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平 劉麗爽 魏艷波 由德輝
【摘 要】
目的:探討乳腺腫瘤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腫瘤患者進行術后護理干預,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術后常規(guī)護理應給與疼痛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術后疼痛強化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的疼痛評分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術后護理時,強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患者預后效果良好,提高患者治療時的依從性,降低日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 乳腺腫瘤;術后疼痛;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乳腺腫瘤是成年女性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目前臨床對該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因此患者在術后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對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1]。因此,筆者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腫瘤患者進行術后的疼痛護理干預,并對其進行比較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腫瘤患者進行術后護理干預,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年齡28~56歲,平均年齡(38.0±2.3)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5.1±1.2)個月,其中乳腺纖維瘤21例,乳腺增生結節(jié)9例。研究組30例,年齡26~58歲,平均年齡(38.0±3.4)歲,病程2~11個月,平均病程(5.2±1.3)個月,其中乳腺纖維瘤23例,乳腺增生結節(jié)7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同時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術后護理并給與患者疼痛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與患者疼痛強化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醫(yī)護人員先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并針對不同的情況給與不同的護理干預,及時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因為術后的疼痛會給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緒方面帶來一定的影響,醫(yī)護人員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及疼痛程度,以便給予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導,在與患者溝通時要細心、熱情,這樣更容易得到患者的信賴,耐心地傾聽患者的傾訴,準確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并給于適當?shù)慕ㄗh與指導,從而改善患者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多向患者講解同病例患者如何采用積極心態(tài)去面對疾病并最后取得康復的案例,使患者對戰(zhàn)勝疾病更加有信心。對患者疼痛方面的護理,患者術后傷口在劇烈疼痛時才會對其使用藥物緩解,而一般情況下的疼痛情況盡量激勵患者以武力方式進行緩解。比如全身放松分散注意力,可以讓患者聽聽音樂等,通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方面的到有效改善,從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達到非藥物作用下緩解疼痛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護理干預前后進行評分:五分制評分標準,5分:咳嗽時會無疼痛感;4分:輕度疼痛,不影響患者的睡眠;3分:短期性疼痛感明顯,咳嗽時的疼痛感較為明顯,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2分:中度持續(xù)性疼痛,對患者的日?;净顒蛹八哂杏绊?1分:持續(xù)性劇烈疼痛,對患者的睡眠及活動造成嚴重影響。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乳腺腫瘤的發(fā)生與內分泌失調、乳腺發(fā)育、遺傳、慢性刺激、病毒、飲食、精神等因素有關[2]。而目前對乳腺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對患者實施手術進行切除,可避免腫瘤的擴散和復發(fā)。而手術切除范圍較大,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創(chuàng)傷,術后患者也會產生嚴重的疼痛感[3]。疼痛時人體機制對自身防御性保護的神經(jīng)反射,所以,只有在患者產生劇烈疼痛時才會對其進行藥物緩解,而一般情況下都會對患者采取非藥物緩解,避免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目前臨床上對乳腺腫瘤患者的術后通常采取護理干預,對其手術帶來的疼痛感進行緩解。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醫(yī)護人員需對其基本資料、病史等相關信息進行評估,才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方案[4]。比如,如果患者由衷喜愛音樂可以對其播放舒緩性的引流,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醫(y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方便掌握患者的心理及情緒的變化,便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多給與患者語言上的安慰和鼓勵,激勵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與疼痛的信心[5]。同時指導患者練習平緩的呼吸方法,學會全身放松的方法,在患者分散注意力緩解疼痛的基礎上改善因疼痛給患者帶來的負面情緒[6]。經(jīng)過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采用術后加強疼痛護理患者的疼痛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使用物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醫(yī)療效果較為顯著,同時避免了藥物陣痛給患者康復帶來的副作用。所以在患者非劇烈性疼痛時,可以對其采用護理干預進行有效緩解。促進醫(yī)護人員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調節(jié)其心理狀態(tài),改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術后護理時,強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患者預后效果良好,提高患者治療時的依從性,降低日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卓,何立,由德輝,等.乳腺腫瘤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4(15):102-103.
[2] 劉艷娟,謝紅珍,李明信.護理干預對乳癌術后患者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7):6572-6574.
[3] 徐素彬,宋琴,嚴鳳慧.乳癌切除術48例的術后康復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31):142-143.
[4] 淡淑玲.乳癌術后護理重點分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1,20(12):928-929.
[5] 王金哲.乳癌術后分析與護理體會[J].包頭醫(yī)學,2013,37(01):52-53.
[6] 王曉玲.乳房的自我保健及乳癌術后的康復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27(0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