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南疆小學開設英語是新世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必然要求。小學英語教學有其獨特性,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通過聽、說、讀、唱、玩、演等方式,著重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及學習智力,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形成初級語感、語音、語調,培養(yǎng)其簡單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要取得小學英語教學的成功,只有營造出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環(huán)境,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創(chuàng)新的激情,才能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根據十幾年的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教學實踐,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新疆南疆地區(qū)小學開設英語課的背景要求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7、8歲的少年時期。他們剛剛從學前教育中熟練地使用了國語,再接觸英語,容量可能有點大,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學習外語時有許多甚至中學生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例如,模仿力、可塑性強等。因此,在小學開設英語課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小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力,通過對外語的學習提高他們的思維、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質。外語課可以使小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可以更好地發(fā)展他們的思維,開闊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與經歷;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各種修養(yǎng),形成國際競爭意識,使他們長大后更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目前社會上尤其是南疆地區(qū),用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
家長們或許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有些孩子的家長國語交流都很有限,英語根本不懂,甚至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里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更何況一年級的孩子才六、七歲,他們在學漢語拼音時還有很大的困難,再來個英語,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嗎?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心懷疑問:“這么小的孩子,能學好嗎?”而有的家長則是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勇創(chuàng)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于生活
能充分反映南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學的內容能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自己的態(tài)度來激活課堂氣氛,用輕松活潑的氣氛影響學生的情緒,因為學生的情緒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實際上不能給學生教會一種語言,我們只能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是推進學生進行復雜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興趣出自好奇。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選擇貼近生活、具有時代特點的事例,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學生置身其中,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濃厚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容易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給他們帶來新鮮的驚喜,并引起他們的積極反應,有助于教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六年級下冊Unit 5It's raining 這一單元時,選取了大量有關天氣和季節(jié)方面的知識、圖片,制作了幾個相關動畫。首先剪輯一些四季景物的鏡頭,讓學生從中感受四季氣候的特點。接著播放5個畫面:刮風——wind,下雨——rain,下雪——snow,烏云密布——cloudy——cloudy,陽光明媚——sunny,每播放一個畫面同時點擊出現在畫面中的單詞并朗讀數遍。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這幾個單詞,并自然而然地讓學生融于英語學習的情境之中,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這樣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非常強烈,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知識的學習。若這樣長此以往地運用,多媒體以其真實感和趣味感刺激學生思維,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流暢。
三、從教師培訓上把握
南疆地區(qū)的英語師資水平狀況:到2018年我縣本科學歷的教師也才占11.6%,提高教師素質的任務還很艱巨;其次,93.5%的教師有外出深造的強烈愿望,但又近乎90%的人無法外出進修。82%的教師考慮的仍是教法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僅有17.8%的人在考慮科研水平的提高。這又反映出民族地區(qū)教師在自身素質的提高方面,還停留在應付教學的教學水平層次,而不是提高教學的教研層次。小學英語教學現在逐步成為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一個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會給孩子帶來難以糾正的口音,而且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最初的滿腔熱情化為烏有,甚至對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強烈的反感情緒和抵觸心理。目對教師培訓需要包括:語音語調、教學技能、課堂管理、語言基礎知識、多媒體使用、課堂活動設計等方面。在培訓后,不僅僅要把握培訓結業(yè)考察關,更需要的是跟蹤提升。真正意義上去幫助南疆英語教師提高、進步,將所學靈活運用于課堂,最終達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目前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南疆英語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很好的把握住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并努力遵循一些原則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