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
教材分析
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對全班學生進行調研,只有一個學生能大概說出一行擺幾個就表示長方形的長是多少,擺幾行就表示寬是多少。
我的思考
為了突出數學本質,采用探究式學習,學生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體系,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具體流程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學生經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fā)現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觀察、分析、抽象、遷移類推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探究。
難點: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感受現實生活中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1.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出示一個長方形,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樣去測量它的面積昵
3.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高樓墻面的面積、游泳池池面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一個個去量,行嗎(出示籃球場、高樓、游泳池……的圖片)
【設計意圖:從生活經驗出發(fā),精心設問,激發(fā)學生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p>
二、自主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課前教師給每個學生發(fā)放四組長方形,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6個,操作單1張。
(一)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1.探索1號長方形的面積,鞏固測量面積的基本方法
(1)1號圖形,你打算怎樣來知道它的面積呢?可以試著擺一擺,填一填。
(2)你是怎么擺的,怎么填的呢?
(3)每行擺幾個和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擺幾行和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小正方形總個數和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師生小結:一行擺幾個,長就是幾厘米;擺幾行,寬就是幾厘米;包含幾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在長方形中擺面積單位,突出面積計算的本質是對二維面積的度量。擺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說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能力。】
2.探索2號長方形的面積,發(fā)現只用擺一行和一列的方法
(1)2號圖形你會操作了嗎?自己試一試,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小正方形不夠用,擺不滿,怎樣才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呢?
預設:擺一行和一列。
(3)這個同學的擺法對嗎?你能看懂嗎?
(4)沒有擺滿怎么知道里面一共有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呢?
師生小結:每行擺4個,擺3行,就能算出4乘3等于12個,面積就是12平方厘米。也就是說,知道了一行擺幾個,擺幾個就能算出總個數了,面積也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小正方形不夠擺滿這樣的困難,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p>
3.探索3號長方形的面積,發(fā)現做標記的方法
(1)3號圖形,現在要用測量的辦法求出它的面積你會怎么做呢?
(2)也就是先擺出一行,再擺出一列,然后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小正方形了。
(3)只用一個小正方形,你行嗎?(學生操作)
預設:用一個小正方形做記號。
(4)這個方法怎么樣?它怎么就能測量出長方形的面積了呢?
師生小結:做記號的方法,只要記號清晰了,每行擺幾個和擺幾行就清晰了。所以面積就可以算出來了。
【設計意圖:通過小正方形不夠擺一行和一列,促使學生去思考。引導學生用一個面積單位測量,從中自然生成做記號的方法,為下一步用直尺測量做鋪墊。】
4.探索4號長方形的面積,揭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1)通過剛才一個小正方形的擺放,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2)如果一個小正方形都不給你,你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嗎?
預測:用直尺測量。
(3)為什么用直尺測量就能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呢?
預測:直尺能測出長和寬,長乘寬就能算出面積。
(4)為什么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呢?
預測:長就是一行擺幾個,寬就是擺幾行。用一行擺幾個乘擺幾行就是總共的小正方形面積,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師生小結:只要測出長方形的長和寬,用長乘寬就能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
【設計意圖:經歷探究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p>
(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1.有沒有每行擺幾個和擺幾行相同的圖形呢
2.怎么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呢
3.為什么測量出一個邊長就能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呢
師生小結: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梳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