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曦,段 鑫,王 洪,劉 明,項 舟△
(1.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yī)學院,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骨科,成都 610041)
肱骨近端、股骨近端、橈骨遠端和椎體骨折是65歲以上人群常見的骨折類型,且肱骨近端骨折占肱骨骨折的近50%[1-2]。肱骨近端的解剖結構豐富,包含著上肢重要的血管和神經(jīng),該部位的骨折不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脅,也因其往往導致上肢功能的障礙甚至缺失,極大地影響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骨科收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為潛在患者的早期預防和干預效果的提高提供有效的科學證據(jù)。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2016年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骨科收治的142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84例,年齡23~96歲,平均(59.13±17.09)歲。納入標準:(1) 肱骨近端骨折;(2)為1周內(nèi)的新鮮骨折;(3)包括開放和閉合骨折;(4)包括頭、胸、腹部等合并外傷的骨折患者。排除標準:(1)腫瘤所致病理性骨折;(2)非首次創(chuàng)傷病史;(3)隨訪期間無法配合者。非手術治療39例,手術治療103例。 按1∶1納入同年齡同性別非骨折患者142例作為對照組。
1.2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及病歷資料。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患者常居地、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態(tài)及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手術史、吸煙史、飲酒史、月經(jīng)史及內(nèi)科合并癥等;受傷情況包括肱骨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其他合并骨折部位、其他臟器損傷、血管神經(jīng)損傷;手術類型。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肱骨近端骨折的總體情況 2010-2016年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收治的12 259例骨折患者中,診斷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有142例,構成比為1.16%。骨折患者年齡超過50歲的有98例,占69.01%。其中44.4%(63/142)的患者來自成都地區(qū)。
粉碎性骨折108例(76.06%),非粉碎性骨折34例(23.94%)。按Neer分型,Neer 2型52例(36.62%),Neer 3型53例(37.32%),Neer 4型37例(26.06%)。 其中98.59%(140/142)為閉合性骨折。
2.2肱骨近端骨折的單因素分析
2.2.1全體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單因素分析 骨折組中獨居,有吸煙、飲酒史,既往有四肢骨折史、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BMI>25 kg/m2的人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雖然骨折組中患有冠心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或精神疾病的人數(shù)百分比稍高于對照組,但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全體人群臨床單因素分析(n)
續(xù)表1 全體人群臨床單因素分析(n)
2.2.2男性肱骨近端骨折單因素分析 男性骨折組和對照組在不同居住狀態(tài)、文化程度、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史、BMI上人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然而,2組之間在不同民族,冠心病、COPD/肺炎、精神疾病史方面人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男性肱骨近端單因素分析(n)
續(xù)表2 男性肱骨近端單因素分析(n)
2.2.3女性肱骨近端骨折單因素分析 女性骨折組和對照組在不同居住狀態(tài),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史上人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然而,在不同民族、文化程度、吸煙史、飲酒史,冠心病、COPD/肺炎、精神疾病、既往四肢骨折史,BMI上人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女性肱骨近端單因素分析(n)
續(xù)表3 女性肱骨近端單因素分析(n)
2.3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1全體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史、居住情況均為全體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見表4。
表4 全體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2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骨質疏松癥、糖尿病、飲酒史、吸煙史、居住情況均為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但文化程度為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保護性因素。見表5。
2.3.3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Logistic分析 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骨質疏松癥、糖尿病、居住情況、高血壓均為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見表6。
2.3.4女性絕經(jīng)年齡分析 對照組、骨折組中絕經(jīng)女性分別為66、63例,骨折組女性絕經(jīng)年齡為(49.17±0.40)歲,明顯早于對照組女性的(50.47±0.33)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表6 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年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研究報道稱肱骨近端骨折的發(fā)生率為所有骨折的6%左右,居老年患者骨折發(fā)病率的第2位[3]。本研究納入2010-2016年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占同期骨折總病例數(shù)的1.16%。由于資料的采集方式、地區(qū)來源、文化背景等存在差異,不同研究顯示的骨折流行病學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4-6]。
