易造成低氧血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之前和以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之前和以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情況對比(±s)
注:b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n)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7 166.86±19.23 127.85±14.31 108.74±10.97b 85.43±9.88b對照組 57 167.14±18.55 142.64±16.23 110.15±11.23 104.22±12.5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之前和以后的超聲心動圖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之前和以后的超聲心動圖情況對比(±s)
注:b與對照組相比,P<0.05
治療后LVEDD(mm) LVESD(mm) LVEF(%) LVEDD(mm) LVESD(mm) LVEF(%)觀察組 57 61.51±6.09 53.74±4.98 34.44±3.28 40.45±4.02b 39.16±4.13b 52.12±5.42b實驗組 57 61.53±6.14 53.97±4.86 34.78±3.35 53.22±5.42 50.53±5.11 42.12±4.52組別 n 治療前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隨機分為兩組,每一組各57例。當中,觀察組男34例,女23例。年齡在45~71歲,平均為(55.7±4.5)歲。高血壓病程在1~10年,平均為(4.8±0.7)年;對照組男38例,女19例。年齡在46~73歲,平均為(56.9±4.8)歲。高血壓病程在2~13年,平均為(5.3±1.2)年。
1.2 臨床方法:對114例患者進入醫(yī)院以后全部采取常規(guī)治療措施,其中包括有吸入純氧、解除痙攣、平喘、祛除痰液以及積極抗感染等,在此基礎之上對照組對患者采取硝普鈉進行治療,每次50 mg,采取靜注方式,給藥之前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給予稀釋,每分鐘的滴注速度在8~12滴,持續(xù)滴注24 h;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之上采取厄貝沙坦進行治療,每次150 mg,在每日晚上睡覺前服用。
1.3 觀察指標:對比臨床治療之前和以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以及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患者測量血壓選擇在每日上午的8:00~10:00,靜坐狀態(tài)之下休息15 min以后情況之下進行測定,采取臺式水銀計測定同一個上肢血壓水平,一共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數據資料均應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相關計量資料均應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之前和以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情況對比: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之前和以后的超聲心動圖情況對比:見表2。
根據研究表明,5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具有家族史,當前認為大部分是由于基因所致,然而長期的精神緊張、過多疲勞以及不良刺激也會引發(fā)高血壓,同時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上升的趨勢,40歲以上的發(fā)病率相對比較高。其癥狀存在一定差異,初期也許沒有癥狀或者癥狀不夠明顯,其中包括有頭部疼痛、疲勞以及心慌等,只是在過度疲勞、情緒異常激動以后血壓明顯升高,同時在休息以后恢復癥狀。然而高血壓屬于一種臨床綜合征,其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心力衰竭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其指的是持續(xù)性心力衰竭狀態(tài),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臨床綜合征,其特點主要是為呼吸困難、乏力以及水腫,然而這些癥狀并非在同一時間出現。通常伴有靜脈壓增高造成的器官病變。根據研究表明[4],高血壓是造成舒張功能異常的主要獨立危險因素,進而造成代償性充分擴張、肺部循環(huán)不斷增壓,肺部伴有淤血以及水腫等,進而引發(fā)心力衰竭。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問題[5]。
對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在臨床當中如果確定診斷,就應該按照規(guī)范治療,其中包括有吸氧、減少雙下肢靜脈回流、血管擴張藥物、血管收縮藥物等。根據研究表明[7],硝普鈉以及厄貝沙坦是最近幾年一般應用治療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的兩種藥物,硝普鈉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血管平滑肌松弛劑,可以使局部微血管得以充分擴張,使心臟負荷明顯減輕,進而對心臟排血量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心力衰竭得到明顯緩解。根據研究表明[8],厄貝沙坦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的降壓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可以對交感神經系統(tǒng)進行干擾,對血管平滑肌的收縮給予有效阻止,進而充分擴張血管,使血壓明顯降低。根據研究表明,對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采取硝普鈉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可以使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對左心室功能恢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對患者的耐受力也大致沒有影響,要比單一使用藥物的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并發(fā)心力衰竭采取硝普鈉聯(lián)合厄貝沙坦共同治療,使患者預后得到明顯改善,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殷國田,王顯良,楊萌.老年高血壓患者心力衰竭血漿心肌營養(yǎng)素-1的變化[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4,30(4):262-264.
[2] 萬華,徐賢華.高血壓診斷標準的進展及心血管危險性分層[C].高血壓雜志全國高血壓與腦卒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182-184.
[3] 黃文蔚,陳志強.武漢市洪山區(qū)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病及其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調查[J].職業(yè)與健康,2014,30(13):1543-1546.
[4] 李群,萬里燕,劉云寶.ACEI聯(lián)用ARB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9):1043-1046.
[5] 王春彤.應用硝普鈉治療高血壓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36):388.
[6] 郭巍巍,李楠.左旋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6):98-99.
[7] 李太峰.厄貝沙坦劉高血壓并發(f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纖溶系統(tǒng)及心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5,55(5):137-139.
[8] 曹寶強,雷麗雅.硝普鈉治療高血壓急性左心衰竭60例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11):15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