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現(xiàn)階段,教育課程的改革不斷加深,并且每一位家長和教育學者對于九年義務教育時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加的關注,怎么樣采取有作用的方式來增強小學生語文的教學成果,讓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在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靠前沿的教學觀念的增強,學生和家長們都普遍認同在對于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采用游戲教學以及相互互動式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學生的識字和正確讀字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還能很好的讓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一教學方法運用與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對于識字,讀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我們知道,中華名族自古以來以漢語作為我們的獨特母語,中途從未間斷,因此,在歷史長河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樣一種文化底蘊得以讓漢字這一載體讓其體現(xiàn)。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語,其最根本的組成是延續(xù)至今仍在使用的漢字,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是能夠找到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因此,識字和寫字的教學過程中,要緊貼著漢字組成的一些規(guī)律,通過掌握這些規(guī)律來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快捷、有用的識字和寫字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在中國,語文的課程教學標準是在各個年級時間段內認識和理解一定的字數(shù)要求,這之中需要在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階段要識別和學會大概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字左右,其中學會部分需要能寫出八百到一千字。而對于剛剛進入校園的小學階段的學生達到這樣的識字和寫字能力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如何在有限的讀書學習的小學階段達到教學目標,這是小學教師的一大難題,所以,需要有效的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生對于漢字的識別和寫字能力也就成了教學的核心困難。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簡單的死記硬背的方法,但是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這種方法已不太符合教學發(fā)展情況,由實際的教學經驗也證明了這種學習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育工作者探索和試用游戲的教學方式來教學漢字的識別和寫字,為此也取得良好的作用,而且更好的一點現(xiàn)象是激發(fā)了學生積極,準確的識字、寫字。
1 通過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為主動的識字、寫字的意義
低齡學生對一些具有動手和動腦的一些活動有著非常高的興趣和主動性,因此抓住這樣的一個共性,小學年級的學生采用游戲活動教學有著發(fā)展方向。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老師為中心,教學過程重點強調的是對于學生的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很少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動手能力,這樣的結果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夠明顯。而如果將識字和寫字教學融入在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邊玩游戲體驗游戲的過程中邊學習漢字,并且使用漢字,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漢字的魅力,同時,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會使學生對漢字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反而提高了對于漢字的記憶能力。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由漢字傳承,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了一段文化底蘊。識字的過程是能夠讓我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得到正確的運用,而其漢字所包含的深層內涵得到長遠流傳。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方式可以很好的將抽象的文字用更具體的方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使學生能夠由表及里的理解文字的來源,文字的內涵,進而熟悉和掌握中國漢字所具備的深厚文化含義。
采用游戲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老師也是一大挑戰(zhàn)。游戲化的教學需要老師在語言組織能力,溝通理解能力方面都需要很高的要求,老師出了日常的備課講課之外還需要時刻設置課堂的情景設置,需要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模擬和抽象,其中不時的需要對其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改善。與此同時,老師也能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互動的方式能夠讓老師得到學習的機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學習慣。
2 小學階段的識字,寫字采用游戲方式的應用
小學階段識字,寫字采用游戲模式進行能夠提高學生和老師的各方面能力,結合中國的小學的教學情況,如何推動游戲化教學模式的開展?
在課堂上,老師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游戲開展,而是需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狀況來進行課堂識字,寫字的設計。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得到提升,同時還能調動很大一部分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學課堂中,老師給出一幅太陽的圖片,可以讓同學們由此聯(lián)想到有關于太陽的相關漢字,通過這種方式方法會使得這些呆板的漢字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由此,學生還能通過這種美麗的圖片利用想象能力學習和了解更多的漢字。
利用圖片展示進行學習是一種有趣方式,另外,在課堂中也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競賽性質的小游戲,通過小組團隊的形式發(fā)揮團隊力量來解決競賽題目。比如,通過設置一些語言環(huán)境讓組內成員結合相關的語境聯(lián)系相關漢字,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在集體環(huán)境中發(fā)揮各自智慧,引發(fā)學生對語境的充分思考,也能讓學生由此語境發(fā)散聯(lián)系其他漢字的思維能力。
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以及愛好玩游戲的天性,老師可以讓學生不局限與課堂上學習漢字,可以將漢字的學習融入到大自然中,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對語言文字充分學習和體會。比如,可以讓學生在野外進行踏青活動,在其中留下識字,寫字的作業(yè),分組進行學習,在活動的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學生發(fā)現(xiàn)和記錄與這次活動有關的漢字,并且記錄之后需要完全理解其中漢字的含義。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不僅讓學生親近大自然,而且還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并且正確的將漢字運用到正確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