本研究成功納入142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性58例,女性84例),平均年齡(59.13±17.09)歲,69.01%的患者年齡超過50歲,人口學分布情況和其他研究類似[7]。98.59%為閉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占76.06%。多項研究也提示上肢骨折的主要原因為站姿摔倒[8-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全體人群中骨折組獨居患者人數(shù)多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獨居是男性和女性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共同危險因素(P<0.05),同時多因素Logistic分析也提示居住情況是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分組單因素分析提示男性患者中具有吸煙史是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也顯示吸煙史與肱骨近端骨折呈正相關。然而女性患者吸煙史在骨折組與對照組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骨折組患者有飲酒史人數(shù)多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飲酒是全體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分組單因素分析提示男性患者中具有飲酒史是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也顯示飲酒與肱骨近端骨折呈正相關。然而女性患者的吸煙史在骨折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本研究納入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占總體人群的69.01%,本研究分析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COPD 4種年齡相關的內(nèi)科合并癥。經(jīng)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全體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壓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P<0.05)。男性骨折組和對照組在不同居住狀態(tài)、文化程度、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BMI上人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骨折組和對照組在不同居住狀態(tài),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史上人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骨質疏松癥不是全體人群中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但分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骨質疏松癥與女性肱骨近端骨折呈正相關。骨折組絕經(jīng)女性共63例,對照組66例,經(jīng)t檢驗結果顯示,骨折組的平均絕經(jīng)年齡早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提示絕經(jīng)時間早是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利因素。女性絕經(jīng)后的激素水平改變是導致女性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而骨質疏松癥典型的低骨量、低骨密度也是導致脆性骨折和摔倒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結果表明,全體人群中骨折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多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分組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僅為女性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P<0.05),男性中骨折組和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也提示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不是全體人群中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但分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是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還分析了患者的文化程度,分為高等教育和非高等教育,單因素分析顯示骨折組和對照組在文化程度上人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分組單因素分析顯示男性骨折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文化程度上人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女性在不同文化程度上人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肱骨近端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文化程度與男性肱骨近端骨折呈負相關,提示高等教育是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保護性因素。
綜上所述,獨居、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和高BMI(>25 kg/m2)是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另外,女性絕經(jīng)年齡早是女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危險因素,而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是男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保護因素。
[1]吳克儉,王曉宇,張建,等.肱骨近端骨折[J/CD].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2014,2(4):209-218.
[2]BURKHART K J,DIETZ S O,BASTIAN L,et al.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in adults[J].Dtsch Arztebl Int,2013,110(35/36):591-597.
[3]SONGJQ.Operativevs.nonoperativetreatmentforcomminutedproximalhumeralfracturesinelderlypatients:acurrentmeta-analysis[J].ActaOrthop
Traumato,2015,24(7):1067-1073.
[4]MARYAM A,KAMRAN A,EBRAHIMA,et al.Epidemiology of the upper extremity trauma in a traumatic center in iran[J].Glob J Health Sci,2016,9(4):97.
[5]VAN STAA1 T P,DENNISON E M,LEUFKENET H G M,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fractures in England and Wales[J].Bone,2001,29(6):517-522.
[6]孫濤,張英澤,馬信龍,等.2010年至2011年京津唐地區(qū)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5,17(7):599-603.
[7]COURT-BROWN C M,CAESAR B.Epidemiology of adult fractures:A review[J].Injury,2006,37(8):691-697.
[8]MICHAEL N,LAUREN P,BRETT D O,et al.Incidence of metacarpal fractures in the US population[J].Hand,2012,7(4):426-430.
[9]SUZANNE P,GIJS I T,MARTIEN J M,et al.Trends in incidence and costs of injuries to the shoulder,arm and wrist in the Netherlands between 1986 and 2008[J].BMC Public Health,2013,13:531.
[10]KEVIN O T,DAVID M K,ALPHONSUS K S,et al.Distal radius fractures:an epidemiological review[J].Orthopaedic Surgery,2013,5(3):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