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福
習近平寄語全國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四有教師,我們應該怎么做?
豐盈理想與信念,崇仰知識與真理。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要深愛著自己這份工作,認真為自己的職業(yè)價值找準定位。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樹立創(chuàng)新觀念迎接新時代的到來。教師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使者,是鑄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蘇格拉底提出:教師的任務并不是要臆造和傳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個新思想的‘產(chǎn)婆。好教師不止是傳授知識,傳播真理,還要帶領學生探索新知,培養(yǎng)他們追求真理的習慣與精神。
“新”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xiàn)160多次,“創(chuàng)新”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xiàn)50多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創(chuàng)新型教育中教師的角色是學生生活學習的觀察者、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去觀察學生的一日生活;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切問題;去合作學生解決一切疑難;去支持學生的大膽創(chuàng)新、自由探索。
仁愛相存,潤物無聲。作家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對學生的愛心。有了慈愛之心,世界就充滿了斑斕色彩。教師只有拋棄懈怠之心,功利之心,方能淡迫名利,修煉自己的信心,愛心,耐心與責任心。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边@就是一種奉獻精神的寫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充滿愛的事業(yè),作為一個四有老師必須有愛心,甘于奉獻。
率先垂范、為人師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善教的老師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中能以身作則,不但能授之以魚,還會授之以漁。教師只有守正不阿、不為世俗和物欲所擾,方會給學生踏實與信任。一方面要加強政治思想理論的學習,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做好黨的喉舌的宣傳作用;另一方面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習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以提高學科素養(yǎng),同時要博聞強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眼界和閱歷;為人師表,行為世范,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明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時時處處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能醫(yī)愚,亦能長才。要想教好書、育好人,不僅僅需要的是本專業(yè)的知識,還包括其他學科知識,生活常識。老師不只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長流水……同時,通過讀書的好習慣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孜孜探求、無私奉獻?!敖處煛睕Q不僅僅是賴以謀生的“飯碗”,更是可以為之奮斗一生的“陣地”,奔跑一世的“征程”。教師只有不斷激發(fā)自己、增長自己、成熟自己、“亮劍”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奉獻自己。