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潔
陶行知對中國近代“沿襲陳法”,“儀型他國”的老八股,洋八股式教育予以猛烈抨擊,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借鑒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形成適合中國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活教育理念?!吧罴唇逃保吧鐣磳W?!?,“教學做合一”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內核,分別對教育目的,內容,方法進行論述,對當代中學科學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陶行知是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教育家,以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為勞苦大眾服務的熱情探索民族教育的新出路,其生活教育理論為中學科學教學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
1生活教育理念的三大原理
1.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認為教育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與生活相輔相成。正如他所說:“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他是一個現(xiàn)象的兩個名稱,好比一個人的小名與學名?!苯o學生以生活的教育,給學生以生活的知識,使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生活即教育強調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育以生活為核心,在生活中學知識,接受教育,擺脫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思想境界,道德品質融于生活,使他們從書本走向生活,從單一走向多元,從狹隘走向廣闊。
1.2 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與社會關系的具體化。陶行知師承杜威,將他的教育理論結合中國實際進行改造。陶行知認為杜威“學校即社會”的論斷尚未沖破學校的牢籠,學生依舊如同籠中之鳥,所學知識依舊具有局限性。陶行知認為應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在社會中受教,教育對象也不再局限于學生而是廣大勞動群眾。他曾說:“課堂里既不許生活進去,又收不下廣大群眾......那么,我們只好承認社會是我們唯一的學校了”,由此社會成為學校進步的手段,學校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他還補充道:“這種學校是以青天為頂,大地為底,二十八宿為圍墻,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同學生都是同學。”
社會即教育旨在打通學校與社會的隔斷,使二者貫通,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他創(chuàng)辦曉莊師范學校,學生自己建校舍,在社會中學習,讓更多人接受教育,普及教育。
1.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對教育教學方法的論述,主張教育教學一體化。傳統(tǒng)教育中填鴨式,灌輸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沒有統(tǒng)合教,學,做三者的關系,嚴重脫離實際,因此陶行知認為教學做應一體化,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指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陶行知曾說:“教學做合一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教法,做法,學法應當合一;三是教學不僅是教人學,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及“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陶行知認為以做為核心,認為“行是知之始”,只有做到在勞力上勞心,手腦并用才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2生活教學理念對中學科學教學的啟示
2.1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角色
傳統(tǒng)教育是一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育,這種教育在強化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中學科學相較于語文英語等學科更側重于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講求灌輸,教師是教育活動的領導者,學生處于被動受教地位,最終不具實際教學效果。
以教材中“如何用醋酸去除熱水瓶水垢”為例,教師應擔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先使學生學習酸的性質,水垢成分,化學反應原理,再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做實驗,得出結論。教師應切實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2.2打破封閉,促進教育開放
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恼摂嗫芍?,教育教學應拓寬深度與廣度,教學內容方法貼近生活,從學校走向社會,從書本走向生活。
中學科學中涉及許多自然,社會性的知識,對于此類知識的掌握則不應當局限于書本文字及插圖,學生應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與社會。以科學教材中“區(qū)分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為例”,教師應充分利用校園環(huán)境,帶領學生在校園中尋找這兩種植物,并加以簡單介紹,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是純粹的課堂教學不易做到的。
打破封閉的課堂教學,使教育目的開放化,教育場所開放化,教育手段開放化,從而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農(nóng)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和改造社會的精神?!?/p>
2.3堅持以“做”為核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教學方法堅持以“做”為核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生通過主動積極地“做”來獲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
中學科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牢固的理論知識,且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設計簡易小實驗,完成串并聯(lián)電路連接,實驗室制備氧氣等。以“實驗室制備氧氣”為例,教師應當擔任實驗的講解者與指導者,學生應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同完成實驗,厘清實驗步驟,記錄實驗現(xiàn)象,收集實驗氣體,討論實驗原理。學生動手“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與思考的品質,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總而言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中學科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依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依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教師應當肩負重任,啟發(fā)誘導帶領學生領悟科學之精華。
(作者單位:湖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