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男
一、教學目標
1.欣賞文中寫景的語句,用散文化的語言表達。
2.品讀“閑人”含義,結合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品悟作者復雜微妙的感情;并以此為教學重點。
3.體會作者樂觀曠達的胸懷;并以此為教學難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記承天寺夜游》,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課文,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說:“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賦》,一篇《記承天寺夜游》?!八敝傅氖钦l?——蘇軾;上節(jié)課我們說蘇軾是怎樣的一個人?——奇人
(二)品閑人
1.在文章中蘇軾稱自己和張懷民是什么人?——閑人
2.“閑人”的“閑”都有什么意思?
有時間——閑暇
有閑情雅致——閑雅
3.文中那些句子表現出“閑”呢?
默讀課文,試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我認為“閑”字藏在______一句中,因為______。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知文本,理解句子。
(三)品閑情
1.如此閑雅之人會寫出如何的美景呢?
找出文中集中寫景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人說這一句“無一字寫月,卻在句句寫月”,月色的美麗在那些字眼中能體現出來?
空明:清澈、明亮;
空明的月色原來如此之美,我認為寫月“空明” 二字足矣,“藻荇”“竹柏”是不是畫蛇添足了呢?
空明的水是靜態(tài),搖曳的藻荇是動態(tài) 動靜結合
作者用如此簡短的語言就描繪出了這樣的景色,我們要讀出這種美景,齊讀這一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大家把“蓋”字去掉,讀一遍:再把“蓋”字加上,讀重一點,拉長一點:
有什么不同?“蓋”字有什么作用?——恍然大悟的感覺,水中的藻荇原來是竹柏的影子,可見作者超凡的想象力
2.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月色如此美麗,蘇軾賞月的心情應是怎樣的呢?
自得有時間賞月,有閑暇賞月;為能夠賞到如此美的月色而高興
3.請大家閉上眼睛,聽錄音讀,想象著這種美景,用散文化的語言寫出這種美麗的景色。限時三分鐘。三分鐘后學生交流展示。
通過這個小練筆鍛煉學生的限時根據要求即興寫片段的能力,開發(fā)想象力。
(四)品閑愁
1.蘇軾來到了黃州才欣賞到了如此的美景,蘇軾是怎樣來到了黃州呢?看老師的補充資料: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獲釋出獄后,蘇軾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
2.蘇軾是被貶而來的,實際上是被閑置之人,被閑置的蘇軾會有什么感受呢?假如你是蘇軾,你的感受要如此表達:
我之所以______,是因為______。
舉例:我之所以解衣欲睡,是因為做此閑差,無事可忙,不如倒頭入睡。
3.“閑人”指的是被閑置之人、有閑暇之人、如此閑雅之人。我們分小組為“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閑人”做一下替換:
閑置:但少被閑置之人如吾兩人者耳。
語氣:悲涼、苦悶
閑暇:但少有閑暇之人如吾兩人者耳。
語氣:悠閑、自得
閑雅:但少如此閑雅之人如吾兩人者耳。
語氣:高興、自豪
(小組討論合作用不同語氣讀這四句話)
短短84字中交雜著蘇軾內心如此復雜微妙的情感,既有被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又有漫步的悠閑和賞月的欣喜,但蘇軾之所以成為蘇軾,即在于他能夠從官場的失利者變?yōu)榇笞匀坏男蕾p這,他能夠從這種美麗的月色中獲得精神的復蘇和心境的安寧,由此可以看出蘇軾性情中的那一面:樂觀、豁達——達人
(五)懂達人
1.蘇軾臨終前兩個月曾寫過一句話:“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秉S州、惠州、儋州本是蘇軾的受難之地,但蘇軾卻以他的豁達、他的胸襟為民請命、建功立業(yè),足以見其曠達:
貶官黃州: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生活的樂趣、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豁達的心境)
2.讓我們一起看一下余秋雨先生是怎樣來寫蘇軾的豁達的?——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選取兩段
3.讀《記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面對逆境,要豁達開朗,樂觀積極。重要的,不是別人是否理解欣賞我們;而是我們能不能尋找到真正的自我。
4.減字背誦法:多——少——無
(六)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奇人
閑人 閑置 悲涼、苦悶
閑暇 悠閑、自得
閑雅 高興、自豪
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