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軍 楊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班級的凝聚力就是一股強大的無形力量,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起到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激勵和制約作用。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與指導者,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風,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呢?
一、班主任應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常說“無聲教育”,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日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模仿教師的行為,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因此,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學生起到示范與榜樣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是學生的教師,學生是教師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教學,更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教師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二、班主任應做到尊重、愛護每一名學生
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都想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認可。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該堅持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班級產(chǎn)生溫馨和諧的氛圍,奮發(fā)向上的生機?,F(xiàn)代的教育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只有尊師愛生,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水乳交融的關系,才能使教育獲得最好的效果。要善于用親切的話語,關愛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真誠來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應該多鼓勵,少批評,盡可能多地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在你的心目中,他們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你非常愛他們,這種愛是多層的,多角度,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多設計幾個適合他們的問題,在回答問題不完整的時候,要適當?shù)狞c撥,鼓勵;課后常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你的愛,這樣會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更自信。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善于用激勵話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時間和空間,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會更活躍,會更愉快,這樣師生關系才能更和諧、更融洽。
三、班主任要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隊伍
班級建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支高素質的班級干部隊伍,班級干部肩負著帶動班級的管理,影響和感染每一名學生的重任,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紐帶、橋梁。班主任要精心挑選班級干部,把品德高尚、成績優(yōu)良、樂于奉獻,同時在同學中具有一定威望的學生選進班委會,采取競爭演講與民主投票相結合,同時要打破終身制,實行班干部輪換制與民主測評相結合,采取周輪換、月總結模式,鼓勵每一名“當官”,調動每一名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一個健康、和諧的班集體,離不開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只有配備好班級干部才能建設好、管理好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應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班級活動在班級建設、班級管理、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小組成員協(xié)作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不僅促進班級的形成,形成班級向心力、凝聚力,還會密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調動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班級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之,班級凝聚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過程,它需要班主任的敬業(yè)與奉獻,它需要每一名學生的支持與配合,只要我們不懈努力、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不斷總結經(jīng)驗與改進方法,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生機勃勃、團結向上、具有凝聚力的班級就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